二、預設—轉化途徑
2024-08-16 10:01:43
作者: 劉占蘭
將教育目標和內容轉化為幼兒的需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順應幼兒的需求和興趣,可以實現許多教育目標,但是,也有一些目標是幼兒沒有需求和興趣的,但又是不可不「學」的。例如,「知道走路要輕,搬東西要輕,以免產生噪音影響樓下小朋友的健康和學習活動」,這是人作為社會成員所必需的,無論在當前,還是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有意義的。但對於這些教育目標和學習內容,孩子沒有直接的需求和興趣,幼兒沒有興趣,就缺乏真正的動機。教師想讓幼兒學習,有時幼兒未必願意學。但由於誘發和喚起幼兒學習和探究的興趣是幼兒真正理解和內化知識經驗、主動、創造性地發展的決定性條件,而且「幼兒只學他們想學的東西」。因此教師必須採用一定的教育策略,使幼兒產生學習和探究的需求和興趣,產生學習和探究的動機,即使教育目標轉化為幼兒的需求。
如何把教育目標轉化為孩子的需求,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和動機呢?
佐藤正夫(1993)在其《教學論原理》一書中向我們提示了教育目標需求化需要創造的條件。他認為:使學生意識到新事物同舊有經驗或舊有知識與技能的關係(即意識到新事物同舊有經驗、技能相類似、相關聯),使學生直面憑藉舊有經驗、舊有知識與技能及業已形成的思考方式與活動方式不能解決的問題情境、困難、障礙,乃是使學生致力於解決新課題、從事新學習的兩大條件。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能使他們的探索活動、思考活動積極化、能動化。[11]
實際上,是使兒童舊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的距離適當。
把握新舊經驗之間的距離是否適當,應考慮到兩個條件:
第一,要解決的新問題、要獲得的新經驗與兒童原有經驗相關聯、相類似易使兒童發生學習興趣。
在解決新問題、獲得新經驗時,如果在某種程度上依賴舊有經驗,有可能利用已獲得的經驗時,兒童就會對新問題的解決和新經驗的獲得懷有興趣,主動地展開學習。因為兒童一旦意識到新問題、新經驗的獲得對於自身是有意義的,而把學習看做是自己的事,並會積極地致力於問題的解決。
第二,兒童應當學習的新課題同兒童的舊有經驗或是業已習慣化了的思維方式與活動方式之間構成矛盾。
使兒童意識到新事物同舊有經驗的聯繫只不過是事情的一個方面,佐藤正夫提到[12]:要誘發兒童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和思維活動的積極性,不能忽略另一個重要方面。兒童直面新課題的解決與新知識的學習,充滿生氣,積極探究、思考,能動地活動,只有在這樣一種場合才會發生,即應當學習的新課題、新知識,同兒童的舊有經驗、舊有知識與技能或是業已習慣化了的思維方式與活動方式之間構成矛盾。這就是說,應當學習的課題超越了兒童舊有經驗的要素,按照舊有知識與技能、習慣性的思維方式與活動方式,已經不能解決難點、問題,不能克服障礙,這時,兒童就會有諸如「為什麼、不可思議、不明白」,「想想、查查、做做」的問題意識、課題意識,興致勃勃地致力於課題、問題的解決。
赫爾巴特也曾說,同舊有知識相關的新事物會引起我們的注意。而我們全然未知的事物是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的。但是,凡是熟知的事物儘管可以引起我們的注意,其注意是不會長久的。可以引起我們最大興趣的事物是知與未知的混合物。[13]
全新的事物包含著未知的因素,大概不會引起兒童強烈的興趣並能積極地探究、思考、活動;只有在下列場合,兒童才懷有強烈的興趣並能積極地探究、思考、活動:新的未知的要素與兒童舊有經驗、舊有知識與技能、習慣性思維方式之間存在矛盾,面臨著應當解決的問題情境,應當克服的困難與障礙。
因此,將教育目標轉化為幼兒的需求,教師要運用上述矛盾的觀點,為幼兒提供易於引發幼兒主動探索和操作的、並且隱含著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和條件,使幼兒在主動探究和操作教師有目的投放的材料的過程中獲得合教育目的的新經驗;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究的需求。
1.不斷提供易於引發幼兒產生問題和探究行為的、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新材料
例如,教師組織幼兒學習光、電、磁、力等現象及其關係,不易引起幼兒的探究和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他們喜歡的、反映這些關係的材料和物品,使幼兒在操作這些材料和物品的過程中產生問題,通過探究發現關係。
實例1 升旗——滑輪與力的方向
