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第二節 組成家庭

第二節 組成家庭

2024-08-15 17:52:36 作者: 王乃正 王冬蘭等

  一、結婚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

  本書首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結婚是人生中的大事,要做好一系列準備,包括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物質準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新房、新衣、家具和電器等。因為要組建一個新的家庭,生活上的一切東西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只準備好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做好一系列心理準備。

  (一)結婚的物質準備

  1.物質準備的必要性

  做好結婚的物質準備強調注重婚姻的感情基礎,但這並不意味著忽略為結婚做一些必要的物質上的準備。事實上,由於從戀愛進入了婚姻,戀人也就從浪漫的雲端進入了實際的現實。婚姻的實在性、現實性和具體性,註定了它不能脫俗,而是充滿了人間煙火。[7]結婚時由於較少或基本沒有考慮物質能力的承受程度,是造成日後諸多煩惱的根由。所謂「知足者常樂」,至少還有一定的滿足條件,如果連基本的條件都沒有,恐怕也會成為日後矛盾的一個因素。比如,孩子要上好一點的幼兒園、學校,得先交若干贊助費等。為錢,多少家庭鬧得天翻地覆,多少夫妻反目而去。這都或多或少地說明了物質條件對於婚姻生活的必要性。就此角度而言,結婚前適當考慮物質方面的準備問題,也是男女青年相互負責任的表現。

  結婚需要物質準備,但並不是強調婚姻是唯物質的。男女青年結婚需要一定物質準備,但它的前提是:要充分考慮雙方的經濟承受能力,不切合現實的、雙方家庭都無法承受的物質要求是應當反對的。關於結婚的物質準備,許多過來人的經驗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富裕的條件固然可減少婚後因經濟問題產生的摩擦和矛盾,但要求家家都能為子女準備充分的物質條件,或者人人都能在30歲之前就有能力為組建小家庭做好所有的物質準備,恐怕不太現實。既然如此,那麼退一步想:暫時買不起房子可以租房子住,買不起小汽車可以坐公交車,布衣蔬食也不賴,只要夫妻雙方有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決心和力爭上遊、勤勞致富的幹勁,婚後的日子照樣可以過得紅紅火火。關鍵是得有創造婚姻生活物質條件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有不斷進取創造的心理準備,這些才是婚姻生活最堅實的基礎。

  愛情需要基本的物質條件作為保障。在婚姻生活中,除了要有深厚的感情基礎以外,還得有油鹽醬醋和鍋碗瓢盆。因此,青年男女打算結婚時,要做好必要的物質準備。結婚的物質準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做好舉辦婚禮、構築「新巢」的經濟積累;二是做好保障和改善家庭生活的能力準備。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觀念的更新,儘管婚禮儀式豐富多彩、不拘一格,但結婚畢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不論採取何種儀式,一定的經濟支出還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建立一個新家,基本的生活用品也必須購置。這一切,或多或少都要花費金錢。因此,準備結婚前就應該做好一定的經濟積累。新家建立起來後,就是為社會構築了一個基本單元,不但要使夫妻雙方的生活有所保障,而且還要為生養和撫育子女承擔責任。

  相關資料

  「裸婚」[8]

  以杭州為例,據《2010年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顯示,杭州以25840元/平方米的新房均價打敗了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躍居房價排行榜首位。而高額的房價直接增加了杭州男性的結婚成本:10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258萬左右,裝修20萬,辦喜酒10萬,其他必要開支20萬。網友算了一筆帳:這意味著年收入10萬元左右的在杭男性必須不吃不喝工作30年,才有可能娶到中等條件的老婆。

  「裸婚」是指不買房、不買車、不辦婚禮甚至沒有婚戒而直接領證的一種簡樸的結婚方式,是2008年興起的網絡新詞彙。和以往中國傳統家庭理念不同,現代人越來越強調婚姻的「自由」和「獨立」,婚禮在年輕一代的婚姻中,被重視的程度日益下降。

  這一方面體現了現代社會對婚姻理解的轉變,婚姻不僅是一個家族的選擇,同時也是個人對於愛情和生活方式的選擇;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現代社會物質觀念的轉變。在20世紀80年代,即有結婚三大件之說,而「有房有車」也成為21世紀初年輕人擇偶的標準。在這樣的背景下,「裸婚」的出現有其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2.結婚物質準備的基本原則

