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科學研究的層次
2024-08-14 20:25:51
作者: 張燕 邢利婭
(一)依研究目的,教育科學研究可劃分為五個層次
我們可以從各類研究所擔負的不同功能,從其理論的概括程度及解決實際問題的針對性、即時性,將教育科學研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一般來說,分為五個層次。下面逐一對各層次或各類別研究的特點進行分析。
1.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屬於純科學研究或學術研究,注重一般知識、普通原理原則的建立。基礎研究的目的在於認識未知,發現普遍規律,形成和發展教育基本理論。基礎研究雖然不解決具體問題或特定問題,不能夠「拿來就用」,但它能夠對教育實際工作提供帶有普遍性的指導。例如,皮亞傑的「兒童發展階段論」就是屬於教育研究中有關兒童發展基本理論的探討,它對幼兒教育依據兒童發展規律施教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2.應用研究
應用研究是運用基礎研究得出的一般原理、原則,針對某個具體實際問題,深入考察某一局部領域的特殊規律,即將基礎研究具體化,提出較強針對性的應用理論和方法。研究目的在於解決實際問題。例如,「一年級小學生識字能力研究」,就是運用兒童學習閱讀識字的一般規律,解決如何培養小學生識字能力的具體方法。
3.開發研究
開發研究是根據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得到的結果,為教育實際工作者提供能夠直接運用的教育產品。開發研究也是教育科學研究的一部分重要內容,具有現成操作的特點,即「拿來就用」,此類研究對研究結果的使用作出了具體、明確的規定,提供操作化的產品。開發研究可以使產品廣泛而普遍地得到推廣,並且能夠方便地運用到教育實踐之中。例如,研究者在對集中識字或分散識字進行應用研究基礎上,將成果編成教材、音像材料等,從而為使用者提供「按圖索驥」「照章行事」的方便。
又如,通過實驗研究,探索和設計適合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符合教學原則之需要的玩具、教具、教學設備設施等。還可對民族民間遊戲和玩具的教育價值加以探索,從而便於就地取材、繼承傳統、廣泛運用,也是開發研究的一個重要選題。開發研究的產品具有能夠直接面向教育實踐服務的特點。開發研究對於彌補理論與實踐、研究與實際教育教學之間的鴻溝是很有益的,是將教育思想、觀點、原理等物化在教育產品中,同時提供操作程序與教育技術策略等。
4.評價研究
評價研究是對教育機構、課程、教育計劃方案等的價值作出評定判斷而展開的研究,是為政策分析和決策提供依據的一個重要工具。研究的目的在於收集能夠幫助做好決策的資料信息。研究包括:獲取信息——賦值判斷——制定決策三個要素。評價研究可以分為形成性評價研究和終結性評價研究。前者是對過程的評價,常常是當事人通過自我評價從而促進其各方面的改善;後者主要是依靠其他有關人員對評價對象的某一方面作出考核、鑑定。把評價作為一種研究類型來看待,這是當前教育研究發展的需要。
5.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為解決學校、班級或教育大綱等教育實踐提出的即時問題,立竿見影地應用,如教師及學校管理人員針對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它的目的不在於建立理論,而在於系統地、科學地解決實際問題。行動研究的特點體現在三方面:一是研究主體為教師或其他教育實踐工作者,研究方式適合其工作實際。二是研究的問題具有直接針對性,而且可以即時運用於實踐工作的改進。三是通過研究可以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育技能的提高,增強科學育兒的自覺性。行動研究作為教育科學研究的一種類型,具有非正規性特點,是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重在為教育教學改革服務。
教育科學研究的五種類型從行動研究到基礎研究是從非正規向正規化遞增,其應用的即時價值呈遞減傾向,而在理論上的長遠價值則呈遞增狀態。換言之,就認識未知發展理論看,基礎研究的意義較大;如從針對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角度而言,則行動研究更直接、更迅捷。當然,五種類型的劃分是相對的,雖有層次性,但又體現了連續性或銜接性。一般而言,無論何種課題均可在不同層次上展開,任何研究均須注重在各個層次上的漸次遞進、不斷深化。同時,應注意將正規研究與非正規研究結合。一方面,要通過研究形成和發展理論;另一方面,又須在研究中推廣理論,改進教育實際。應注重發揮各類研究的優勢,使教育科研興旺繁榮。
對教育科學研究類型的劃分也有人提出不同分法,如將其分為三大類,即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教育技術研究。有人還將開發研究、評價研究、行動研究作為操作層次的類型,歸在教育技術研究內(見圖1-1、圖1-2)。
教育研究各類型關係
(二)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體系層次
以上是從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程度和解決教育實際問題效用的維度劃分層次和加以分析說明的。我們還可以從研究方法的角度認識教育科學研究的層次性。
廣義的科學方法即科學方法體系包括三個層次,即方法論、一般方法和具體研究方法(技術手段)。
一般認為,教育科研方法的最高層次為方法論。方法論主要探討研究的基本假設、邏輯、原則、規則、程序等問題,它是指導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學。教育科學研究離不開一定的哲學認識論。認識論為人們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最一般規律提供方法論原理,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正確認識教育現象提供了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內容是:世界統一於物質;事物是普遍聯繫的多樣性的統一;運動是事物的基本屬性;事物的發展是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實踐是主客觀對立統一的基礎。教育科研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
一般科學方法是介於哲學方法論與具體研究方法之間的系統科學(包括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及耗散結構論、突變論、協同論等系統理論),具有跨學科的性質,是現代科學即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科學發展綜合的結果。它所提供的一系列原理原則,如整體系統性原理、有序原理、動態原理、反饋原理等是科學思維方法與認識的手段,是將哲學方法論的辯證唯物論原理在科學研究中的具體化,因而具有現代科學研究共同的一般方法論性質。
具體研究方法即適合於特定學科的專門的研究方法與技術手段。它是在科學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科學思維方式的實踐與應用,是針對各學科及其研究對象的特點而採取的特定的行為方式和工作方法的總和。例如,自然科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觀察法、實驗法;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更多採用社會調查法、個案研究等。隨著學科的發展,各學科產生分化與綜合滲透,一些學科須綜合運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具體研究方法還包括研究技術手段如統計、測量等。
廣義的科學方法就是指以上三個層次既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繫的整個方法體系。狹義的科學方法指科研中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手段。本書側重於狹義的教育科研方法。儘管如此,研究工作者一定要明了,具體研究方法的運用必須以科學的認識論和一般方法為指導,即以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和系統科學方法為指導,才能使研究工作健康進行,獲得對教育現象的客觀真實全面的認識(見圖1-3)。
圖1-3 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