升旗是每一個幼兒都感到無比光榮的事,也是每一個孩子都感到好奇和有疑問的事。但是,每一個孩子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輪上一次。教師利用幼兒喜歡做的這件事,在科學活動室為幼兒製作了一套縮小的升旗裝置。幼兒可以在操作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和物品時,發現和感受到滑輪和力的方向的關係。
實例2 斜坡開車
賽車是許多幼兒感興趣的事。教師為幼兒製作了有四條跑道的斜坡賽車裝置,四條跑道的表面光滑程度各不相同,有玻璃、木板、地毯和有瓦楞的紙板。還為幼兒準備了相同的小汽車。幼兒在操作這些材料,進行賽車的過程中,孩子自己會產生疑問,「為什麼同樣的車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呢?」通過多次操作,孩子就會發現坡度可以使汽車向下滑動,不同的表面下滑的速度不同等關係。
2.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和需求
有時,即使教師投放了自認為幼兒會感興趣的材料,幼兒也可能因材料所反映的關係過於隱蔽或其他原因,引不起幼兒探究和操作的興趣。這時,就需要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創造和引發幼兒的探究和操作興趣。
例如,教師給幼兒提供了電池、電線和小電燈泡,想讓幼兒探究如何接亮小電燈。材料投放已經幾天了,沒有幼兒去探究和操作。一位教師告訴了幼兒一個秘密:用上述材料可以接亮小電燈。誰願意去試試?此後許多孩子進行了探索。
另一位教師看到幾個孩子正在用小棍子當槍玩警察的遊戲。教師以遊戲者的身份代表居委會向這些警察求援:「警察同志們,我們桃園小區的電燈突然壞了,請你們快去幫我們接亮吧。」警察們接受了光榮而緊急的任務,幾個人一起探索和操作了一段時間後,終於把燈接亮了。
又如,讓幼兒感知材料的性質,幼兒不會主動去認識。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各種質地和性質的材料,讓幼兒自選這些材料,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製作活動。幼兒在使用這些材料組合與連接的過程中,就可以感知到各種材料的特性。
如果幼兒不選擇這項活動,教師則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幼兒的操作活動,激發他們接觸和使用這些材料的動機。例如,「小班的弟弟妹妹想玩小火車,可是他們不會做。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做小火車的材料,誰願意幫助弟弟妹妹做小火車都可以。」
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創設各種情境,引發幼兒的探究動機。
由於教育要求幼兒必須學習的經驗不總是幼兒感興趣和有需求的,因此,為了保證幼兒的學習成為主動的探究過程,在許多情況下必須通過提供材料和創設問題情境,把這些科學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轉化為幼兒的需求。
3.創設教育情境,使幼兒感到學習對自己的意義
在教育目標和內容中,還有一些目標和內容對幼兒有生存和社會意義,但幼兒往往意識不到,這樣的問題一般不可能成為他們感興趣或關注的事物。這就需要教師尋找適宜的教育時機,並創設相應的教育情境,使幼兒感到學習的意義。「並非經驗的新穎或奇異決定幼兒的興趣和學習的意義;恰恰相反,充分地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對幼兒更具有深刻的價值和趣味。」[14]
實例1 噪音
中一班在二樓,最近,老師發現幼兒上樓和走路時腳步非常重,搬動桌椅時聲音特別大。為了讓幼兒感受到噪音對幼兒自身和他人的影響,老師特意創設了問題情境。老師讓幼兒去自己樓下的小一班與弟弟妹妹一起聽故事、講故事,這時,故意讓樓上的人製造噪音,混亂很響的腳步聲、拉動桌椅發出的刺耳的聲音……幼兒聽不清好聽的故事,覺得耳朵很難受,用雙手捂起了耳朵……此時,幼兒已經感受到、體驗到在樓上走路腳步太重、搬動桌椅聲音太大對他人的影響。教育情境已經創設出來。如果再讓幼兒聽聽自己走路和搬動桌椅時的錄音,幼兒更能深切體會到噪音對他人的影響。教師再引導他們討論噪音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如何避免噪音……科學教育活動已經生成。
實例2 漱口
飯後漱口雖是生活小事,但它關係到孩子今後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確立。對主管孩子生活的老師來說,讓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儘管平時我們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但總有個別孩子跟你「捉迷藏」,能逃則逃,逃不脫則敷衍了事。怎樣讓幼兒體驗到漱口的重要性呢?