  (1)發揚自立精神[9]。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濃厚,結婚物質準備依賴父母者很普遍。這種傳統雖然加強了直系血親間的紐帶關係,但同時也不利於青年自立精神的養成。立足於自己準備結婚用品,發揚自立精神,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培養青年的獨立生活能力,有利於減輕父母負擔,能促進共同奮鬥的戀人雙方加深了解、增進感情,激發青年的勞動積極性和進取精神。

  (2)講求必要性[10]。我們雖然不提倡現代青年夫婦過苦行僧式的生活,但也反對為追求虛榮和享受而大量購置不必要或暫時不必要的時髦、高檔的家用設備。準備結婚的青年,在家庭經濟生活方面,應樹立合理的「價值工程」觀念,不僅要考慮自己經濟開支的有效性、時效性,而且還要考慮經濟開支與家庭住房環境、倫理環境的協調。

  (3)量力而行。這裡的「力」,主要是指準備結婚的男女青年的經濟收入之總和。以此為出發點,有什麼條件辦什麼事。實行計劃經濟,分清輕重緩急,逐步建設小家庭。有些青年違背這一原則,沒有金剛鑽,也攬瓷器活,操辦婚事一味地講體面、講排場,不惜借貸甚至採用非法手段撈取不正當收入,用來購置結婚用品,結果導致婚後負債纍纍、苦不堪言。由此看來,量力而行進行物質準備,是保證婚後幸福的重要條件之一。

  《2011年「情人節」婚戀調查報告》顯示,在對1430位適婚單身男性的調查中,迫於昂貴的婚戀成本,近七成的男性不反對「不買房、不買車、不辦婚宴、不買婚戒,直接領證」的新興結婚方式,僅有33.9%的男性表示不接受「裸婚」。[11]

  總之,戀人們在物質準備上應該簡便從事,在思想感情方面則須嚴格把關。在物質準備方面不求太高,只求當前力所能及的水平,結婚以後再相互合作,共同努力,興家立業。

  (二)結婚的心理準備

  1.結婚的心理準備的必要性

  所謂結婚的心理準備,就是檢查一下自己和對方是否都具備締結婚姻所要求的成熟心理。[12]做好婚前心理準備,對每一對即將結婚的戀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證以後婚姻美滿幸福的先決條件。

  結婚意味著進入了屬於兩個人的家庭生活。此時,心理上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對過好婚姻生活將非常重要。

  結婚,使情侶、戀人變成了夫妻,各自的心態也會相應發生變化。在戀愛中,彼此總是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對方,彼此間也會有意無意地美化對方,即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有時,即使看到了對方的缺點,看到了對方身上自己很不喜歡的習慣,也往往視而不見,或者理想地認為:等結婚後再慢慢地改造他(她)吧。因為戀愛中的人常常是最寬容的,心理上的包容度極大。可一旦進入了現實的婚姻,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雙方都有一種「大功告成」的感覺,難免露出自己的「本色」:丈夫每每不洗腳就上床,襯衣也不再天天換、天天洗;妻子說話不再嬌聲嬌氣,不喜歡丈夫出去和朋友聚會等。人的習慣、秉性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戀人們準備結婚時,對此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同時,雙方都要樹立對婚姻的信念。婚前戀人應對結婚有充分的信心,堅信婚姻是愛情的果實,既有婚後享受美妙、溫馨、甜蜜的渴望,也有接受對方、適應對方和融化對方的信念;不僅要有乘風破浪、合力向前的雄心,還要有波峰浪谷、顛簸不潰、戰勝婚變中凶風惡浪的信心。這信心來自婚前對戀人的認識和判斷,來自創造美好生活的理想,更來自對婚後諸多問題的思索和精神準備。

  2.結婚的心理準備的主要內容

  (1)自我意識的成熟。所謂自我意識,就是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對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有哪些長處、哪些弱點,應有較切合實際的評價;清楚自己的要求、需要、價值觀,因而相信自己的婚姻選擇,並且在婚後生活中能主動承擔責任,克服困難,創造和諧、美滿的家庭生活。[13]

  (2)認識的成熟。一個認識成熟的人,既能保持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又能對現實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婚姻家庭問題上,他們能夠正視一些實際問題——婚姻的責任、義務,婚後繁雜的人際關係,瑣碎的家務,婚後自己所擔任的角色。

