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第2版)> 三、擴展指導方式:直接與間接指導相結合

三、擴展指導方式:直接與間接指導相結合

2024-08-16 10:01:09 作者: 劉占蘭

  在許多情況下,教師是通過專門組織的科學教育活動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他們認為,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是非常正規、嚴謹的教育活動,只能通過教師的預先設計,準備大量的材料,按照嚴謹的程序和步驟來進行。忽視日常活動中幼兒自發的探究活動和同伴間的交流,缺乏對這些活動的價值的充分認識,缺少對這些活動的支持和引導。

  這種狀況實際上反映了一種潛在的觀念在支配著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實踐,那就是「幼兒必須通過教師的直接指導才能學習科學」。然而,就學前兒童科學教育領域來說,幼兒主要是對客觀事物及其關係的認識。它不同於社會性、語言和藝術領域的學習,它更多地要通過幼兒與物的直接打交道才能實現。這就決定了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教師的指導方式可以是直接與幼兒面對面的指導,也可以是為幼兒提供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讓幼兒通過作用於物的結果反饋來調整自己的認識,實現教師的間接指導。

  皮亞傑的觀點使我們看到兒童的「內化調節過程」,新經驗的獲得和建構過程可以有不同的調節方式。他在談到影響兒童認知發展的主要因素時,強調了四個方面:一是成熟;二是物理環境對智力結構的影響和經驗的作用;三是廣義的社會傳遞(語言傳遞,教育等);四是自我調節的因素。皮亞傑指出:第四個因素常常被人忽視,我卻認為它是一個基本的甚至是首要的因素。我們在實際觀察中也發現,幼兒在很多情況下可以通過作用於物的結果的反饋來進行自我調節。

  實例1 使橡皮泥浮起來

  幼兒把橡皮泥團成球放進水裡,沉下去了。

  他把橡皮泥壓成薄薄的餅狀,又沉下去了。

  他把橡皮泥搓成細長條,還是沉下去了。

  

  他停下來,開始思考……

  他這次把橡皮泥扯成一粒一粒的,結果還是沉下去了。

  ……

  實例2 找合適的鍋蓋

  一個孩子在娃娃家正忙著做湯。沒有鍋蓋,他想找一個合適的蓋子。他隨手拿了一個蓋上,沒想到蓋子掉進了鍋里。他又拿了一個大一點的,又掉進了鍋里。孩子愣了一會兒,找了一個更大一些的,蓋上了,只是不合適,稍大了一點。他又換了個小一點的,終於合適了。孩子很得意,還把小蓋子在鍋上轉了一個圈。

  實例3 做圍裙

  一個孩子想去配顏色,可是今天圍裙不夠了,於是,他決定自己做一個。他先用薄紙做了一個,剛一蘸上水,圍裙就破了個洞。他又用厚些的掛曆紙做了一個,用了兩三天,還行,只是有些硬。他看見了塑料布,又用它做了一個,用了很多天。

  幼兒不斷地根據操作結果的反饋進行自我調節。可見,教師的指導可以用間接的方式。通過提供物化科學教育目標和內容的環境與材料,使幼兒通過自我調節來獲得對物質世界的認識。

  同時,我們還發現,同伴在幼兒學習科學中所起的調節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同伴間有著更加相似的經驗背景,更易溝通和交流;同伴間可以互相提示,看到問題的不同角度和方面,更利於經驗的概化和關係的發現。

  實例1 什麼蛋

  教師在科學角為幼兒投放了小鳥蛋,由此引發了幼兒同伴間的討論和相互調節。下面是四名幼兒的談話:

  幼兒1:這是什麼蛋?

  幼兒2:這蛋怎麼這么小啊?小雞蛋吧。

  幼兒3:這不像雞蛋,讓我想想。

  幼兒1;我知道是鴕鳥蛋。

  幼兒2:不,鴕鳥蛋這麼大呢(用手比畫著有飯盆那麼大)。

  幼兒1:你幹嗎呢?看呆了?

  幼兒3:我想呢。是小鳥蛋,我在書里看過。

  實例2 關於汽車的談論

  幼兒1:汽車燒油就會產生廢氣,廢氣對大氣有污染。

  幼兒2:以後我長大了發明一種不燒汽油的車。

  幼兒1:那燒什麼呀?汽車就是燒汽油。

  幼兒2:我發明一種燒水的車,水不產生廢氣。

  幼兒1:傻瓜,以前的車就是燒水的,叫蒸汽車。後來又燒煤了,因為燒煤比燒水速度快。可是燒煤冒黑煙,污染空氣,最後還燒汽油。

  幼兒2:那你說怎麼辦?不能不開車吧?

  幼兒1:……(無話可說)

  幼兒2:還是多種樹吧。

  因此,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教師的指導方式要擴展,既應當包括教師給予幼兒面對面的直接指導;也應當包括教師通過提供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所給予幼兒的間接指導;同時,還應包括教師支持和鼓勵幼兒夥伴之間的交流與相互調節等。

  就科學教育來說,教師對幼兒活動的直接介入和指導;創設物化科學領域目標和內容的物質環境;精神環境的創設;為幼兒提供同伴調節和自我調節的機會和條件等都應當被納入幼兒園科學教育之中。那種認為只有通過上課進行的科學教育才是真正的科學教育,把教師看做幼兒知識經驗的唯一來源,輕視和忽視幼兒同伴間交往在幼兒學習中的作用,更忽視幼兒與物的交往中幼兒自我調節的作用的狀況必須改變。

  本章思考題:

  1.幼兒主動學習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2.引導發現式的教學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有什麼意義?

  3.在引導幼兒的科學學習與發現時應該發揮哪些基本作用?

  4.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的提問和應答?

  5.在幼兒的科學學習中,直接引導與間接引導有什麼不同的作用?

  [1] [美]麗蓮·凱茲:《與幼兒教師對話》,第六章.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2] 劉焱:《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模式》,博士學位論文,141頁,1998年11月

  [3] 周川:《科學的教育價值》,247頁,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

  [4] [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下),102頁,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5] 周川:《科學的教育價值》,250頁,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

  [6] [美]奧蘇伯爾等:《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佘星南、宋鈞等譯,644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7] 李季湄、肖湘寧:《幼兒園教育》,66頁,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8] C.S.Lavatelli,Piaget’s Theory Applied to an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Delta Education,Inc.,1970,p.48

  [9] 參見郝京華《論科學教育中的科學方法教育問題》,國際中小學科技教育課程改革研討會論文集,2000

  [10] C.S.Lavatelli,Piaget's Theory Applied to an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Delta Education,Inc.,1970,p.43

  [11] 參見張玉成:《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出版社,1984

  [12] 參見張玉成:《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出版社,1984

  [13] 參見張玉成:《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出版社,1984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