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長對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2024-08-15 17:54:02
作者: 王乃正 王冬蘭等
兒童的心理健康是其健康成長和人格完善的必要條件,是兒童身心和諧發展的基礎。只有有了健康的心理,兒童才能按社會需要的方向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如果兒童心理發展不健康,勢必會在兒童的成長道路上埋下不幸的種子,並且可能給其一生發展造成影響,甚至會使他出現人格障礙或心理疾患。所以,加強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維護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廣大幼兒教師和家長乃至整個社會迫在眉睫的任務。
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並不是指個體沒有失敗、沒有衝突、沒有痛苦,而是指能在這些情況下自我調整,並且能夠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
通過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特別是匯總從網上查到的各種相關資料後,我們可以看到大量有關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在此,我們進行了一定的分析、歸納、概括,介紹給大家。
中國兒科醫學專家、幼兒心理和教育專家,主要從動作、認知、情緒、意志、行為及人際關係等方面衡量幼兒的心理健康,認為幼兒心理健康的標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相關資料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幼兒心理健康的標誌
動作發展正常。動作發展與腦的形態及功能的發育密切相關,兒童軀體大動作和手指精細動作的發展水平處於正常範圍內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
認知發展正常。一定的認知能力是兒童生活與學習的重要條件,雖然兒童的認知發展存在著個體差異,但若某個兒童的認知水平明顯地低於同年齡嬰幼兒,且不在正常範圍內,那麼該兒童的認知能力是低下的,心理也是不健康的。學前期是認知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應避免因各種原因造成的腦損傷或不適宜的環境刺激,防止兒童不健康的心理的形成。
情緒積極向上。積極的情緒狀態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協調性,亦表明個體的身心處於良好的平衡狀態。兒童的情緒具有很大的衝動性和易變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有所增強,穩定性逐漸提高,並開始學習合理地疏導消極的情緒。如果某個兒童經常處於消極的情緒狀態,如整天悶悶不樂或一觸即發、暴跳如雷,那麼該兒童的心理就是不健康的。
人際關係融洽。兒童之間的交往是維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徑。心理不健康的兒童,其人際關係往往是失調的,或自己遠離同伴,或成為群體中不受歡迎者。心理健康的兒童樂於與人交往,能與同伴合作,遊戲中能夠謙讓;自己快樂,同時也能讓他人快樂。
性格特徵良好。性格是個性中最為核心、最為本質的表現,它反映在對客觀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心理健康的兒童一般具有熱情、勇敢、自信、主動、合作等性格特徵,而心理不健康的兒童常常具有冷漠、膽怯、自卑、被動、孤僻等性格特徵。
沒有嚴重的心理衛生問題。兒童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以各種行為方式表現出來,諸如吮吸手指、遺尿、口吃、多動等。心理健康的兒童應沒有嚴重的或複雜的心理衛生問題。
有資料顯示,我國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並不盡如人意。一項對全國25個省市學前及學齡兒童的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學前、學齡兒童有神經質傾向的占28%;脾氣不好的占16%;有注意力障礙的占15%;有記憶力障礙的占12%;有行為問題的占9%;智力低下的占0.6%等。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對上海市3000名4~5歲的幼兒心理健康調查顯示:8.8%的幼兒有不良習慣;11%的幼兒情緒抑鬱、自卑;5.8%的幼兒焦慮、緊張;20%的幼兒表現為多動、坐立不安;25%的幼兒偏食;22%的幼兒性情古怪。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家庭環境、幼兒園環境和社會環境。在這當中,家庭是學前兒童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他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組織。家庭結構、家庭人際關係、家長對兒童的教育觀、教育方式以及家長本身的行為習慣等,都會直接影響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兒童成長的搖籃,是塑造一個人品格的第一場所,因此,可以說家庭環境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舉足重輕。但在現實生活中,家庭環境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卻給兒童心理健康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很多調查結果表明,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當、溺愛,或家長本身的不良言行舉止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都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留下終生難以磨滅的痕跡。
具體地說,家長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影響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
