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二、家長主要的教育觀念

二、家長主要的教育觀念

2024-08-15 17:54:11 作者: 王乃正 王冬蘭等

  從理論上說,家長的教育觀念包括對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等方面的各種看法。但是,如果從家長與孩子、家庭與社會的關係來說,家長教育觀念中的主要部分應該是家庭教育觀,再具體一些說,主要就是家長的兒童教育觀,與之有密切關聯的主要有家長的兒童觀、發展觀和成才觀。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一)家長的兒童觀

  兒童觀就是社會看待兒童和對待兒童的觀念的總和。具體地說,是指社會和個人對兒童的看法和對兒童的社會定位。社會的兒童觀影響個人兒童觀的形成,但不能決定個人的兒童觀。個人的兒童觀是社會兒童觀的反映,但是存在著個別差異性。家長的兒童觀是既有社會性反映又有個別差異性的兒童觀。

  從社會視角分析,兒童觀是兒童教育觀與組織觀的基礎,對兒童教育與兒童組織工作具有決定的主導作用。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兒童觀就有什麼樣的教育觀。從家庭方面說,家長的兒童觀是如何實施家庭教育的基礎,它主導著家庭教育的定位和方向。

  中國傳統的兒童觀,主要是把兒童當作弱小的保護對象,當作國家和家庭的財富,是傳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工具,是國家未來兵力和勞動力的來源,是一種家本位、國本位的兒童觀。這種帶有強烈工具主義烙印的兒童觀,很少把兒童當作具有積極、主動權利的行為主體,這種觀點嚴重地損害了兒童的正當權益。

  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現代的、科學的兒童觀,為此社會和家長都必須明確三點:其一,兒童首先是一個自然的存在。作為生命個體,兒童應具有獨立性、個體性和完整性,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不是成人社會的附屬物。其二,兒童也是一種社會存在。由於兒童的存在,社會才得以延續和發展,社會生活才更加絢麗多彩。兒童作為一種社會存在,一方面應該享受相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另一方面當他們需要一種有利於其成長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時,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儘可能地提供給他們。其三,兒童還是一種精神存在。兒童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有其豐富的情感、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個性,成人社會必須尊重他們的內心世界,並且給予精神的撫慰。

  從社會現實來看,以上這三點在社會觀念層面有很高的認同,但是在家長實施家庭教育中,以往陳舊的兒童觀依然表現得比較突出,因此就有了過度保護、肆意嬌慣和不尊重兒童等種種不當的教育行為。

  現代科學的兒童觀要求社會和家長應該堅持這樣幾個基本理念:

  首先,要維護兒童的人格尊嚴。兒童與成人一樣,其人格的價值是等值的,兒童的人格尊嚴必須得到同等保護和尊重。我們以前習慣於將送子女上學視為是家長、社會的義務,這隻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兒童進入教育機構接受教育,這也是每個兒童必須享有權利、必須受到尊重的人格尊嚴的體現。當然,作為教育者或監護人,在尊重、維護兒童的人格尊嚴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兒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感,使每個兒童都意識到,他在受到尊重和保護的同時,也肩負著一定的責任,並充滿信心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戰。

  其次,要注意發展兒童的獨立個性。什麼是個性?簡言之,個性就是指一個人的獨立性、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個性的精華是他的主體性和創造才能,社會正是由豐富多彩的不同個性構成的整體。就個人的發展而言,形成獨立的個性是發展創造能力的原動力,是養成開拓進取品質的心理基礎。

  再次,要培養兒童的競爭意識。今天,我們國家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這場以經濟領域的改革為先導的社會變革,已經波及包括教育在內的各行各業。中華民族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正視日益加劇的國際競爭,依靠教育並通過教育,造就一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實幹家。在某種意義上說,培養下一代的競爭意識,是我國教育面向21世紀的機遇和挑戰所要體現的時代精神,也是我們在兒童身上要逐漸養成的新品質。

  最後,要豐富兒童的內心世界。判斷一個人的發展,既要看他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也要看他享受精神生活的能力、內心世界的豐富程度以及他自身的教養和所達到的文明程度。只有對自身能力和意志品質充滿高度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具有較穩定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精神動力。

  (二)家長的兒童發展觀

  兒童個體的發展包括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兩方面,也就是包括其生理成熟與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和變化的複雜過程。關於兒童發展的認識,在歷史上曾有很多爭論,到目前為止,仍然存在著多種理論。

