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

2024-08-14 20:25:49 作者: 張燕 邢利婭

  教育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教育科學是一門應用科學,是研究人類知識和價值觀念傳遞過程中的現象或問題的科學。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育學是最辯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複雜、最多樣化的一種科學。」我們可以把教育科學研究看成對完整教育活動的整體探索過程。可見,教育科學的發展依賴於教育科學研究的不斷探索與創新。教育科學研究可不斷地深化人們對教育內在規律認識的程度,可不斷充實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教育科學知識的豐富和理論體系的完備又為教育科學研究提供了基礎。可以說,教育科學研究與教育科學二者相互聯繫、相互促進,在教育科學研究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互動的關係。

  科學家們把科學研究分為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這是由於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不同所致。學者們將物質世界又劃分為客觀的自然世界和主觀的社會世界。前者是完全客觀的自然界,它的存在和運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宇宙、星辰、原子、微生物等。後者則是由人類加工、改造過的物質世界,即社會。社會是由人類組成的,它不僅包括人類加工的物質生活條件,而且還包括注入了人類主觀意向的社會構件,如社會制度、社會關係、社會組織等。這些社會構件即客觀存在的物質現象,也是包含人的主觀意志的事物。社會世界是無法與人的主觀意志相分離的,社會存在與運動依靠人的各種社會活動來維持。人的社會活動必然是有動機、有目的的,它與客觀物體的運動不同。社會現象的主觀意義以及人的行為的有意識性是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的根本區別。由於社會與自然界有差異,因此導致社會科學研究和自然科學研究有著不同的特點。

  教育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有系統地培養新生一代的社會性實踐活動。對這種活動所進行的科學研究和探索屬於社會科學研究範疇。因此,它必然要受到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的制約和影響。以下,我們試對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作如下分析。

  (一)研究對象的複雜性

  教育是人特有的社會性活動。教育科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同時涉及個體和群體兩方面的行為,變量複雜。同一行為可能出於不同動機與原因,表現出不同意義與價值,因而極難普遍化與形式化。從某人或某團體獲得的資料,應用於另一團體或其他情境,不見得有效;即便是同一個人或同一群體,在另一情境,其行為也可能改變。所以在教育科學研究中,一般性結論的取得十分不易,因為:一是在研究中做直接觀察比較困難,不容易簡化或控制條件,很難做重複性實驗。二是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與被試的相互作用也會對研究結果產生影響。三是教育科研不容易找到可供比較的較為精確的工具、量尺等。

  (二)研究範圍的廣泛性

  教育不僅與人的發展關係密切,而且與社會的進步有著緊密的聯繫。教育研究既涉及教育內部的各種關係,又涉及教育與社會方方面面的各種外部關係,因此不僅要研究教育對象,又須注重研究發展教育的各種條件、各種影響因素、研究教育者的素質等。

  (三)研究方法的綜合性

  要探求教育活動規律,常常不能運用單一的方法獲得結論,而必須綜合地運用多種研究手段、途徑。隨著學科的發展、各學科聯繫的加強,如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作為社會科學之一的教育科研既需要依據和吸收其他有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了解和借鑑其他學科的基本概念、方法與技術手段等,同時又要考慮本學科自身特點選擇和設計適宜的研究方法,即不僅注重運用經驗思辨的方法進行觀察和綜合性描述,而且須儘可能對量的因素加以關注,將定性與定量結合,如此才能獲得科學、可靠的結論。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四)研究的倫理性

  教育研究的對象是人,研究目的是為了使教育更符合規律從而促進人的發展,因此,研究不能違背倫理性原則。例如,在對一些實驗因素予以處理或研究條件的控制與操縱時,不能妨礙或有害於研究對象身心的健康發展。也就是說,教育研究一定要遵循人道主義精神,絕不能用創造情境誘使兒童產生不良行為的方法來獲取研究資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