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學生生涯發展規劃的評價
2024-08-14 21:26:54
作者: 赫崇飛
很多人以為職業生涯成功就是獲得地位和財富的滿足,於是為了達到這個標準而拼命努力。一旦沒有能夠在期望的時間內達到這一目標,便灰心地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失敗了。其實,這種成功觀是不正確的。
很多時候,在有限的生命里,我們無法達到所有的目標,但這並不意味著職業生涯的失敗。怎樣的職業生涯才算是成功的?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職業需求不同,職業生涯目標各異,對成功的定義也會有所差別。對不同的人來說,成功標準也就不一樣。對有的人來說,成功意味著一定數量的金錢;對有的人來說,成功意味著較高的地位聲望;有的人可能認為成功就是35歲前擁有豪宅名車、可意的伴侶和聰明健康的孩子;有的人或許將成功定義為抽象的概念,如和諧工作環境帶來的愉悅感、完成具體的成果帶來的成就感、幫助別人帶來的滿足感,等等,不一而足。
職業規劃師總結:職業生涯發展的好壞,早期看鍛鍊機會,鍛鍊機會越多越好;中期看待遇,待遇越優厚越好;晚期看價值感,社會價值感越大越成功。這種說法的確有些道理。那麼,到底從哪些方面,以什麼標準來評價職業生涯發展的狀況呢?
(一)評價原則
1.目標與結果和諧性原則
「和」與「諧」是兩個不同的中文字,它們的含義有很大的相似點。《呂氏春秋》里有一段話可以很好地說明「和」的含義:「正六律,和五聲,達八音,養耳道也。」人的耳朵很奇怪,不願意聽單一的聲音,一定要聽幾種不同的聲音才能感到舒服。《論語》里有句話叫「君子和而不同」,把「和」與不同直接提出來了。「諧」是形聲字,從言,皆聲。本義是和諧,強調配合得勻稱。「諧,和也」(《爾雅》),「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周禮·調人》)。而諧和是指各組成部分協調地相互聯繫在一起。把「和」與「諧」連在一起,即「和諧」,就是指存在差別的各個成分可以相互協調地聯繫在一起。它本身就帶有兩層含義:一是組成一個整體的各個成分之間存在差別,且差別明顯;二是這些存在差別的各個成分之間又可以非常協調地整合在一起。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結果可以理解為目的,目標則是階段性的結果,目標與結果雖然不盡相同,但能夠保持一定的和諧性就可以了。
2.階段性原則
不同階段的大學生有不同的生涯發展任務,評價大學生生涯發展良好與否必須把握階段性原則。各年級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如下:
低年級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自我認識,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了解專業性質、專業能力要求、專業學習的價值和專業前景等,提升學習動力,適應大學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儘快完成角色轉變;了解自己的特長與潛能、優勢與不足,正確認識自我。初步認識生涯發展規劃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學習通用性技能,提高基本素養,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專業準備。
中年級大二、大三的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自我拓展,培養較強的責任感、使命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事業觀;通過職業測評、職業諮詢、了解職業信息等方式,認識職業,並根據自身條件、職業志向和未來職業的發展進行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結合職業生涯規劃,做好職業生涯決策,參加職業培訓、社會實踐、創業鍛鍊等活動,拓展職業知識技能,提升自我素質,培養高度責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
高年級畢業班的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自我發展,樹立開拓務實的職業觀、創業觀和擇業觀;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決策的修正,形成現實而正確的個人職業發展評價,確定合理的職業定位和擇業期望標準;通過畢業實習、個人輔導、職業信息的搜集和選擇;通過就業技巧培訓等多種形式,提高職業成熟度和職業行為的「自主、自尊、自信、自強」意識;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實現人生發展與社會需要的內在統一,敢於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和行業建功立業,完成向社會職業人的角色轉換。
(二)評價維度
1.自我評價
按照心理學的說法,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是自我意識的一種形式,指主體對自己思想、願望、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與評價。兒童把自己當作認識主體從客體中區分出來,開始理解我與物和非我的關係後,通過別人在對自己評價和對別人言行評價的過程中,逐漸學會自我評價。它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產物。其發展的一般規律是:評價他人的行為+評價自己的行為+評價自己的個性品質。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條件。人對自己的思想、動機、行為和個性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習和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也影響著與他人的交往關係。一個人如果能夠正確、如實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就能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個人與社會、集體及他人的關係,有利於自己克服缺點、發揚優點,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是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之一。
大學生自己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評價是所有評價維度中最重要的方面,大學生(含研究生)一般年齡在18~25歲之間,具有相當成熟的自我意識,他們完全具備自我評價的能力與水平。
2.他人評價
這裡所說的他人評價主要包括同學評價、朋友評價、教師評價。同學評價又包括師兄師姐評價、同班同學評價、室友評價等。此處所說的教師既包括班主任、輔導員,也包括任課教師、實習指導教師、畢業論文指導教師。
3.組織評價
組織評價是指由某種正式或非正式機構實施的評價,如班級、院系、學校、學生社團等。組織評價往往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而且有利於當事人看清楚自己在同齡人或同學中的競爭位置,有利於發現優勢與劣勢。
(三)評價方法
1.綜合測評法
綜合測評是眾多高校普遍實施的一種對學生進行德、智、體多方面發展狀況進行評比的方法,一般包括多個指標體系,每個指標體系均以量化的方式呈現,便於排名或統計。而且每個指標的最終得分包括多個評價,來源於自我、班級、教師等。正因為這樣,綜合測評有較高的外部效度。
小貼士
某大學學生學年綜合測評指標體系
學生姓名:班級:
模塊一:思想行為測評
模塊二:體育成績測評
模塊三:成績統計(以教務處列印蓋章的成績單為準)
學習成績:____學分積____;算成百分制____。
體育課成績:____。
附加分:____;加分原因____。
測評結果:____。
綜合測評成績=思想行為測評成績×20%+學習成績(學分積換算為百分制)×70%+體育成績(體育課成績×60%+民主評議成績×40%)×10%+附加分(-)×10%=____。
2.360度反饋評價法
該方法原本是企業對員工績效管理時經常要用到的一種評價方法,又可稱為多元評價法,是對上級主管、同事、下屬、客戶等評價與個人評價的綜合,其結果會反饋給被評價者,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360度反饋評價法也可以用於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評價。個人在進行360度評價時,應儘可能打開窗戶,廣泛地向他人徵求意見,這些人可以是自己的老師、同學、親人、朋友、室友、校友、實習單位領導、社會工作中的同事等等,其中,來自輔導員、班主任和與自己有直接交往的同學的評價信息最為重要。
3.日記或周記分析法
把一個工作日(周)及一個非工作日的活動如實而無遺漏地記錄下來,然後按照活動性質進行分類,如上課、自習、考試、上網、文體活動、逛街、約會、睡覺等,看看用於不同活動項目的時間各是多少,分析時間的分配是否與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相對應。
4.「重要人物」訪談法
請自己的同學、朋友、父母、親戚、同事或其他你認為了解你的重要人物中的兩個人,對你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你可以提出一些問題,看看他們從旁觀者的角度對你有什麼看法。這兩次訪談最好錄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