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形成及其演變歷程
2024-08-14 18:00:48
作者: 蔣孔陽
懷疑論學派從公元前4世紀上半期創立,發展到公元3世紀初期告一段落,前後達五百多年。我們這裡所討論的懷疑論學派,實際上包括了以希臘埃利斯的皮浪(約前360—約前270年)為代表的皮浪主義,以及阿爾凱西勞(約前315—前241/240年)和卡爾尼阿德(前214/213—前124或128年)為代表的柏拉圖中期學園的懷疑主義。至於以拉利薩的斐洛(前160/159—前80年)和阿斯卡隆的安提俄克(約前130或120—約前68年)為代表的新學園派,有些學者也將他們列入懷疑論學派。[2]
懷疑論學派的演變,大體上可以分成為四個階段。[3]
第一階段:實踐的懷疑主義。以埃利斯的皮浪及其學生南義大利佛利島的蒂蒙(約前320—約前230年)為代表。
皮浪是懷疑主義皮浪學派的創始人,以繪畫為生,由於他的繪畫曾被保存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半部埃利斯的運動場而得名。在哲學上,他最初受麥加拉學派布律松的教育,後來又受德謨克里特學派阿那克薩科的影響。並曾隨後者參加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遠征,從而可能直接受到波斯僧侶和印度裸形智者的影響,回到埃利斯後就過起清貧的生活。生前就受到埃利斯人和雅典人的尊重,獲雅典公民權。他生前似並未撰寫過著作,他的學說主要通過學生蒂蒙的諷刺作品保存下來。在認識論上,他堅持不可知論觀點,認為事物的本性是不可知的、不可能理解的,也無所謂美醜、正義或不正義。因為,以同樣的理由可以提供相應的論據,所以對任何事物只能是不置可否、存而不論的「懸擱判斷」。他還把這種觀點貫徹到社會倫理生活中,對人類生活種種環境採取漠不關心的態度,認為哲人面臨任何際遇,都應保持心靈的完全寧靜,不要讓任何事物妨礙他的這種寧靜。此外,在哲學上和同時代的斯多葛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展開過爭論。皮浪的思想,不僅對古代的懷疑論學派,乃至對近代的懷疑主義思想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據說,皮浪本人富有文學才能,曾寫過歌頌亞歷山大大帝的詩歌,從而獲得數千金幣的賞賜。[4]
蒂蒙是懷疑主義皮浪學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出身南義大利佛利島的貧賤家庭,父親去世以後就以當舞蹈演員為生。他先是麥加拉學派斯底爾波(約前380—前300年)的學生,接著成為皮浪的學生。後來作為智者掙得足夠的資產後,就定居雅典,成為皮浪學派的主要解釋者。他生前撰有大量著作,其中散文體裁的,除少數殘篇外都已佚失。在詩體著作中,只剩下與哲學有關的若干諷刺性的殘篇。在三卷本諷刺嘲弄性的詩篇中,他嘲弄了除塞諾芬尼和皮浪以外的所有其他哲學家。在《意見》一書中,他提出了懷疑主義理論,駁斥他認為的獨斷論的錯誤。
第二階段:批判的懷疑主義。以柏拉圖中期學園的阿爾凱西勞和卡爾尼亞德為主要代表。
阿爾凱西勞是柏拉圖中期學園的奠基人。出身小亞細亞伊奧利亞的皮塔涅富裕奴隸主家庭,到雅典後,成為當時漫步學派領袖塞奧弗拉斯特的學生,後來在老學園主要代表之一克冉托爾(約前335—前275年)的影響下轉入學園;和當時老學園的其他代表波勒蒙(前4世紀—前3世紀)、克拉托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後者去世(約前268年和約前265年之間)後,繼任學園校長,開創了學園的繁盛時期,成為中期學園的奠基人。阿爾凱西勞貫徹了蘇格拉底、柏拉圖、阿那克薩哥拉、德漠克里特、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學說中的懷疑因素,同時又接受皮浪的影響,使整個柏拉圖學園朝懷疑主義方向發展,不再滿足於對辯證法的純理論探討,而是以懸擱判斷為目的。他的懷疑主義主張,主要是通過對斯多葛學派的批評而提出並進行論證的。首先,他批評斯多葛學派是出於倫理目的而提出獨斷的認識論。後者認為,認識的真理性標準是「不可抗拒的」或「令人信服的知覺」,即理解的表象。阿爾凱西勞則認為,這種建立於同意基礎上的表象,本身就是一種先於知識的判斷,而且這些判斷本身也是蓋然性的。其次,指出這種同意說和斯多葛學派自己的哲人學說是相矛盾的。因為,他們所講的真理標準並不存在,所以包括哲人在內的所有東西都是不可理解的,否則他們會同意不可理解的東西,結果他們倒會同意意見。再次,他進一步指出,斯多葛學派所理解的表象也是不存在的,因為有許多表象來自並不存在的東西,如瘋子的表象。此外,人的表象和對象,有時一致,有時並不一致。在道德倫理學說方面,阿爾凱西勞認為,在實際生活中並不需要哲學學說,只要依靠「合情合理」的準則,滿足於蓋然性即可,把蓋然性看作是生活的最高準則,生活的目的就是精神的寧靜,即不動心。
卡爾尼亞德是中期柏拉圖學園的主要代表之一。出生於北非的昔勒尼(今屬利比亞),繼其老師赫格西努出任學園校長,公元前137年離職。公元前156/155年,受雅典人的委託,與出生於巴比倫的斯多葛學派的第歐根尼、漫步學派的克里托勞,作為使節赴羅馬商談減少賠款問題。他是古代懷疑論學派體系化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認為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即蓋然性理論。在世時就在希臘—羅馬世界享有盛名,是古代懷疑論學派的最大代表,但並無著作留世。他和阿爾凱西勞一樣,在批駁斯多葛學派的獨斷論的過程中,闡述了懷疑主義的思想。首先,他指出斯多葛學派提出的真理標準——「理解的表象」(即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其次,他指出斯多葛學派的神學和自然哲學是不能成立的,因為目的論和神學都是不能成立的。結果,這種批駁成了近代無神論的先驅。卡爾尼亞德的積極的貢獻,在於從理論上提出蓋然性理論,只承認「可能的或蓋然性的表象」。最後,他提出的哲人理想是:對一切事物應停止而不作判斷的「懸擱判斷」。
