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的特點

2024-08-15 17:51:50 作者: 王乃正 王冬蘭等

  因為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個大的學科的一個年齡分支,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家庭教育的基礎階段,因此學前兒童家庭教育同樣具有一般家庭教育的所有特點。除此之外,由於學前兒童的獨特性,使得學前兒童家庭教育還有其自身的特點。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礎性

  基礎是指事物發展的根本和起點。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基礎性具有「先入為主」的特點。此基礎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大方面。

  一是母親在懷孕時做好孕期保健,使胎兒各方面發育正常,奠定了兒童出生後身心繼續健康發展的良好生理基礎。二是新生兒一降生,家庭環境和家長對嬰兒的照顧、影響、教育等,為兒童的全面、和諧、健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這種基礎性,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既有優勢,也存在一定的劣勢。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其優勢表現為,如果學前兒童接受了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早期兒童家庭教育,為其一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那麼就可能有利於其一生良好的發展。比如,家長從懷孕起,非常重視各種因素對胎兒的影響,使兒童出生時就身心健康,為他(她)出生後的發展打了一個好的根基;出生後,家長不僅為兒童創造了適合他們身體發育的良好條件,而且特別關心兒童心理的發展,從各個方面為兒童樹立良好的榜樣,實施正確的、科學的早期智力開發,重視兒童社會性的發展和教育等,理論上,這就是為兒童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其劣勢則表現為,一旦家長實施的早期家庭教育不科學、不合理,甚至對兒童進行了不良的教育,比如,家長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不科學、生活習慣不健康、養育孩子的方式不適合等,都可能使孩子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使孩子從小就體弱多病;再如,家長不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則嚴重影響兒童心理各方面的發展,設想一下,如果家長告訴孩子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等不正確的人生觀,那麼孩子就很可能自私,只為自己著想。且這樣的「基礎」帶有很大的頑固性,會給兒童接受正規的機構教育帶來一定的難度,甚至可能給兒童的發展帶來一些困惑,使兒童辨別不清好壞和美醜,甚至可能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

  (二)啟蒙性

  啟蒙有兩層意思:一是使初學者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二是普及新知識,使人們擺脫愚昧和迷信。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啟蒙性特點包括上述兩層意思,即指家長對學前兒童這個「初學者」的特殊的教育,在他們出生後,使他們獲得各個方面基本的、入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在日常生活過程中,家長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知識更新的普及,使學前兒童的知識面不斷地擴大,對知識的理解越來越深入,變得不再「愚昧」。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啟蒙性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家長從孩子出生起,就在日常生活中將各種各樣人類生存、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識,用學前兒童能夠理解的方式傳授給他們,同時還須將學前兒童天性中的好奇心漸漸地激發出來,鼓勵學前兒童去探索;二是家長須有意識地糾正學前兒童自己在探索過程中一些不正確的、不準確的知識和技能,同時繼續鼓勵和激發他們探索的願望、勇氣、能力。

  這種啟蒙性特點最大的優勢在於,在家長的啟蒙教育下,學前兒童會萌發強烈的好奇心和對事物的興趣,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特長和愛好等。但其劣勢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現為:家長的一些做法可能會走極端,比如,可能會強迫學前兒童學習家長自認為重要的東西,剝奪學前兒童自由活動和遊戲的時間及機會;可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強迫兒童跟著一起學習;也可能根據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學前兒童進行不良的啟蒙教育。

  因此,我們呼籲家長應當掌握一定的科學教育兒童的知識和技能,尊重兒童、理解兒童,了解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使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啟蒙性更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使學前兒童能夠健康地、全面地發展。

  (三)潛移默化性和自然性

  這種特點說的是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潛移默化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進行的。這一特點並不意味著學前兒童家庭教育不能有專門的教育場所、教育時間、教育內容等,也不是不能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育,而是說在現實中,學前兒童的發展主要是在日常活動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無意識實現的。

  潛移默化性特點應該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家長會對兒童產生無意識的影響,比如,通常情況下,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總是與家庭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家長自己有時甚至都不會意識到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對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產生了影響;另一方面,家長有時候有意識地將教育內容有機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使兒童無意識地從中獲益,得到培養和教育。

  一般情況下,從兒童一出生起,家長在帶養兒童的過程中,其生活態度、生活方式、價值觀及人生觀都有意或者無意地表現在了對待兒童的態度和方式上,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滲透到兒童身上。因此,大到家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小到家長的日常生活習慣、行為舉止和言語,都會潛移默化地被兒童接受,無形中也成為他們自身的一部分。

  無論是自然的還是有目的的,家長對學前兒童的教育,總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家庭生活的物質環境、精神環境,通過家長自己的言行舉止、行為方式等,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有時,家長可能不用說出對孩子的具體教育要求,如家庭成員之間的互敬互愛、互相尊重等,孩子就能觀察模仿到,這樣無形之中學前兒童就知道,人與人之間就應該是這樣的。又如,良好習慣的養成,家長自己做到了、做好了,孩子也會學著像家長那樣去做。再如,學前兒童自信心的培養、責任心的培養等都是如此。

  因此,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這種潛移默化性特點既有優勢,也有劣勢為。例如,家庭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習慣和生活方式、家長的優良品質和言行等都能夠使兒童在潛移默化化掌握,成為兒童自身行為和個性品格的一部分;但如果家庭生活本身沒有良好的道德規範,家長自身存在著不良的品行,也會使學前兒童在無意中學到,這就是它的劣勢。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自然性特點,是指家庭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是家長應當重視的教育資源,家長應當特別地注意,儘量減少或剔除家庭環境中可能對兒童產生不良影響的因素。一般情況下,一方面,家長對學前兒童的教育總是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其對兒童的教育和影響往往是自然而然的;另一方面,家長對學前兒童的教育和影響大多是隨時隨地進行的,家長可能並未刻意地設計什麼教育情境,而是遇到什麼情況、什麼問題時就自然地實施教育。

  教育的自然性的優勢表現在,它與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無意性特點是相吻合的,它使兒童能夠自然地接受到來自日常生活各方面的良好影響;但它也存在著較明顯的劣勢,即如果家長不能科學、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生活與兒童成長之間的關係,或者說家長自己將日常生活搞得一團糟,學前兒童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自然會受到不良的影響。另外,沒有規劃、沒有教育目的,還反映了家長對學前兒童教育和發展的不重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