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測查
2024-08-14 20:29:47
作者: 張燕 邢利婭
測查或測量、測驗是以數量化形式表明研究對象的特徵或水平的研究過程。研究者根據某些規則或標準,把所調查或觀察的對象的屬性予以數值化,作為表明其特徵或水平的量的過程。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例如,對幼兒的身高體重進行測查,了解其生長發育的狀況;對幼兒智力、語言等方面作測查,考察幼兒掌握知識、技能的情況等;也可以通過測查檢驗教育教學的效果,了解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等。
教育和心理測量是一門專門的系統學科,內容遠非此處三言兩語可及,這裡我們僅作為調查的方法手段之一,作一般性介紹。
(一)測查的類型
測查有標準化和非標準化之分。
1.標準化測查或測量
標準化測查或測量是指經過客觀地精心設計的測量或測驗量表,從取樣直到檢驗都經過統計處理,因而無論由什麼人主持測量或評分,都能夠獲得同樣的結果。標準化測量量表通常是可靠的和有效的。例如,《中國比奈智力量表》《中國3~6歲兒童發展量表》均為幼教研究的重要而且有效的工具。測量量表包括有關智力方面的測驗,如《中國比奈智力量表》,可考察兒童智力發展情況,計算其智商,還包括個性測驗、社會性發展測驗等,可分別了解兒童某一方面的實際發展水平。
2.非標準化測查或測量
非標準測查或測量是指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和所要解決的具體任務,自編測驗試題或量表。這是未經標準化的測驗。通常,任何研究都需要對結果加以檢驗,因而就需要選擇、確定測量的項目標準或指標進行量的分析。研究人員要根據研究的目的任務,考慮確定需要測查的內容,在認真分析研究測查對象和對象特徵的基礎上,設計出適宜的觀測指標。
例如,要研究兒童在繪畫過程中創造性的表現這方面的課題,對兒童創造性的測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需要設計好觀測指標。例如,可以從兒童繪畫主題、情節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以及造型、色彩、構圖等方面創造性的表現加以考察,確定測量指標。
(二)測查的方式
根據測查對象的規模、範圍,可以分為個別測查與團體測查。前者是逐一單個地進行測查,後者是對測查對象全體同時測查。
根據操作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將測查分為口試、筆試、操作式等。
採用哪種測查方式,通常要依據測查任務、測查研究的對象以及對象的特徵等具體情況而定。
(三)測查時應注意的問題
1.要根據研究目的任務確定測查的對象和測查範圍
測查對象指測什麼。研究者必須認真考慮,所擬訂的測查內容或題目應能確實反映所要研究的問題,同時還要根據研究目的和問題,確定測查問題與取樣方法。例如,要了解全園兒童生長發育情況,就要在全園做全面調查;如要進行某種教學方法的研究,就要選擇參加實驗的班級,先做摸底測查,實施實驗之後,再進行複測。有的研究課題不可能全面測查,而必須抽樣測查,研究人員就需要預先考慮好怎樣抽樣、樣本大小等。
2.測查的內容和方法必須符合研究任務,符合測查對象的年齡特點、生活與知識經驗範圍
運用測查的方式研究幼兒,一般地,測查內容只能稍高於幼兒現有水平,不可過深過高。例如,對較小年齡的幼兒,測查時間以10~15分鐘為宜,不亦過長。有的量表測查所需時間達到40~50分鐘,顯然是不適宜的。對幼兒進行測查,一定要注意興趣性、多樣性和動靜配合。幼兒年齡越小,越要注意讓他有機會通過對物體的擺弄操作來作出反應。例如,要測查小班孩子對事物異同的感知比較能力,測查幼兒對顏色的感知,可以用彩色筆,讓他們把相同顏色的擺在一處;關於形狀的,可以用積木或彩色拼板等,讓幼兒擺弄。測查幼兒的空間知覺,可以用一個洋娃娃和一些玩具,讓他們按要求把小碗擺在洋娃娃的前面或後面,或者擺放在它的左邊或右邊等。這樣測查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能夠使他們在活動中、在玩中完成測查任務。
又如,在一項「5~6歲幼兒有意注意的穩定性」研究中,測查材料是一張校對紙,上面印有△、○等符號,這些符號隨機排列在紙上,每行15個,共32行。測查時,要求幼兒按照錄音機播放的正確答案,在校對紙上加以校正。如果對中小學生做有意注意穩定性研究,測查材料就需增大難度。研究者設計了6種符號:110、101、001、010、100、011,隨機排列,要求被試予以校正。總之,測查內容和方法一定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經驗水平。
另外,在測查時對城市的幼兒和農村特別是處於邊遠貧困地區的幼兒,要考慮他們生活知識經驗的不同,設計適宜的調查測量的內容。例如,有人研究幼兒看圖講述能力,需要進行測查,找來測查城市幼兒的材料「小貓釣魚」的童話和圖片,將這些用在農村幼兒身上。農村幼兒因其生活經歷和知識經驗的限制,不明白為什麼貓穿起了人的衣服,有的幼兒以為這是兔子,有的說這是娃娃拿著趕鵝棍。這樣所得結果顯然也是不真實的,因為農村幼兒較少接觸童話,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經驗。
3.認真仔細地設計測查時運用的指示語
測查時,提問的問題和要求就是指示語。設計指示語一定要認真考慮,要符合測查對象的理解水平,要能使每個幼兒明白研究者的要求是什麼。例如,有人研究兒童的空間知覺,用兩個紅色圓紙板,一大一小,或是用兩個相同形狀和顏色的積木,一大一小,提問兒童。問題是:「這兩個紙片(或積木)有什麼不一樣?」結果,幼兒回答說是一樣的。因為他不明白這是要他排除顏色、形狀相同的因素,而專門去比較大小不同的因素。可見這樣的要求對於較小的幼兒來說太高了,無法使他們理解。如果將指示語改為:「這兩個圓紙片哪個大,哪個小?」幼兒就能一下子指出來。否則,幼兒有可能並不是真的不能識別物體的大小,而是因為不理解指示語才作不出適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