第三階段:系統化的皮浪主義。主要代表是埃奈西德穆(約前100—前40年)和阿格里帕(約1世紀),他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復興了第一、第二兩個階段的懷疑主義思想,並進一步加以發展和系統化。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埃奈西德穆是屬於皮浪學派的,是繼皮浪和蒂蒙之後的重要懷疑主義者,曾在埃及亞歷山大里亞城從事教學活動。著作有《皮浪語錄》(已佚失)。他的哲學包含四個主要組成部分。第一,提出贊成懷疑和懷疑主義的理由,放棄對任何事物作出判斷,即著名的「十式」(或譯「十種論式」),並由此得出結論,人的感覺是純粹主觀的,因此只能「懸擱判斷」。第二,抨擊斯多葛學派和伊壁鳩魯的因果觀,從主觀唯心主義立場,重新解釋了赫拉克利特的對立統一學說。第三,懷疑和抨擊自然哲學理論,認為人這個主體就決定了因果和真理是不能成立的。第四,從根本上否定道德標準,認為一切道德倫理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和毫無意義的。
阿格里帕是羅馬哲學家,是繼埃奈西德穆的後期懷疑學派的主要代表之一,生卒年月、出生地點和生平事跡都不清楚。他的學說的主要特徵是,繼埃奈西德穆針對感性認識的不可靠而提出「懸擱判斷的十種論式」,進一步針對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不可靠而提出「懸擱判斷的五種論式」。他由於把認識的相對性無限誇大,結果否定了認識的客觀性和真理性,最後導致到懷疑主義和虛無主義。但其中,也包含著反對獨斷論的辯證法因素。
第四階段:經驗的懷疑主義。主要代表是塞克斯都·恩披里柯。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是古希臘羅馬經驗派醫生和後期懷疑論學派哲學家,曾在雅典、羅馬、亞歷山大里亞居住和展開活動。古代時他就獲別名「恩披里柯」(Empiricus),即「經驗的」,因而被認為是屬於經驗的醫學學派,但他自己認為是和該派不一致的。在哲學上,他缺乏創造性,只是繼承埃奈西德穆創建的後期懷疑論學派的學說。在他的著作中,完整、忠實、明確地重述了埃奈西德穆的懷疑主義體系,但同時又對他進行了批評。他致力於探討知識在形式上的可能性,以及認識的標準、真理、證明和證明的表徵。對在他以前的哲學家們的學說,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批評,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必須放棄作出一切決定,對知識表示絕望,如盡情攻擊質料因、動力因、形式因、目的因和因果性等。他從邏輯上概括了批駁一切獨斷論的論據,認為根據他們建立在演繹推理(即三段論)的論證,勢必導致「無窮倒退」和「循環論證」。他批駁了倫理學上,尤其是有關善和幸福的假定,認為在倫理領域中,根本談不到知識問題。此外,他還依據卡爾尼亞德的主張,批駁了斯多葛學派的神學。他強調在實踐中,不要妄圖去求得真理的判斷,只求預防有害的獨斷論,以免誤入歧途。但是仍然要求人們遵守各自國家的風俗、法律和宗教儀式等,卻又認為人們不應該有任何信念。他聲稱道德理想等信念是人們追求幸福的主要障礙,因為它會喚起人們強烈的願望和感情,只有靈魂的寧靜和感情的抑制,才能達到不動心和幸福。他撰有大量著作,醫學方面都已佚失,哲學方面保存下來了。其哲學著作已被收入由古爾德主編的著名的希英對照的洛布古典叢書,共被編為四冊。
第一冊:《皮浪學說綱要》(三卷)。
第二冊:《駁邏輯學家》(兩卷),即《駁獨斷論者》(第一、二卷)或《駁數理學家》(第七、八卷)。
第三冊:《駁物理學家》(兩卷),即《駁獨斷論者》(第三、四卷)或《駁數理學家》(第九、十卷)。《駁倫理學家》(一卷),即《駁獨斷論者》(第五卷)或《駁數理學家》(第十一卷)。
第四冊:《駁學者》(六卷),即《駁數理學家》(第一至六卷)或《駁語法學家》(第一卷)、《駁修辭學家》(第二卷)、《駁幾何學家》(第三卷)、《駁算術家》(第四卷)、《駁天文學家》(第五卷)、《駁音樂家》(第六卷)。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的這些著作,很可能是根據在他以前的卡爾尼亞德、克利托瑪庫、埃奈西德穆等的著作系統地整理出來的。其中與美學、文藝關係比較密切的是《駁語法學家》、《駁修辭學家》和《駁音樂家》。所有這些著作,不僅是研究懷疑論學派的學說和歷史的主要依據,而且也是研究古希臘和羅馬哲學和美學的重要資料依據之一。
總之,懷疑論學派把自泰勒斯以來的幾乎所有的哲學學派及其學說,都看作獨斷論,並以同時代的斯多葛學派為重點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批駁。
懷疑論學派是通過對其他學派的有關觀點的批駁來闡述自己的美學和文藝觀點,這種批駁和闡述同他們的邏輯學和認識論的關係至為密切。所以有必要概述他們的有關邏輯學和認識論的基本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