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學案和評論

2024-08-14 18:49:29 作者: 瞿林東著

  學案是以記述學術史為中心的一種綜合性體裁,它在結構上包括學人傳記、言行錄、著作錄要、他人的有關評論,而特別重視學術流派的師弟子傳授的關係。中國古代的學術史撰述萌芽甚早,其源可以溯到《莊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韓非子·顯學》,但這是比較簡單的記載。《史記》中有先秦諸子的傳記,有《儒林》、《日者》、《龜策》等列傳,反映出司馬遷的學術史撰述思想。《漢書·藝文志》則已具備了學術史的雛形,它的「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思想,對學術史撰述的發展有啟發和推動的作用。其後,南朝阮孝緒的《七錄》、唐初的《隋書·經籍志》是對《漢書·藝文志》的繼承和發展。宋元之際,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和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經籍考》,是解題形式的目錄著作,具有更明顯的學術史性質。這些都是綜合性的學術史著作。專門性的學術史,在佛教著作中出現較早。南北朝時僧祐的《出三藏記集》,唐釋智昇的《開元釋教錄》,宋釋普濟的《五燈會元》、釋志磐的《佛祖統紀》,等等,都是較完整的學術史形式的著作。在儒家著作中,朱熹的《伊洛淵源錄》,是關於理學一派的學術史著作。而學案體是作為比較完備的、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史著作形式出現的,其形成較晚。明清之際,黃宗羲撰《明儒學案》,列學案19目,敘明代學者200餘人。此書以學派為綱,論述了各派學人的生平和學術成就,成為中國史學上第一部系統的學術史著作。黃宗羲又撰《宋元學案》,後經其子黃百家和全祖望續撰成書。這兩部書,是學案體史書中的傑作,代表了古代學術史之較高的發展形式。清人江藩撰《國朝漢學師承記》,敘述清初至嘉慶年間漢學學者的生平、師承、著作和學術見解,大致以吳派學人居前,皖派學人列後,凡正傳40人、附傳17人,是一部主要反映清代乾嘉漢學的學術史著作。這一類書在形式上也近於學案體撰述。梁啓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等書,開近代以來學術史著作之先聲。它們在形式上、結構上跟學案有所不同。

  評論是史書中一種特殊的體裁,它不以表述客觀歷史為主要內容,而是專就史事與人物或史書與史家發表評論。這種體裁是以評價歷史或評價史學為主要內容的,其特徵是以議論為主而不是以記述為主。其中,關於史事與人物評論的,可謂之歷史評論;關於史書與史家評論的,可稱作史學評論。最早的歷史評論是史書的一個部分,如《左傳》中的「君子曰」、《史記》中的「太史公曰」。後來出現了歷史評論的專篇,如賈誼的《過秦論》、班彪的《王命論》、曹冏的《六代論》、袁宏的《三國名臣頌》等,論得失,辨興亡,評人物,都是有代表性的歷史評論專篇。這類專篇,在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唐初,虞世南撰《帝王略論》一書,有略有論而以論為主,是現存(殘本)較早的歷史評論的專書。這類專書,在宋代以後開始多了起來。宋代范祖禹撰《唐鑒》一書,評論唐代近300年間政治上的得失成敗,凡306篇。此書在當時就有廣泛的影響,作者被時人稱為「唐鑒公」。孫甫的《唐史論斷》(原是作者所撰唐史中的評論,其史事部分已佚)、呂夏卿的《唐書直筆》、李燾的《六朝通鑑博議》等,都是這類著作。朱熹曾論范、孫二人之書說:「《唐鑒》意正有疏處。孫之翰《唐論》精練,說利害如身處親歷之,但理不及《唐鑒》耳。」[15]歷史評論已成為朱熹與弟子論學的一部分。明清之際王夫之撰《讀通鑑論》,依《通鑑》所敘史事與人物,寫出評論約900條。作者還闡述了歷史評論的認識價值和社會價值,他說:「引而伸之,是以有論;浚而求之,是以有論;博而證之,是以有論;協而一之,是以有論;心得而可以資人之通,是以有論。」[16]這實際上也是指出了歷史評論的重要性。王夫之還撰有《宋論》一書,是專就宋代史事和人物所作的評論。這兩部書,是中國古代歷史評論專書的代表性著作。

  史學評論最早見於先秦的史書和諸子言論,如孔子評論董狐,《左傳》和孟子評論《春秋》即是。而從史學發展的自覺意識上提出史學評論的,則始於司馬遷對《春秋》的評論,其中包含了他撰述《史記》以繼承《春秋》的旨趣。其後,班彪作《太史公書》後篇、班固撰《漢書》,其論略與敘傳,也都反映了作者在這種自覺意識基礎上的史學評論思想。而內容比較全面的史學評論專篇,則是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它涉及史學源流、作史原則、史書優劣、史家旨趣等不少史學問題。在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及唐初,史學有了很大發展的基礎上,劉知幾寫出了第一部系統的史學評論專書《史通》,書中關於史書體裁體例、史家修養、史學功用的許多評論,在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發展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宋代,史學評論有廣泛的發展,有對專書的評論,如吳縝的《新唐書糾謬》、《五代史記纂誤》;有以解題目錄書形式出現的、包含史學評論在內的綜合性評論著作,如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以及宋元之際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經籍考》等。清代章學誠所著《文史通義》,是繼《史通》之後又一部重要的史學評論專書。《文史通義》對清代以前的史書體裁、體例有廣泛的論述,而其基本方面則是闡述作者對於史學理論的一些見解,它是中國古代史學評論的總結性著作。近代,梁啓超撰《新史學》,章太炎撰《哀清史》,都是史學評論的名作。

  評論的發展,反映出了中國史學在理論上的創造與成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