一次早餐後,我找了兩個白盤子放在桌上,其中一個盤子裡面裝滿了水。幼兒看見我的舉動,都投來疑惑的目光。看著幼兒好奇的眼神,我說:「一會兒吃完飯,飛飛這個組的小朋友到這兒來漱口。」飯後,那組小朋友接好漱口水走進了教室。我讓他們把漱口水吐在空盤子裡,然後讓全班小朋友過來觀察。他們議論開來:「這兩盤水不一樣,一個很乾淨,一個很髒。」「那個盤子裡的水裡有東西了。」我問:「這些東西藏在哪兒啦?」他們說:「藏在小朋友的嘴裡,因為這是小朋友漱口的水。」「藏在舌頭底下。」「是粘在牙上的。」「藏在牙縫裡的。」
幼兒觀察完,我便把那個裝著漱口水的白盤子放進了水房。等下午幼兒去水房喝水時,佳佳小朋友捂著鼻子說:「水房裡是什麼味,真難聞。」「水房裡會有什麼難聞的味呢?」我邊說邊隨她走進水房。這時,那裡圍著幾個小朋友,正在議論著。幼兒指著盤子問:「是什麼呀?真臭。」原來漱口水已經變臭了。見幼兒一臉的驚訝,我問:「你們想一想,這些東西在嘴裡會怎麼樣?」幼兒有的說:「也會變得這樣臭,生出許多細菌來。」有的說:「嘴裡有了細菌,牙齒就會生病。牙齒病了可難受了,什麼東西也不想吃。」還有的說:「原來我們的牙齒就是這樣被弄壞的!那吃完飯快把嘴漱乾淨。」有一位小朋友說:「我回家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吃完飯後也一定漱口。」其他小朋友也附和著說:「我也告訴他們,要不然他們也會牙疼的。」自從那次觀察活動後,幼兒漱口再也不用老師提醒了。
通過這件小事,我覺得把日常生活中抽象的知識和道理,轉化成直觀的、易被幼兒接受和體驗的東西,其效果要比老師空講大道理強得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給孩子創設一個能讓他們親自去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境,把教育要求巧妙地轉化為幼兒的切實需要。這樣,幼兒才能真正體驗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並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的行動。
唐山市第一幼兒園 王惠勇
這是「一日生活都是教育」「主動學習滲透於一日生活」的典型事例。它使我們看到了「教育目標需求化」的實踐形態,以及「相互作用學習方式」對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意義。
(1)使幼兒直觀感受和體驗到「飯後漱口」這一教育要求的意義,並把這種要求轉化為幼兒的需求,使幼兒的認識變成自覺的行動
在沒有體驗到飯後漱口對自己有什麼意義時,幼兒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因此,保育員說破了嘴皮,幼兒也是常常忘記做,或是能不做就不做。當幼兒在老師特意創設的情境下,看到了各種殘留在嘴裡的髒東西時,他們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嘴裡的這些殘留物會對自己的牙齒,乃至身體造成危害。這時,教育要求開始真正轉化為幼兒的生活需要。飯後漱口從此成為幼兒的自覺行動。他們在家裡要求和督促別人,在幼兒園也互相監督和提醒。這種監督和提醒將不是過去那種指責或告狀式的,而是出於同伴間發自內心的真誠關愛。這將有助於發展幼兒同伴間真正的友誼和相互關心的情感。
(2)創造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將不易為幼兒覺察到的東西變成直觀的東西,改變幼兒「嘴裡沒有髒東西」的原有認識
保育員用了兩個白盤子(白盤子比有顏色的盤子更能讓幼兒清楚地看到嘴裡吐出的各種殘留物),讓幼兒把漱口水吐進其中的一個盤子,創造了讓幼兒對漱口水和清水進行觀察、比較的機會。保育員有意讓漱口水變質,使環境更有效地作用於幼兒,從而改變了他們的「嘴裡沒有髒東西」的認識。變質後的漱口水更能使幼兒深切地感到,不漱口一定會導致牙疼或其他疾病,從而更有效地改變了「飯後漱口與牙疼無關」的認識。幼兒預想到可能的結果,並主動舉出許多例子來證明這一點。這種幼兒與客觀現實相互作用的學習方式是主動、有效的學習方式,它能使幼兒獲得真正理解和內化的經驗,並影響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