(一)家長的教育方式是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有關調查表明,家長在教育中表現出態度不一致、壓力過大、歧視、打罵或者冷漠等特點時,孩子常常會表現出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如,在性格特徵上容易形成虛偽、虛榮、懦弱、敵對、殘暴、焦慮、緊張等不良性格特徵;如果家長表現出的是溺愛、嬌寵、過分順從等特點,孩子則會表現出更多的任性、自負、自我中心、好發脾氣等特點;如果家長過分挑剔、對人苛求,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情緒緊張、自信心不足等問題。有些家長認為只要是為了孩子好,怎樣教育都行,所以有時會對孩子採取一些簡單、生硬的辦法,而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常常是「好心不得好報」。
(二)家庭心理氣氛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心理氣氛也是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因素。家庭心理氣氛主要是由家庭內部的人際關係狀況決定的。在家庭中占主導地位的人際關係有兩方面:一是親子關係的狀況;二是夫妻關係的狀況。
家庭不和有多種情況,如夫妻關係不和、父母與子女關係不和,或者在主幹家庭中婆媳關係、翁婿關係不和等,在一般家庭中主要是指夫妻關係緊張。由於夫妻關係緊張而造成惡劣的家庭氣氛,常常會成為妨礙孩子健康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因。蘇聯心理學家瑟先科曾指出,家庭環境和家庭中父母間緊張的衝突關係會成為孩子心理創傷的背景。這種心理創傷,使孩子的性格帶有一系列消極特點,並且可能導致孩子在神經——心理上的某些病態。
(三)家長的心理健康對子女心理健康產生明顯的影響
家長的心理健康對子女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其表現主要集中在以下兩方面。
1.家長的消極情緒對子女具有明顯的不良影響
家長的情緒狀態是影響子女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認為,父母的情緒對子女的影響是從胎兒時期就開始的,特別是母親如果在懷孕期間情緒不良,經常處於憤怒、恐懼、憂傷或不安等狀態,胎兒出生後極可能具有神經質的性格。台灣學者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冷漠、忽視、敵意或吝於表達關愛之情感,會使子女在情感發展上充滿焦慮和不安全感,對他人易生敵意,易於侵犯、攻擊他人,違反社會規範,自我控制力及社會適應力均較差;在家裡也會表現出冷漠、戒備的態度,甚至可能為保護自己而傷害家人。
家長的情緒不穩定也是影響子女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這種不穩定的表現可能會使得他們在子女面前的威信和影響力大大降低,從而在家庭教育中顯得無能或不負責任。美國一些兒童輔導者和社會工作者認為,父母的情緒不穩定是導致子女缺乏關愛的最主要的原因,其直接的後遺症是子女長大以後會表現得冷漠無情且適應不良,而間接的後果則是,等這些孩子為人父母后,其心理失調和不穩定的個性又會造成對其子女的疏忽,從而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2.家長的心理障礙對子女具有不良影響
這裡所說的心理障礙,是指那些比較嚴重的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官能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研究表明,父母患有上述精神疾病時,其子女患有各種精神疾患的比例也偏高。其中最常見的表現是憂鬱和焦慮,另外也可能產生社交和學校功能障礙。歐瓦斯查爾、韋斯曼和基德(Orvaschel,Weissman & Kidd,1980)曾指出,憂鬱的母親比一般母親對子女更具敵意及拒絕態度,更少刺激,因而會擾亂子女的健康發展。另有文獻指出,父母有憂鬱症、恐懼症或酗酒行為,其子女患焦慮症的比例會增高,同時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功能及認知能力。在探討輕度精神疾病父母對子女影響的研究中,發現父母一方患有精神官能症時,其子女有適應不良或精神障礙問題的比例可達到30%~40%(Rutter,1966)。
家長的心理健康對子女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那麼,一名合格的家長應該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呢?
從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家長的心理素質應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穩定和健康的情緒。家長的情緒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也會影響到教育子女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家長心情舒暢、情緒愉快,可以給家庭創造一個祥和、歡樂的心理氛圍。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感到親切、愉快,樂於完成家長交給的任務,各種學習活動也會更加積極和專注。相反,如果家長情緒波動較大,甚至將自己在工作中不順心的事和不滿的情緒帶回到家中,把孩子當作發泄對象,就會使孩子經常處於一種緊張、恐懼和戒備狀態中。作為家長,一定要善於用理智來駕馭自己的情感,避免大起大落、喜怒無常。
第二,堅強的意志。一個好家長做任何有益的事情,都應該有決心、有毅力,勇於戰勝困難,這樣才能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使孩子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沒有辛勤的付出,就沒有成功後的喜悅。同樣,這種堅強的意志,也應該表現在對子女的教育上。教育子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學前兒童正處在人生的啟蒙階段,模仿性強、辨別力弱,可塑性強、自制力弱,作為學前兒童的家長,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第三,不斷地完善性格。家長應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性格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徵,但並非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只要自己意識到了,並且堅持長期努力,也能改造不良的性格,形成自信、堅忍、果斷、有成就動機的現代人性格特徵,提高和發展教育孩子的能力,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為父母的自信心、堅韌不拔的精神、成就感可以為孩子提供樣板。
