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權馭大明> 第八百六十三章 「首義」之人

第八百六十三章 「首義」之人

2024-07-27 07:19:14 作者: 小黑醉酒

  會寧縣縣城。

  此時,縣城已經被三萬官軍團團圍住,亂軍首領王二以及其手下兩萬餘人被困城內。

  雖然官軍僅比王二的人多一萬,但王二的手下大多是百姓,因此豈是那些官軍的對手,故而被圍後顯得十分被動。

  城外的官軍軍營里,三邊總督楊鶴召集了手下的官員商議攻城的事宜,對城裡的王二是勢在必得。

  王二可不是普通的亂民頭子,而是有著陝甘亂民「首義」之人頭銜的重要人物,是第一個舉事造反的人,自然要對其另眼相待。

  楊鶴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原本在都察院擔任右都御史,此次掛兵部右侍郎西銜總督三邊。

  楊鶴之所以呢個擔任三邊總督,是因為其素有清望,是一個品行非常好的官員,而且曾上疏指出大明盜賊之起是因為「饑荒之極,民不聊生」。

  故而,楊鶴經過朝臣的推薦後被崇禎皇帝任命為「三邊總督」,上任後提出了「招撫為主、追剿為輔」的戰略。

  不得不說,楊賀的這一戰略是非常成功的,畢竟百姓們都想過安穩日子,誰也不願意過那種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日子。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因此,在楊鶴的努力下招撫政策取得很大的成功,陝西境內的各部起義軍幾乎都接受招安。

  可惜的是,朝廷財政有限,楊鶴的「撫」是有心無力,最起碼要讓那些接受招撫的百姓能吃上飽飯吧。

  面對成千上萬的災民,楊賀手裡朝廷撥下的十萬帑金以及藩王捐助的五萬白銀、兩萬石糧食無疑杯水車薪。

  故而,那些接受招撫的亂軍首領在得不到有效的救濟後再度造反,既然朝廷不給他們吃的總不能讓他們餓死吧!

  這使得陝甘境內的造反事件此起彼伏,清剿的官軍是疲於應對,以至於有了如今這種局面。

  現在,楊鶴把王二所部起義軍圍困在了會寧縣,他先是對其招撫,希望王二能歸順朝廷,可惜被王二拒絕,因此就唯有攻城一條路可走。

  為了確保能把王二這股亂民徹底清剿,楊鶴於是簽發了命令,下令徵調過路的軍隊來此參戰,他可是三邊總督,自然有著這樣的權力。

  「大人,咱們這次發財了,有路過的三千騎兵被徵調。」

  就在楊鶴與眾人商議的時候,一名千戶興沖沖地進了帥帳,向楊賀一躬身後不無興奮地說道,「不知道這些騎兵是哪裡的,所騎的戰馬皆膘肥體壯,有他們參戰的話王二此次在劫難逃。」

  「三千騎兵?」

  聽聞此言,現場的官員不由得愕然對視了一眼,要知道他們也不過才有一千多騎兵而已,結果一下子就徵調來了三千。

  要知道,養騎兵是需要花費不少銀子的,再加上這些年由於遼東戰事,陝甘的騎兵很多都抽調去了遼東,故而現在陝甘的騎兵已經不多了,楊鶴這個三邊總督東拼西湊也才集結了千餘騎。

  「走,瞅瞅去。」

  楊鶴也覺得意外,如果有這麼多騎兵的話他這個三邊總督早就抽掉了,因此想看看對方是何來歷。

  當楊鶴一行人走出營帳的時候,正好看見被徵調的騎兵趕至,只見那些馬匹不僅膘肥體壯而且四肢修長,果然是難得一見的好馬。

  而且,那些騎兵一個個精壯孔武,精神十足,與楊鶴所轄的那些面黃肌瘦、精神顯得有些萎靡的軍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宏宇可是向來在後勤上捨得花錢,以確保將士們的伙食等待遇,而陝甘地界的士兵很多因為吃不飽飯而造反,其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問問看,他們是哪裡的兵?」楊鶴沒想到陝甘地界竟然還有如此精銳的明軍,於是向那名先前報信的千戶問道。

