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瀛寰回眸:在歷史與現實中> 黑白之間——看《赫魯雪夫畫傳》偶感

黑白之間——看《赫魯雪夫畫傳》偶感

2024-08-15 18:30:17 作者: 張廣智

  讀完《赫魯雪夫畫傳》,掩卷而思,在紛繁的思緒中,驀然迸出兩個字:黑白,並由此生發出幾多聯想,幾多思考。

  黑白是一種歷史。大千世界,精彩紛呈,唯黑白最分明;古往今來,生生不息,唯黑白最明淨。「分明」也好,「明淨」也罷,我這裡分明說的是照片,即《畫傳》中所精選的三百多幅黑白照片,它以具象驗證歷史,話語融匯在這些黑白相間的照片中,讓我們看到了《畫傳》傳主赫魯雪夫的叱吒風雲與跌宕起伏:從出身卑微的莊稼漢到炙手可熱的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從史達林的狂熱擁護者到蘇共二十大上成為揭露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勇士,從名聲顯赫的世界級政治家到賦閒在家的退休金領取者,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新統帥到現代修正主義的頭子……這一幅幅黑白相間的老照片,猶如一個個不時閃回的鏡頭,頓時拉近了現實與歷史的距離,讓讀者在這種讀圖過程中,去認識傳主,去領悟歷史,在這潛移默化中懂得這樣的哲理:變革中的回歸,發展中的艱難,前進中的曲折。

  赫魯雪夫與甘迺迪

  黑白也是一種眼光。真偽莫辨,黑白混淆,這或許是世道之難與人間之惑的緣由吧。對《畫傳》主人公赫魯雪夫,究竟作何評價,也真令歷史學家有過太多的嘆息,太多的迷茫。且看這位集黑白於一身的蘇聯領導人,其中半是黑,半是白;半是舊世界的反叛者,半是新世界的「領跑者」;半是希望,半是彷徨;半是對前途的憧憬,半是受命運的安排;半是榮耀,半是屈辱;半是黑白相間,半是真偽莫辨;半是……好了,對於這個蘇聯現代史上的匆匆過客,還是看著名的蘇聯畫家、雕塑家涅伊茲韋斯內為其設計墓碑的獨到眼光:黑白相間的大理石墓碑,中間鑲嵌著赫魯雪夫的銅質頭像,他眼光深邃,凝視著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這真是獨具匠心,又頗見眼力,於黑白之間見真諦。蓋棺定論?難矣。「赫魯雪夫死了」,任由他人評說,歷史自有公論。當然,這需要時間,更需要眼光,一種評判歷史人物(或事件)時那獨到的歷史學家的眼光。在《畫傳》圖文並讀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本書著者的眼力。倘從專家的眼光看來,本書也是稱職的,雖則還不夠精到老練。

  黑白更是一種顏色。在色彩組合中,我以為黑白相間是最具視覺震撼力的,正如《畫傳》著者邢艷琦所言,三百多幅黑白照片,其歷史真實感和現場感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是的,充分發掘老照片的歷史內涵,更可貼近歷史真實,變枯燥無味為直觀形象,變文字說教為鮮活玲瓏,老照片的作用難道是任何文字描寫可以輕易取代得了的嗎?

  我由此想到了美國後現代主義歷史學家海登·懷特在1988年首創的一個新名詞「影視史學」(Historiophoty),意思是指通過視覺影像和影片的話語傳達歷史以及我們對歷史的認識。懷特氏一語驚人,他的這個說法起先在歐美,繼而在非西方學界,再則又在漢語學界,激起了廣泛的回應。在我看來,「影視史學」不僅僅是電影、電視等新媒體與歷史相交匯的產物,它還應當包括其他的影像視覺的媒體與圖像,諸如《畫傳》中的歷史照片.還有雕塑、建築、圖像等,只要它們能呈現或傳達某種歷史理念,都是「影視史學」所要研究的對象。去年來新夏先生曾撰文《呼籲建立「照片學」,以「擴大史源,推動文史研究》(見2003年4月18日《文匯讀書周報》)。來先生此議甚好。不過,所謂「照片學」,似可歸入懷特氏所說的「影視史學」,「照片學」也許正是前者的題中應有之義,不知來先生以為如何?只要我們細細揣摩《畫傳》中的這些老照片,以及這些歷史照片所呈現出來的視覺衝擊,便可發現深藏在影像視覺背後的歷史穿透力。可否這樣說,人類從文字語言文化進入圖像語言文化(即當今所謂的「讀圖時代」),其意義也許並不亞於從遠古時代的結繩記事到文字的發明。

  行文至此,我還要說的一點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近期籌劃出版的《西方名人畫傳》系列,除《赫魯雪夫畫傳》外,還有《俾斯麥畫傳》等。這至少可以消除某種錯覺,嚴肅的歷史文化也可以通過生動的畫傳(照片)來展現,赫魯雪夫這樣的「大人物」也可以「大題小做」,而不必訴諸「宏大敘事」,甚至可以用輕鬆的形式(如用照片)來展示,為大眾社會所接受,並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不是嗎?對此,不知讀者諸君又以為如何?

  作者附記:今次為編輯拙書,重拾這篇小文,復讀之際,看到了顧土在《同舟共進》2013年第10期的文章,談到了「誤讀別人也是在曲解自己」,文中有一段是專門寫赫魯雪夫如何被我們「誤讀」。這裡特摘錄一段,藉以為拙文「黑白之間」這一題旨作注,在此亦向原作者顧土先生致以謝忱。

  真實的赫魯雪夫與我們描述的那個惡人也大不相同,但對他的污名化,時至今日仍影響至深。據統計,赫魯雪夫當政時對華援建的項目遠超過史達林時代,還歸還了旅順口海軍基地,將中蘇合營公司的蘇聯股份轉讓給中國,廢除了有損中國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秘密補充協定》。改革開放後,一直在平反昭雪、恢復名譽,但對已故的赫魯雪夫卻依然欠缺一個公正、客觀的交代。

  本文原載2004年12月24日《文匯讀書周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