  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家杜威認為,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作為發展的主體,兒童對教育活動的參與和體驗,是影響其發展尤其是社會性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從強調兒童的主體性地位出發,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長」的著名論斷。從兒童的發展取決於兒童與外在環境相互作用這一角度出發,杜威又把兒童的發展看作其經驗的改組和改造過程,他主張讓兒童從實際參與的活動中學習,即「從做中學」,認為「教育即經驗的改造」。杜威的兒童發展觀在注重兒童作為發展主體地位的同時,更強調環境條件,尤其是教育情境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作用。杜威的這種思想對20世紀初進步主義教育在世界範圍的興起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對於解答兒童主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問題,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做出了最為突出的貢獻。皮亞傑在其1968年出版的《結構主義》和1970年出版的《發生認識論原理》等著作中,以兒童認識能力的發展為基本線索,探討了兒童發展過程中遺傳、環境和兒童自身作用的關係問題,得出了具有說服力和廣泛影響力的結論。在皮亞傑的理論中,兒童的發展是以發展主體的自我調節為機制的自我演變過程。這一自我調節過程得以產生的基礎是兒童健全的神經系統。在遺傳、環境和兒童主體的活動這三者之間,唯有兒童的活動才是其發展的真正起因。所以,皮亞傑認為,兒童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演變的建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兒童主體的活動是第一性的,是發展的根本原因,遺傳與環境因素只是兒童發展的必要條件。皮亞傑非常重視兒童的自主能動的自我調節功能,認為它在兒童發展中起關鍵作用。皮亞傑的研究成果為現代兒童發展觀奠定了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綜合眾多專家、學者的理論觀點,我們認為,當代正確的兒童發展觀主要應包括下述三項基本內容。

  1.兒童的發展是以個體的生物遺傳素質為基礎的

  個體的生物遺傳素質,指的是兒童個體從親代的遺傳基因中得到的,同時具有人類和個體特性的生物機體因素。遺傳素質為兒童的發展只提供了一種潛在的可能性。所以,旨在引導兒童發展的教育活動,就必須把尊重兒童發展的規律作為教育實踐的重要原則。

  2.兒童的發展蘊含於兒童主體、主動的活動中

  兒童主體活動,是兒童依據自我調節的能力水平,對與自己有關係、也有意義的內外刺激進行反應的過程。在這一反應過程中,主體原有的發展水平和主體賦予外界刺激的意義,是制約主體活動的關鍵性因素。把外在刺激與自己原有反應結構之間建立起聯繫,是兒童活動的實質。這也是我們提倡教育活動要調動兒童的積極性、注重兒童的感受和發揮兒童的主體性等原則的原因。

  3.實現發展是兒童的權利

  獲得發展是兒童的權利,這種觀念在當代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共識。1989年底,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明確地提出了兒童「發展的權利」問題和保障措施。1990年9月召開的世界兒童問題首腦會議通過了《兒童的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承認和尊重兒童的發展權、受教育權。

  當代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認為,兒童個體發展表現出以下五個普遍特點。

  第一個特點,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例如,在兒童身體發展方面,就整體結構的發展而言,其順序先是頭部的發展,而後是軀幹和四肢的發展;在骨骼與肌肉的協調發展中,首先是大骨骼與大肌肉的發展,而後才是小骨骼與小肌肉群的發展與協調;兒童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遵循著先具體、後抽象的秩序。這一特點使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成為一種連續的、不可逆轉的過程。

  第二個特點,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在兒童的身心發展過程中,身體和心理都不是勻速發展的,新生兒期與青春期是兒童身心的兩個高速發展期。

  第三個特點,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兒童發展的階段性,是指在兒童發展的連續過程中,其發展在不同年齡階段會表現出某些穩定的、共同的典型特點。這種現象又被稱為兒童發展的年齡特徵。

  第四個特點,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個別差異性。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是指在兒童發展具有整體共同特徵的前提下,個體與整體相比較,每一具體兒童的身心發展在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種表現與個體發展方面的差異性,來源於個體遺傳素質和生活環境的差別。

  第五個特點,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分化與互補的協調性。這種協調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兒童發展的重要保障,它使這些兒童不至於因某種生理機能的缺陷而嚴重地阻礙其整體發展水平的實現。這一規律,也是對殘疾兒童進行教育的重要依據。