(四)家長失誤的、不恰當的語言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長那些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的語言主要是指:
一是說專橫話。許多家長常常忘記自己曾經的童年,忘了自己在那個年齡也曾做過不少錯事。他們主觀地認為,孩子應該什麼都懂。所以當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不是從教育規律和兒童心理特點出發,耐心地教育孩子,而是只知嚴厲斥責,甚至懲罰。家長專橫斥責,自己氣得半死,而孩子卻還不一定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長此以往,孩子會逐漸形成膽小、畏懼、壓抑、內向、反抗、倔強等性格。
二是說模糊話。家長有時真的是「高估」了兒童的理解能力,說話時是非不清,讓孩子弄不清父母是在數落自己還是在夸自己。比如,帶著孩子出去可能會遇見熟人、親友,家長常會以逗孩子的口吻誇讚幾句:「這孩子多聰明,就是有點瘦,你們多給他營養嘛。」而家長往往這樣說:「我們這孩子挑食,這不吃那不吃,真拿他沒辦法。」然後愛撫地摸摸孩子的頭。這句話本身給你的感覺是模稜兩可,其中不乏對孩子挑食現象存在著肯定、讚許和暗示的意思,起的是反向強化作用。孩子並不懂,誤以為家長在表揚自己,於是繼續挑食、偏食。
三是說糊塗話。比如,有的家長在與別人說話時,指著自己的孩子介紹說:「這是我家的小皇帝。」家長在說這種話的時候,可能自己也不明白究竟想表達什麼,這樣的話說多了,天長日久,會使孩子逐漸形成任性、粗野、不講道理、懶惰、好吃講穿等不良習性。
四是說反話。比如,當孩子做了錯事,有的家長不是正面地指出孩子做錯了什麼,而是對著孩子大叫「看看你,多能幹呀」「瞧瞧你做的好事」等。兒童年幼,經驗極少,聽不懂父母說的反話,因此必須正面講道理。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在學前兒童成長中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全面的。雖然我們不能說家庭和家長對學前兒童的成長起決定作用,但是其重要性是不可否認的。所以,要保證家庭教育對學前兒童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要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就必須從家長應當提高哪些教育素質這個層面來分析相關的問題。這是我們下一節要討論的問題。
相關資料
影響孩子前程的五類父母
保護型
這類父母對孩子十分不放心,事先考慮得周周全全,總擔心自己微小的疏忽會對孩子造成損傷。
雖然這類父母一切都為孩子著想,但孩子卻不見得領情,因為他們會感到壓抑、受拘束、沒有自由呼吸的空間。
如果您是這類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請注意將您看管孩子的尺度再放寬一些,讓孩子有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也許他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但是切記,這是順利的起點,如果不讓他自己動手,就永遠沒有自立的一天。
嬌縱型
這類父母對孩子十分溺愛放縱,不論孩子怎麼做,都認為是對的,而且從不嚴厲批評。
這類父母大多是年齡很大以後才生育,也可能是生育過程異常艱苦,盼望孩子出世的時間比較長,因此當真正擁有時,就毫不吝嗇自己的感情,對孩子百般放縱。
這類父母培養的孩子看似幸福,實則相反,他們缺乏容忍力和自制力,經常得寸進尺、貪得無厭,而且不愛自己動手,長大以後他會變得好吃懶做,生活自理能力差。
這種父母應該注意嚴厲管教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棄惡揚善。這個轉變過程要把握好度,循序漸進地改變。
支配型
這類父母奉行「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準則,認為孩子必須遵守家長制訂的規矩,不能有絲毫的反抗。
這種高壓教育方法使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懷,從心底里厭惡。他們特別希望能與父母進行溝通。父母應該適當考慮孩子的要求,並放手讓他自己去做,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並且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
放任型
這類父母由於工作比較忙,而且內心也希望給孩子一個自己生活的空間,因此對孩子自己的事情一般讓孩子獨立做主,從不過分干涉。
但是由於接觸時間少,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想法、情緒等,容易讓孩子感到父母對自己疏於照料,自己不受重視。
父母在寬容孩子的同時,是否也應給予他適當的指導及約束?因為孩子畢竟很小,沒有分辨善惡、美醜的能力,需要父母做積極、正確的指引。
理想型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是集中以上幾種類型優點的好父母,這種類型的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認可他的情緒與行為,並能經常性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填平兩代人之間的代溝。
這樣的親子關係會十分協調,孩子也能獨立自主地生活,而且與小朋友交往時,往往表現出有主見、有組織能力等優點。
資料來源:影響孩子前程的五類父母.搜狐教育,2006-07-10,編輯劉昭華
快樂的孩子更易成功
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勤奮並非成功的秘訣,快樂才是成功之道。心理學家說,保持快樂心境的人更樂於嘗試新事物和挑戰自我,更容易事業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且保持健康的體魄。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步入成功之道,那麼就要從小培養孩子活潑快樂的性格。快樂需要父母的培養和精神上的支持。
不壓抑孩子的快樂
快樂是一種基本的情緒,人本性中就有快樂的成分。孩子在出生後的30天左右,就出現了社會性微笑。對於孩子的想法、興趣、愛好,做家長的不要過分限制,從而壓抑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學齡前,應儘量給孩子一個自由自在活動的空間。
對孩子不要感情冷淡