  (3)感情的成熟。所謂感情成熟,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愛對方及愛什麼,懂得珍惜對方的感情,並且珍重自己的感情。感情成熟具有理智的特點和情有獨鐘的特點,它是指對自己的結婚對象有一個理智的評價,並且這種感情只寄托在某一個特定的人身上。

  (4)情緒的成熟。情緒成熟就是指情緒比較穩定和受理智支配。若能使自己保持較穩定的情緒,就已具備了結婚的情緒條件。如果一個人在自我意識方面,認識、感情、情緒方面都成熟了,那麼他就具備了結婚的心理準備。[14]

  同時,還要準備面對「負光環效應」。婚前的光環效應使你對對方的缺點、短處看得很少,甚至過分放大對方的優點;婚後隨著光環效應的失去,隨之會有「負光環效應」出現。婚前可能朝朝暮暮、卿卿我我,但婚後未必朝夕相守、事事你情我願,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以往眼中的白馬王子,可能缺點和短處百出,甚至變得一無是處;尤其是當婚後性生活、感情生活並不如意時,會更關注對方的缺點或不良生活習慣,甚至過分放大,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結果是對婚姻產生離散力或破壞力。所以,婚前要理智地認識對方,並充分估計到婚後和朝夕相處中,肯定會發現對方身上不少缺點和短處,要堅信自己的判斷和抉擇,既接納對方的優點和長處,也要包容對方的缺點和不足。相信對方的長處是主流,以自己之長去努力彌補對方之不足。

  婚後不要把婚姻過分理想化,既要充分享受熱戀那動人心魄的體驗、新婚燕爾那令人沉醉的生活,也要想到婚後日常生活的瑣碎、平淡和繁雜,設想婚後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對生活中的困難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婚後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要設想得多一點、重一點。例如,婚後夫妻感情不好怎麼辦?婚後雙方意見不一致怎麼辦?婚後對家庭生活不適應怎麼辦?婚後婆媳不和怎麼辦?這都是婚前就必須學習的知識和技巧。對各方面困難都有心理準備,真正碰到時就能坦然面對,不至於驚慌失措、束手無策。

  準備角色轉變和承擔責任。婚姻和戀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婚姻已不是單純的兩性相戀,而是一種角色轉變的社會行為,意味著責任和義務。婚姻使單身男女角色轉化為丈夫和妻子角色,組成了家庭。這不僅意味著雙方對家庭、對對方有責任和義務,還對社會有責任和義務,以及對雙方父母和未來子女有責任和義務。倘若對婚後生活抱著一種享樂主義的態度,逃避應該承擔的責任,甚至把責任視為有礙自己為所欲為的障礙,顯然不可能有婚後生活的和諧與幸福。美滿婚姻的實現,要求雙方既要對婚後家庭生活有美好的憧憬,又要對婚後家庭生活有切合實際的認識。

  3.結婚的心理準備的基本原則

  (1)適應角色的轉換。婚前,男孩兒是家裡的寶貝兒,橫草不拿、豎草不動,是完全的「甩手公子」;女孩兒在家則是嬌滴滴的公主。婚後男女是平等的,在小家庭里,對方都不會再像父母那樣細心地照料日常生活,事無巨細,樣樣辦到。結了婚,就得對對方及對方的家庭負起責任來。所以,結婚前,男女雙方都得認真考慮,自己是否已經做好了這種角色轉換的準備。

  (2)包容和接受。戀愛中的男女往往都是「弱智」的,即看不到對方的問題,這是很危險的。一旦將結婚提到了議事日程,就必須得冷靜地想一想:對方的優點是什麼,是真實的還是假裝的?對方的缺點是什麼?他(她)能不能改?自己能不能容忍?原則是小節問題可以容忍,或者下決心幫助對方改正;原則性問題堅決不能容忍,接受不了就不能結婚。

  (3)責任。結婚就意味著負責,意味著責任,包括對對方的責任,對小家庭的責任,對對方大家庭的責任,還有對未來孩子的責任,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負責。結婚前要好好地問問自己:自己是否能夠承擔起這樣的責任?是否願意承擔這些責任?高度的責任感是建立幸福和睦家庭的內部動力,有高度的責任感,才會珍重、維持家庭的團結,創造和美的家庭生活氣氛,才會更好地尊重、愛護自己的伴侶,並教育和培養好後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