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第2版)> 二、教育目標三要素的構成

二、教育目標三要素的構成

2024-08-16 10:00:24 作者: 劉占蘭

  在終生發展價值取向的前提下,教育目標的三要素及其核心價值和內涵都有了新的發展。

  

  我們可以把科學教育目標的三要素的先後順序和基本內容表述如下:

  ● 有好奇心和探究熱情,並有初步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 獲得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感性認識;

  ● 獲得有關周圍事物及其關係的經驗,並有使用的傾向。

  上述三條目標的排列順序體現了三者的相互關係。相對於知識來說,情感態度和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更為重要。無論在目標的表述上,還是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都要堅持這樣的價值觀。

  由於價值取向的變化,每一條目標的核心內涵也與以往有很大區別。

  教育目標構成

  閱讀材料:我國幼兒教育國家文件中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

  閱讀材料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綱要》(1981年頒布)「常識」部分的要求

  豐富幼兒關於社會和自然方面粗淺的知識,擴大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對認識社會和自然的興趣和求知慾望,逐步形成對待人們和周圍事物的正確態度。發展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小班

  1.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和家庭主要成員的姓名。

  2.認識幼兒園、老師和同班小朋友。

  3.認識日常接觸的玩具、餐具和家具的名稱、用途,並會正確使用。認識幾種服裝,知道它們的名稱,熟悉穿脫的方法和順序,懂得愛惜衣物。

  4.認識幼兒園周圍環境及與幼兒生活有關的成人勞動,知道他們的工作跟人們的關係,尊敬他們和他們的勞動。

  5.認識2~3種常見的交通工具,知道它們的名稱、外形特徵和用途。

  6.知道「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

  7.認識四季里給幼兒印象最深的季節特徵和人們的活動。

  8.認識常見的3~4種蔬菜、水果,1~2種花草、樹木,知道它們的名稱、明顯的特徵和主要用途。

  在成人幫助下,學習種植1~2種種子大、容易生長的植物。

  9.認識常見的家禽、家畜、野獸各2~3種和魚1~2種,知道它們的名稱,明顯的外形特徵、叫聲、吃什麼東西和某些動物對人們的益處。

  在成人的幫助下飼養小動物,愛護小動物。

  中班

  1.知道父母的職業、家庭和幼兒園的地址。

  2.認識幾種用常見的材料製成的日用品,知道它們的名稱、特徵和用途,並會正確使用。

  3.認識周圍環境中和幼兒生活有關的地方,知道這些地方是幹什麼的以及在這裡工作的成人的勞動。

  4.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工具,從外形特徵和用途比較明顯的不同點,知道一些交通規則,聽從人民警察的指揮。

  5.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2~3種機器,知道它們的用途,並認識開機器的勞動。

  6.知道「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工人、農民、教師、售貨員等勞動人民的節日。

  知道「十一」是國慶節,元旦是新年。

  7.認識家鄉的自然風景、著名建築、名勝古蹟,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8.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國旗,尊敬國旗。

  9.知道四季的名稱,認識其明顯特徵以及成人的勞動和兒童的活動。

  10.認識常見的蔬菜、水果、花草、樹木各2~3種,知道它們的名稱,根、莖、葉、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徵,比較其明顯的不同之處。

  種植幾種容易栽培的植物,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知道植物的生長不可缺少土壤、陽光、空氣和水。

  11.認識常見的家畜、家禽、鳥、魚、昆蟲和野獸各1~3種,知道它們的名稱、習性、外形特徵、功用和危害,比較其明顯的不同之處。

  12.在生活和遊戲中培養幼兒對其他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如水遇冷結冰,冰遇熱又化成水;磁鐵能吸鐵;顏色的變化等。

  大班

  1.認識3~4種材料製成的日用品,知道這些材料的名稱、特徵和用途,並進行分類。

  2.認識與人們生活有關的商店和公共場所,認識並尊敬在這裡工作的成人的勞動。

  知道「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是奶奶、媽媽、阿姨們的節日。

  3.認識幾種海、陸、空交通工具,比較其異同,並進行分類。

  4.認識常見的生產工具和大型機器,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用途,用機器生產又快又好又省力。

  5.簡要介紹我國幾個主要的少數民族,從服飾和某些生活習慣辨別他們,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培養幼兒尊重少數民族的情感。

  6.知道祖國首都——北京。北京有天安門、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和人民大會堂等。

  7.知道祖國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己是中國人,台灣是我國的領土。知道「七一」是中國共產黨的生日。

  8.認識小學,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入小學作準備。

  9.根據氣溫的高低、動植物生長變化的情況及人們的活動認識四季的特徵,知道其順序。學習認識寒暑表,用阿拉伯數字、圖畫作簡單的氣象日誌(氣溫、天氣)。

  10.認識常見的蔬菜、水果、乾果、樹木、花草和當地的主要農作物各2~3種,比較其異同,並進行分類。區分常綠樹、落葉樹。

  參加力所能及的田園勞動。

  採集各種樹葉、種子和野生植物,學習簡單的保存方法。

  11.認識家禽、家畜、鳥、昆蟲和野生動物數種,從它們的外形特徵、習性、功用與危害比較其異同,並進行分類。

  辨別幾種常見的益蟲和害蟲,知道它們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知道人們怎樣利用益蟲、益鳥防治病蟲害,知道要保護對人們有益的動物,消滅有害的昆蟲。

  學習飼養幾種小動物,觀察其生長變化及與人類的關係。

  12.在生活中觀察風、雨、雪、雷、閃電、虹等自然現象,知道風、雨、雪對人們生活的益處和危害。

  在生活和遊戲中培養幼兒對其他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如鏡子會反光;在水裡有的東西浮起來,有的東西沉下去;電可以使電鈴響、風扇和風車轉、電燈亮等。

  閱讀材料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年頒布)「科學」部分的教育內容與要求

  (一)目標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內容與要求

  1.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2.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3.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

  4.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5.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6.從生活和媒體中幼兒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家的崇敬之情。

  7.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

  (三)指導要點

  1.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2.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3.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