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究的基本前提
2024-08-16 10:01:29
作者: 劉占蘭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階段學習的非強制性,幼兒對學習任務的意識較差,不能像學齡兒童那樣自覺地從事科學活動去完成教師要求他們探索和學習的科學問題和內容。幼兒的科學探究活動是由他們自身的好奇心和興趣直接驅動的。直接興趣性是幼兒探究和認識周圍事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幼兒在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驅使下,對於周圍世界中任何新穎、陌生、有趣、不協調、神秘或難以理解的事物都會產生探究的興趣和欲望,並以自己的方式和周圍世界相互作用。當幼兒偶然聽見自己說話的回聲時,出於驚奇,他重複發出聲聲「怪叫」以驗證自己的發現;幼兒不滿足於玩不倒翁的遊戲,總想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使它不倒等。孩子這些出於直接興趣的探索,正是幼兒主動學習科學的過程。幼兒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自己沒有需求的事物不會進行積極的學習和探究。
興趣的發生是以一定的需要為基礎的。人有什麼樣的需要就會對什麼樣的對象發生興趣。需要和在此基礎上發生的興趣與要求(即需求)是人類認識活動必不可少的主觀前提。幼兒的認識活動更是受到需求和興趣的直接影響與控制,需求和興趣是使認識活動得以維持和獲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我們常常發現很多幼兒對教師組織的科學活動不感興趣,不按教師的要求做,而是去探索他們感興趣、感到好奇的東西。
例如,教師準備了三個杯子,裡面分別裝有水、白醋和酒精,並在每一個杯子裡放了一個雞蛋,想讓幼兒觀察,發現醋對雞蛋的腐蝕,進而引申到保護牙齒。面對這些材料,一些幼兒卻對這三杯液體的顏色發生了興趣。他們注意到水與另外兩杯液體比,顯得有點黃。於是他們討論起了水是不是髒的,很多孩子參與了討論。
又如,為了複習和鞏固有關植物的知識,發展幼兒的想像力,老師特意挑選了許多關於植物的謎語,在過渡環節時讓幼兒猜。先猜了一個「豆芽」,說它「有根不在土裡,有葉不開花」。猜第二個謎語「大蒜」,謎面是「兄弟五六個,圍著柱子坐,大家一分開,衣服就扯破」。幼兒猜出大蒜後,一位小朋友說蒜的根也可以不在土裡長,也有的小朋友說蒜要剝掉皮才能長,也有的小朋友認為蒜要剝掉皮還得用線串起來才能長。所有的孩子都參與了蒜在什麼條件下才能長的討論……
可見,教育必須重視幼兒的需求、興趣、原有經驗,也就是幼兒的主體性。然而,幼兒園科學教育過程與任何教育過程一樣,包含著「教」和「學」兩類具有同時性和異質性的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所構成的雙邊活動。抹殺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是片面的,都不符合教育的客觀現實。因此,在重視幼兒的需求、興趣、原有經驗的同時,又不能將幼兒園科學教育簡單化為幼兒個體的自發學習活動,等同於個體自然的發展過程。這就需要將「教師要教的」轉化為「幼兒想學的」,也就是教育目標和內容要內化為幼兒需求。
使教育目標和內容需求化,使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成為幼兒感興趣和幼兒需要學、想要學的東西,這是引發和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和學習的第一步。
可以說,教育目標和內容需求化是幼兒主動探究和有意義學習的基本前提。
在幼兒教育現實中,教師主要依靠現成的教學參考資料或活動設計來組織教學活動,教育教學不是建立在對每一個幼兒學習興趣與需求了解、順應和尊重的基礎上,也就是說,教育教學的出發點主要是教材、大綱,而不是幼兒。因此,教師往往想當然地把幼兒吸引到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毫無意義的活動中去,這種做法的結果往往使得教育教學活動的內容對於絕大多數幼兒來說過於容易,因而不能激發幼兒的認識活動興趣和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教師的教與幼兒的學往往成為由教師預先構想的問題與所期望的幼兒的回答構成的刺激——反應模式。教師關注的只是幼兒是否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是否完成了老師預想的目標。這種教育實際上是孩子配合老師完成工作任務的教育,可以說只見教師主動教,不見幼兒主動學習與發展,是「沒有孩子的教育」。在這樣的教育活動中,幼兒沒有進行有意義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