  以上介紹的兒童發展觀是當代科學的認識,是指導社會和家庭實施促進兒童發展活動的科學理論。但是對於家長而言,一般都很難達到準確的理解和領會,當然也就更不容易在實際的家庭教育中得以落實了。在現實中,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家長混亂的兒童發展觀念,如有些家長過分相信先天的決定性,而有的家長則堅持孩子的一切發展完全取決於後天的教育和環境;或者是,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家長承認兒童的發展存在個別差異性,而在另一件事情上,家長又說每個孩子都差不多;再或者,有的家長強調兒童發展的中心問題是健康、快樂,還有家長則認為兒童發展的中心問題是必須讓他們學會許多東西等。甚至個別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與眾不同,他(她)應當在同齡人中成為一個突出的人物,因而,孩子發展的中心就是要學會競爭,要學會如何戰勝他人;也有的家長認為,兒童發展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要麼學習要好,要麼就必須有一技之長等。家長的這些兒童發展觀念,可能成為他們有意識地影響孩子的方向指導,也可能在潛移默化中對自己的孩子產生影響。

  (三)家長的成才觀

  每個為人父母者都對自己孩子的未來充滿希望與憧憬,在我國獨生子女越來越普遍的今天,這樣的希望與憧憬無一不與孩子能否成才有著密切的聯繫。希望孩子將來能成名、成家,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幾乎是每個家長都存在的內心活動,只不過有的家長表現得特別強烈,有的家長表現得不是那麼明顯而已。所以,家長持有怎樣的成才觀,對其如何具體地實施家庭教育有直接的作用。

  什麼叫作成才?怎樣才能成才?對這樣的問題人們的認識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為此,我們用以下幾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加以說明。

  案例

  有這樣一位老年理髮師,經常很驕傲地對到他店裡理髮的人說,自己有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了,都能夠自食其力,沒有一個被派出所叫去過,他為自己有這樣的兒子感到驕傲。

  在某個社區的工作者座談會上,一位社區工作者很生氣地說到一件事,她在小區里走著,看到路邊有些垃圾,就隨手撿了起來。一位家長正帶著孩子路過,見到這樣的情景,就對孩子進行了現場教育:看到了嗎?現在不好好讀書學習,成績不好,上不了大學,以後就只能像她一樣撿垃圾了!其實這位社區工作者也是一名大學畢業生,她當學生時成績非常優秀,只是因為原來的企業破產了,下崗後在政府的幫助下到了社區工作。

  浙江瑞安的蔡笑晚精心培養兒女走讀書成才之路,6個孩子中5個是博士,一個是碩士,他的家庭在當地被譽為「人才衛星發射基地」。許多家長都想獲得蔡笑晚的教子秘訣,從而化平庸為神奇。在蔡笑晚總結的教子經驗中,有些就與一般人的認識大不相同。比如,他反對順其自然,理由是不能讓孩子像野花一樣生長,所有天才都是管教出來的,順其自然是家長為自己的懶惰和不負責任的開脫。他也反對平常心,認為平常心是胸無大志的表現。

  以上家長所表現出的不同行為,反映了家長不同的成才觀。在許多人看來,成才是什麼?就是金榜題名、才高八斗、功成名就等,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成才觀。現在這種成才觀依然存在,只是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更實際的內容,那就是把成才看成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少家長簡單地認為,孩子要想有好工作就得先考上好大學,特別是最好能考上名牌大學,如果想要考上好大學,就得有好成績,為了考出好成績,就必須拼命學習——其最終目的實際上只有一個,那就是讀名牌大學,拿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學歷越高,就越可能找到好的工作,那個時候,就應該意味著孩子成才了。這種成才觀使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偏離了全面發展的方向,對孩子的德、體方面不夠重視,只是片面地抓孩子的學習成績,認為考試成績好比什麼都強。

  在不同的社會發展時期,社會和個人對成才的認識有所不同;即便是在同一歷史時期,不同人對成才的態度也有所不同。然而,如果我們從教育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對大多數民眾的期望來說,大眾化的成才觀應該是有層次的。

  成才的第一個層次是「成人」,即成為一個對社會無害的人。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年理髮師,他的成才觀就是這條底線。父母養育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但首先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不做壞事、知道誠信、懂得尊重、養成認真做事習慣的人。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從小調教,完全順其自然是達不到「成人」效果的。另外,智育是不能替代德育的,家長必須在「德」的方面下工夫,讓孩子成人。當然,教育孩子成人,首先需要家長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其次要讓孩子明辨是非、善惡,再就是導之以行,引導孩子的行為符合道德與法律的要求。