  「楊大人,別來無恙呀。」

  他的話音剛落,一個洪亮的聲音從迎面而來的騎兵中傳出,這使得楊鶴的眉頭微微一皺,覺得這個聲音十分耳熟,只是一時間想不起來在哪裡聽過。

  「李太保!」等看清了騎兵中說話之人的樣貌,楊鶴頓時吃了一驚,連忙快步迎了上去,他是京官自然認得李宏宇了。

  「李太保?」聽聞此言,現場的官員頓時面面相覷,現在大明的太保只有一個,毫無疑問就是李宏宇了。

  難道那個身穿百戶服飾的年輕騎兵就是大明堂堂的太保、左春坊大學士李宏宇?眾人的視線紛紛落在了李宏宇的身上,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地方官根本沒見過李宏宇。

  「太保,你不是在西域,為何會來這裡?」

  不過,楊鶴的感應印證了他們的猜測,楊鶴來到李宏宇的面前,狐疑地望著翻身下馬的李宏宇問道。

  「本官本是要回京述職,行至此處被你的軍令給調了過來。」李宏宇微微一笑,風輕雲淡地回道。

  「軍令?」

  楊鶴聞言微微一怔,隨後反應了過來,肯定是他下發的那道調兵的公文惹得禍,他雖然三邊總督可豈能調動李宏宇?那豈不是以下犯上。

  「這是個誤會,本官這就懲處那個不長眼的東西。」

  隨後,楊鶴苦笑了一聲,向李宏宇一躬身說道,那個阻攔李宏宇的武官簡直就是沒有腦子,難道就不能先搞清楚對方的底細!

  「他不過是盡了職責而已,何罪之有?」

  李宏宇笑著擺了擺手,他才不介意這種小事,況且是他想要來湊熱鬧,否則那個百戶豈能指揮他?

  「大人肚量廣闊,下官佩服。」

  楊鶴見李宏宇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頓時鬆了一口氣,向李宏宇一拱手,然後一側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大人,請入內談話。」

  李宏宇微微頷首,與楊鶴談笑著進了營帳,沿途的官員紛紛神色恭敬地向李宏宇行禮,對李宏宇顯得甚是敬畏。

  當那名攔路的百戶得知被他徵調的人就是大明堂堂的太保大人時,頓時驚得半天都說不出來話,覺得猶如做夢一般,他一個小小的百戶竟能調動大明的太保,實在是匪夷所思。

  後來,此事還成為了社會上的一段佳話,使得李宏宇在民間的聲望更上一層樓。

  「楊大人,現在的情形如何?」進了營帳,李宏宇開口向楊鶴問起了剿匪的進展。

  「回太保,下官已經把匪首王二以下兩萬餘人圍困在了會寧縣縣城裡,準備明天發起進攻,將這伙亂民一網打盡。」楊鶴聞言向李宏宇一躬身,沉聲回道。

  「刀戈一起生靈塗炭,能否招安了他們?」李宏宇聞言嘆了一口氣,望著楊鶴問道。

  「回大人,這些亂民很多都是跟著王二造反的老人,兇殘狡詐,反覆無常,就算現在招安了他們,他們以後肯定也會反了的。」

  不等楊鶴開口,立在他身後的一名中年官員向李宏宇一躬身後說道,「就在年前,王二率眾屠了洛川縣的菩提鎮、李家莊,死者以萬數,當時的慘象實在是觸目驚心!」

  「竟有這事?」李宏宇的眉頭頓時就是一皺,沒想到有著這種隱情。

  「確實如此,正是因為此事,下官這才對其緊追不捨,務必要將其繩之以法。」楊鶴聞言點了點頭,鄭重其事地回道。

  「唉!」

  李宏宇不由得嘆了一口氣,那些造反的百姓稱為「亂民」並不是沒有道理,由於組織鬆散故而時常隨心所欲地行事,燒殺劫掠的事情很平常。

  「當前的匪情如何?」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後,李宏宇神色嚴肅地望著楊鶴問道,楊鶴身為剿匪的三邊總督,最清楚當前亂民的形勢。