從小無感情體驗和感情依戀的孩子,長大後不會對他人施以愛和同情,他們會形成冷漠無情的性格,很少體驗快樂,難以與人相處,當然也就不會有樂觀精神。因此,父母無論工作有多忙,都要儘量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教育孩子笑對失敗
現在的孩子多是在「溫室」中長大的,經歷的風雨不多,一旦遭受挫折和失敗,往往容易痛苦不堪。
家長要鼓勵孩子接觸各類事物,接觸的事物多,見多識廣,心胸自然就開闊,悲觀的思想就不容易產生了。父母要激勵孩子,告訴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天下沒有哪個人未經歷過失敗,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從失敗中走過來的。
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快樂
快樂的重要來源是有創造的成果和完成了有意義的活動。快樂隨取得某種成績而產生。例如,孩子蹣跚著從遠處獨立行走到母親面前,他體驗的是真正的快樂,因為他做完了一件事情,他取得了成就。在成功中,孩子在得到快樂的同時也體驗到了力量和信心,有助於自我的肯定。
對孩子的批評要恰當
父母批評孩子的方式正確與否,會影響孩子日後性格是樂觀還是悲觀。父母對孩子的批評應該恰如其分,不應把幾次錯誤誇大成永久性的過失。父母應該具體指出孩子的錯誤及犯錯誤的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錯誤是可以改變的,並知道從何處著手改變。
資料來源:章睿齊.快樂的孩子更易成功.家庭與家教,2006(4)
孩子出現這四種高危性格父母應儘早干預
3~6歲,通常被人稱為「潮濕的水泥期」,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階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的時候就初見端倪了。年輕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只不過這些特質不會只是因為父母的「希望」就會出現,更多的情況下,是需要家長關注和培養的。出現以下幾個信號,就該引起父母的注意了。
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家的時候,孩子的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來了生人,就好像變了個人。最尷尬的情形莫過於孩子死活不肯與長輩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他(她)更是立即成為蜷縮的刺蝟了。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境和事物感到緊張、恐懼,他們的「安全區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於缺乏公眾表現的機會,因此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快節奏、競爭激烈的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等。這些都是父母需要關注的。
改進辦法: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並不是那麼「與眾不同」。雖然他願意到外面玩,卻很不希望別人注視他,被放在「聚光燈」下的感覺只會讓他更不自在。人要知道在某些情況下,如何爭取並把握住自己的權利;他還需要了解公眾表現的具體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不能只是泛泛而談,而是需要詳細到能夠指導他應對每一個尷尬的困境。
壞脾氣
一位媽媽這樣描述她的煩惱:「我3歲多的孩子常常發脾氣。當他不願意做某件事情時,就會賴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願意帶他出去,因為他常常發脾氣,哄勸、呵斥、打罵、教訓等各種各樣的方法我都嘗試過,儘管當時花費力氣能把他『安撫』或者『鎮壓』下去,可是這種事情一次次發生,弄得我筋疲力盡。」
改進辦法:其實人人都會生氣、傷心、沮喪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緒管理強的人,會用健康的方式表達出情緒。尖叫、在地上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壞的情緒表達方式,都是不健康的。總的說來,你需要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生氣可以,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泄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
「我不行」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看,3~6歲是保護兒童自信心的關鍵期,自信心在這段時間建立得怎麼樣,對小學階段甚至成年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苦惱的父母雖然經常用盡各種表揚、鼓勵的方式,但孩子還是「挫折過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掛在嘴邊。
改進辦法:自信心是從經歷中獲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家長應多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不要說「你今天表現很好」,而是說「因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課不亂跑,所以我要表揚你」。讓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更重視孩子努力的過程,能使他們有信心地面對困難。在情商訓練營中,「失敗的樣子」「給努力一個A+」都能傳遞給孩子關於自信的重要觀念和實用技巧。
不合群
通常,孩子不合群有以下原因:最常見的是,這個孩子的行為常常觸怒他人。跟大人一樣,兒童也不喜歡霸道、自我中心或者破壞性的行為,他們不喜歡跟不遵守遊戲規則的人玩。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通常也會有人際交往的問題,因為他們理解遊戲規則有困難,也在遊戲中稍有不如意就發脾氣。此外,害羞的孩子也會存在不合群的問題,很容易被別人嘲笑。
資料來源:孩子出現這四種高危性格父母應儘早干預.http://baby.qq.com,2009-12-23,責編donna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