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選題應遵循的原則

2024-08-16 10:07:24 作者: 張燕 邢利婭

  課題選擇是教育科研的第一步,選題是否適當,關係到研究的成敗與效益,必須予以重視。選題應符合這樣幾個基本要求或原則:必要性原則、創造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和可行性原則。

  (一)必要性原則

  選題應著眼於社會的需要,即研究要注重社會效益,要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貫徹必要性原則要注意研究以重大的現實問題為主。例如,當前我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獨生子女有何特點,教育中存在什麼問題,需要認真研究並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從而為日後成為四化建設的優秀人才奠定基礎,同時對計劃生育國策的貫徹執行起到促進作用。

  貫徹必要性原則,在確立研究選題時,還應既立足現實又密切關注教育發展的新的動態和趨向,而不能只顧當前不顧長遠。研究既要腳踏實地為現實問題服務,又高瞻遠矚。例如,對教改中的新問題給予先行一步的研究,將現實性與前瞻性結合。

  選題還應注意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關係,使兩者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作用得以發揮,既體現理論的指導作用,又注意由應用提供反饋和研究材料。要能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直接的教育成果,利用一般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學前教育科學既是一門理論科學,更是一門實踐性的應用科學,以往對應用研究方面重視不夠,這是應當加以改進的,應以更多力量投入這方面的研究。

  選題時還應考慮國情,這是體現必要性原則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創造性原則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創造性原則是選題的一項基本原則。選題要有創見,要著眼於前人所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要選擇那些有爭議而尚無定論的問題,或是從新的角度,依據新的成果,重新研究老的問題。在選題時要注意防止重複別人已經解決了的問題,防止無效勞動。例如,有人曾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課題是「用新異刺激吸引兒童的注意,能不能提高教學效果?」這不是新問題。兒童被新異刺激所吸引,這是處於無意注意狀態,教育心理學早已指出,在一堂課上,使兒童的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交替能夠提高教學效果。顯然,這是已被研究解決了的問題,一般不再有研究的價值。當然教育實踐工作者運用這一規律改進教育效果的行動研究又當別論。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文獻資料工作不足所致。

  研究應注意在原有理論與實踐的矛盾中,在不同學派不同觀點的矛盾中選題。這要求研究者有敏銳的洞察力,才能發現違悖。例如,「幼兒肌肉力量的研究」課題是在這種情況下提出:研究者發現對幼兒肌肉力量是否需要訓練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或理論。一種認為幼兒肌肉力量自然增長,無須訓練;另一種意見則反之。在幼教實踐中我國與日本的做法各異,因而從這兩方面的矛盾中選題,試圖通過研究予以解決,豐富理論並指導實踐。又如,可以從接受式學習與發現式學習,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的矛盾與違悖中,發現並確立課題。要使研究有創見,就須做到勤閱讀、多思考。

  研究者還應善於發現知識的空白。教育科學特別是學前教育學相對於其他學科比較年輕,無論宏觀或微觀領域均有許多理論空白需要去填補。例如,對學前美育的研究較欠缺,有關遊戲的研究也很不夠,研究者要注意在這些較少有人涉足的地方去開闢一條新路,要站在科學前沿,關心本學科面臨的重大問題,善於發現即將成為「熱門」的「冷門」,或是於「熱門」中發現「冷門」,在已有課題中發現空白點。

  學科的邊緣地帶常常為研究者提供新天地。著名「控制論」作者維納曾經說過,「在科學發展史上,可以得到最大收穫的區域是各種已經建立起來的部門之間被忽視的無人區。」研究者應注意到教育科學與其他相鄰學科的邊緣區域結合部去勘察、開墾新的研究課題,並吸取、借用其他學科的原理、方法、技術來探索教育問題的解決。例如,有人研究「教育應用數學」,即教育與數學之間的課題。

  總之,科研是探索事物的規律,並運用新的規律性的知識,去創造性地改造客觀世界。研究者在選題上一定要著眼於給人類增加新的知識、新的見解,並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

  (三)科學性原則

  選題應遵循科學性原則是指,選題必須以事實為依據。科研就是要研究事實,研究客觀實際存在的現象,它與科幻不同,不能捕風捉影。巴甫洛夫說過,事實是「科學家的空氣」,沒有事實的理論是虛構的。同時,所選的課題不能和已經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原理相違背。

  選題時,對於一些違背傳統觀念與常識的新問題的出現,必須給予足夠的注意。違背傳統或常識並不等於沒有科學依據,因為在它後面往往隱藏著人們還未發現的科學規律。傳統觀念和常識經驗要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化,隨著科學的發展而發展和更新。例如,黑龍江省一些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就是突破了先識字、後讀書,不識字就無法讀書的傳統看法,創造出一種將漢字教學與語音教學結合的新方法。可見,在貫徹科學性原則時,要與人們思想中的習慣定式作鬥爭,要以正確態度對待所謂的「異端」「邪說」。

  (四)可行性原則

  可行性原則是指研究者完成課題的主客觀條件。選題一定要在客觀條件與主觀條件統一的基礎上進行,如果主客觀條件的某些方面不具備,研究就不能進行或有可能半途而廢。

  研究者的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的知識結構、研究能力、技術水平、個人愛好和研究熱情等。人的才能是有差異的,有人長於觀察,有人擅長動手操作進行實驗,有人長於邏輯推理等,每個人在學術造詣方面也各不相同。因此,如果選題能有利於發揮個人所長、避其所短,研究起來必定會事半功倍,獲得較好的科研成果。選題還要結合個人的具體工作實際。例如,教師為了克服教育工作中的某些缺點,或為了改進某種教學方法而進行研究;園所管理者可以研究有關管理的課題,像如何評價教師工作質量,如何進行體制改革等方面的問題。

  選題還要注意從客觀條件出發。需要考慮這樣一些客觀條件:一是能否獲得充分的資料,通常需要在占有資料基礎上選題;二是完成科研的必要的物質條件,有的研究需要一定的實驗設備和技術手段等;三是要有一定的科研經費。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國家只能集中有限資金用於一些緊迫、重大的課題,一些科研課題往往需要自籌經費。再有,有無合適的研究場所,能否得到適宜的被試樣本,以及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必需的科研力量,包括必要的有關部門的協作,也是必須考慮的客觀條件。例如,有關「三浴鍛鍊」的課題,幼兒游泳訓練的設施就是一個突出問題;又如,要研究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問題,能否得到小學的協作配合就很重要。

  當然,為了完成一項科研課題,研究者要通過主觀努力來克服某些條件的不足,儘量創造一些必要的條件。例如,努力學習補充自身知識的不足,努力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等。但是有的條件無法靠主觀努力來解決,這樣的選題就應暫時放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