  說起來,陝甘現在的這種局面並非偶然,既有天災同時也有人禍。

  原本,明朝末期天災不斷,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再加上明廷因為對遼東用兵而加收賦稅,最終導致了造反紛起的局面。

  之所以陝甘的情況最為嚴重,是因為這裡土地貧瘠,生產落後,賦稅和徭役嚴重,加之連年發生災荒所以率先引起民變。

  天啟年間還好,天啟皇帝增加了商業稅收,對江南之富庶之地增加了賦稅,並且減免了西北貧苦之地的稅賦,故而百姓們的日子還過得去。

  可崇禎皇帝登基後,商稅不僅減少,而且對江南富庶之地的稅賦也減少,西北貧苦之地的稅賦卻增加,這一下百姓們哪裡還能活下去,不造反才怪。

  李宏宇對這裡面的隱情是一清二楚,但他對此無能為力,東林黨再度崛起後全面否定了天啟朝時的政策,開始向西北之地增加稅賦以充實國庫。

  對於這種情形李宏宇肯定吃反對態度,可他的反對又有什麼用,稅賦問題涉及到了大明官場和地方勢力,唯有皇帝親自出馬才能擺平。

  天啟皇帝倒有這份魄力和決心,而且有魏忠賢這個幫手,可惜其英年早逝,魏忠賢也被崇禎皇帝給廢了,這個時候還有誰能改變這種局面?

  事已至此,李宏宇唯有選擇當一個旁觀者,可不想成為朝堂上的眾矢之的。

  「會太保,目前陝甘有大大小小的亂民一百多股,勢力較大的有王二、紫金梁、八大王、闖王、掃地王、邢紅狼、黑煞神、曹操和亂世王等。」

  楊鶴自然對陝甘的匪情一清二楚,聞言有條不紊地說道,「這些人在民間的名號極響,吸引了眾多亂民前去投靠。」

  李宏宇知道楊鶴所說的都是那些造反起義軍首領的外號,這可是滿門抄斬的大罪,故而為了防止官軍對家人報復,造反的人時常使用名號,有的甚是在造反的時候把臉抹黑免得被人認出。

  「闖王?」

  在楊賀所說的那幾個名號中,李宏宇自然對「闖王」二字最為敏感,沉吟了一下後問道,「這個闖王是不是高迎祥?」

  「李太保,你也知道這個匪首的名字?」

  楊鶴聞言頓時吃了一驚,不無意外地望著李宏宇,要知道他可是才查出「闖王」的真名是高迎祥,沒想到遠在千里之外西域的李宏宇竟會知道此事。

  「有所耳聞。」李宏宇聞言笑了笑,風輕雲淡地回道,想必李自成現在還是高迎祥的手下,否則闖王的名號也不會是高迎祥的。

  說實話,李宏宇想見見現在的李自成,看看這個葬送了大明主家江山的人長什麼樣,要是現在將其給殺了,那麼也不知道滿清是否還能入關。

  楊鶴豈能知道轉瞬間李宏宇想了如此多的事情,心中只是覺得奇怪,沒想到公務繁忙的李宏宇會留心這種事情。

  第二天,楊鶴指揮成為的官軍攻打縣城,李宏宇立在城外的一個山丘上觀戰。

  或許是因為他督戰的原因,官軍比平常顯得更加勇武和兇悍,冒著城門樓上的箭支、石頭和滾木等襲擊,很快就撞開了城門,然後吶喊著沖了進去。

  李宏宇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後不由得搖了搖頭,此時的農民起義軍只能說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根本就上不了戰場打仗,否則豈會如此輕易地就被官軍攻破城門?