  成才的第二個層次,就是能夠「成器」,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能夠有一份適合自己特點並能讓自己喜歡的工作,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對這一層次成才觀的認識,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大多數初為人父母的家長面對剛剛出生的孩子都是充滿了希望,總覺得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是天才,是將來能夠成為尖端人才的天才,是能出人頭地的。於是,家長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孩子進行著早期教育,聲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讓小小年紀的孩子學習這、學習那,等孩子稍大些又讓孩子讀名園、名校,課外再找名師補課、輔導。當下一種很不正確的現象是,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把書讀好,或者乾脆說,就是考試考出個好的成績,其餘的可以什麼都不做。很多孩子抱怨,爸媽只要看到自己在讀書、在做作業就高興,一看到玩會兒或者在做看書、做作業以外的任何事就不高興,就嘮叨,就沒好臉色。父母教育子女的重點似乎只是看書學習了,而其他的,如孩子的身體鍛鍊夠不夠、思想有沒有問題、情感有哪些需求等,家長卻並不十分在乎。

  然而,等孩子再長大一些,上了小學、初中、高中,當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在學校、在班裡的考試排名後,好像對孩子的未來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此時不少家長開始放棄對孩子「成名」「成家」的期望,對孩子的要求似乎更實際一些了,他們盼望孩子能夠上個理想的大學,將來能有一份在大家看來不錯的工作就行了。實際上,家長期望孩子一心讀書的態度卻絲毫沒有改變。家長的這種「成器」觀,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那麼,怎樣才能使孩子「成器」呢?首先,家長要全面關注孩子身心的成長,讓孩子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其次,家長要盡力地了解孩子的特點,對孩子有個正確的、客觀的認識,並對其未來有較準確的定位,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普通的勞動者。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成長都應該儘量保持一顆平常之心,因為,所有孩子將來都成為「精英」「白領」等頂尖人物是不大可能的,從社會發展的總體來說,還是需要大量「藍領」和「灰領」(即普通勞動者)的。此外,從目前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看,讀完大學後,甚至取得碩士、博士學位後,其就業的方向絕大多數還都是普通勞動者。所以,家長自己首先得正確地看待社會的各個行業,並且要教育子女對職業有正確的認識,家長和子女都需要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心態,進而幫助孩子理性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看看孩子適合向哪個方向發展,並引導孩子為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成才的第三個層次,才是「成就」,即成為一個在學習、工作領域中的出色人才,成為能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對於「成就」,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成就」主要指那些在某個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發展有卓越貢獻的人才,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錢學森、華羅庚、陳景潤等,都是有成就的人。我們現在討論的「成就」應該是這一種。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每個人都有可能在自己從事的行業中取得不菲的成就,對國家、社會、家庭等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自己很有成就感。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成就」可能就屬於後者。

  成人、成器、成就這三個層次的發展應有自己的規律,即應該先滿足低層次的、再滿足高層次的發展序列。現實中,真正能達到「成就」這樣高層次的人數相對是很少的。家長不應脫離孩子的實際情況,非得要求孩子直接達到這個目標;同時,家長也不可能脫離社會的實際情況,要求孩子成為那極少數的「精品」。家長理智的做法是,當發現孩子確有過人之處時,要儘量為孩子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條件,促成孩子實現成就;如果孩子已經非常努力了,但他真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不可能成為社會的「精英」,那麼,家長就不要拔苗助長了,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來培養孩子,更不能誤導孩子好高騖遠。

  江澤民曾要求,我們的學校、教育部門以及黨和國家的其他部門,都要注意做工作,把家長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願望、教師教書育人的心情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質。[1]這番話,對於我們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指導我國各類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家長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更應該擺正成才觀,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導航。

  相關資料

  興趣班逼瘋5齡童

  不久前,湖北省一名女童王某因為過重的課業負擔而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王某今年5歲,還在上幼兒園,在暑假期間,王某總共要上12個興趣班,其中包括:幼兒英語、幼兒數學、跆拳道、遊戲、鋼琴、親子班、西洋棋、舞蹈、繪畫、書法等課程。暑假期間,她幾乎每天都要上課。在上幼兒園之前,她還沒有接受過任何家庭以外的早期教育。但是進入幼兒園之後,她的父母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會詩歌朗誦、英語會話、四則運算等,感到十分吃驚和著急。從那時起,王某每天的日程開始變得繁忙起來。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王某突然出現了用頭撞牆的異常症狀。在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她還會不停地用手敲打牆壁,直到雙手鮮血淋漓為止。於是,王某的父母帶她去看心理醫生。根據醫生的診斷,其症狀屬於精神分裂。對此,主治醫生表示,任何學習都不值得以犧牲童年的快樂為代價。所謂興趣班,實際上可以說是家長的興趣,而不是孩子的興趣。孩子的天性就是玩,6歲前不應過早地進行認字、算術等認知性學習。

  資料來源:新浪新聞中心,作者司馬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