  隨著官軍的攻入,縣城裡立刻雞飛狗跳,哭聲震天,由於很難分清城裡的亂軍和百姓的區別,故而官軍對城裡的人是大開殺戒,反正殺的人越多戰功也就越多,獲得的獎賞也就越多,這就是俗稱的「殺良冒功」。

  李宏宇對此是搖頭苦笑,無可奈何,唯有搖頭苦笑的份兒,即便是他也無法阻止那些想要升官發財的官軍將士。

  由於官軍守死了縣城的四門,故而城裡的人一個也未能跑出去都被堵在了城裡,這使得城裡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王二本想要突圍,但被陝西兵備的道員劉應率軍圍住,被亂箭射死。

  當王二的屍體抬到李宏宇面前後,李宏宇覺得出現在他面前的這個人就是一個地道的鄉下農夫,很難把他與造反的亂軍首領聯繫起來。

  李宏宇不由得暗自嘆了一口氣,揮了揮手後躬立在一旁的官兵就把王二的屍體抬了下去。

  當然了,身為亂軍的首領王二就算是死了也不會太平的,他的腦袋被割了下來,懸掛在了鞏昌府府城城門的牆上,以儆效尤。

  「跪下!」

  王二的屍體被抬走後,一名被五花大綁、渾身是血的壯漢被押到了李宏宇的面前,被按著跪在了地上。

  「怎麼回事?」李宏宇瞅了一眼那名壯漢,有些不解地問向了押著他前來的一名百戶。

  「稟太保,此人是亂軍中僅次王二的匪首,殺了我們好幾個兄弟,以前好像也是官軍。」那名百戶聞言向李宏宇一躬身,開口回道,抓那個壯漢可費了他不少精力。

  「太保?」壯漢聞言不由得驚訝地望向了李宏宇,不無愕然地問道,「你……你是李大學士?」

  「正是本官。」

  李宏宇聞言微微頷首,不動聲色地問道,「你以前也是官兵?」

  「回李大學士,小的以前是陝西都司的士兵。」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後壯漢的臉上浮現出複雜的神色,隨後苦笑著說道,在李宏宇面前他已經失去了抵抗的勇氣,畢竟李宏宇的威名實在是太過響亮。

  「為何要加入亂匪的隊伍?」李宏宇聞言眉頭微微皺了皺,然後沉聲問道,這種由兵轉匪的事情實在是令人扼腕。

  「不瞞李大學士,小人是被逼無奈才走上的這條路。」壯漢的臉上充滿了苦澀,搖了搖頭後面色鐵青地答道,「沒餉錢,田地也被長官占了去,為了活命就跟著他們造反了。」

  「帶下去吧。」

  李宏宇聞言暗自嘆了一口氣,他沒有心情跟壯漢交談,於是開口吩咐一旁的官兵,壯漢說的東西他很清楚,不過現在說什麼都完了,壯漢必須要受到懲處。

  「太保,您三年前為何不在陝西都司也進行軍務整頓,你要是像陝西行都司那樣把陝西都司的軍務也整頓了,小人何至於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壯漢見狀情緒忽然間變得激動了起來,被拖下去的時候衝著李宏宇喊道。

  經過軍務整頓後的陝西行都司現在面貌煥然一新,士兵和軍戶再也不會被上司剝削和壓榨,又能吃飽肚子,自然不會像別的都司的士兵那樣造反了。

  「屯兵制!」望著被拖下去的壯漢,李宏宇的眉頭不由得皺了皺,口中緩緩吐出了三個字,看來屯兵制現在已經成為了社會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到了明朝後期,屯兵制的弊端已經暴露無遺,首先是剋扣糧餉,由於是一種所屬關係因此將領剋扣士卒糧餉是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用剝削所得過著糜爛的生活,且向兵部官員、監視太監和紀功御史等人行賄以營求升遷或開脫罪責。

  另外,就是屯兵制使得軍隊的屯田多被軍官、豪強和內監占奪,這就使得軍隊失去了糧食的來源,武官和士兵之間的矛盾必然激化,戰時士兵豈會賣命?

  至於大明軍隊軍紀敗壞,就成為了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例如李宏宇今天所見的「殺良冒功」,官兵通常對手無寸鐵的平民濫施屠殺以換取功勞。

  史籍記載,「今官兵所至,動以打糧為名,劫商賈,搜居積,**女,焚室廬。小民畏兵,甚於畏賊。」

  雖然知道屯兵制的種種弊端,但李宏宇卻無能為力,只能聽之任之,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