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24-06-12 04:52:53
作者: 丁邦文
趙瑞星帶領的考察團隊,直達海北縣委辦公大樓。縣委組織部長率領一眾手下,早就在門口迎接。那種稍顯隆重的陣勢,竟讓趙瑞星一楞。
自從三年前屁股坐到老幹部局,趙瑞星幾乎很少再下到縣裡,尤其是於樹奎把持的海北,他更是極少涉足。如今,重新面對這麼多燦爛的笑臉,他心裡既興奮又不免百感交集。同是一個人,同是一個級別,處在不同的崗位,境遇、感覺竟然有如此大的差異,這不僅體現了崗位、權力的力量,而且也說明自己占據的這個常務副部長位置,該是何等的了不起!
到了縣委樓上,於樹奎親自接見考察組全體成員。分別握手寒暄,客套一番之後,又將趙瑞星拉到一間小會議室,說是好久不見,要單獨聊聊。
趙瑞星與賈大雄、苗長林不睦,於樹奎當然心知肚明。何況,廖志國忽然起用了趙瑞星,多數也是衝著制約「三劍客」而來。於是,對於趙瑞星的這次考察,於樹奎也是心存警戒。他與趙瑞星單獨談,是要先摸摸對方的底細。
「趙部長親自帶隊來考察,這是對我們海北重視,給我於樹奎面子哩。」於樹奎打著哈哈。
「於書記太客氣了。我在賈部長手下混飯吃,自然要盡力幫他做事。你於書記親自提出要用的幹部,我這個分管副部長當然不敢馬虎。再說,不也正好利用這個機會,謁見一下你這位海北的封疆大吏嘛!」趙瑞星抬出賈大雄,適度傳遞出聽命於後者的意思,意在麻痹對方。
「你們在海北公務,我已經安排組織部長全權負責,有什麼要求可以隨時提出來。他們不能做主的事,由我親自安排,保證全部滿足。趙部長,怎麼樣?」於樹奎話裡有話。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哈哈,這樣最好。不過,有些要求就是你於大人能滿足,我也不敢做哪。」趙瑞星也是哈哈高手。
「嘁!多大點事嘛!在我海北一方土地上,有什麼敢不敢的事情!只要把我們海北的事情辦好了,一切好說嘛!」於樹奎開始繞向主題。
「於書記你放心,林松這個同志我知道,在於書記手下是一員干將,全市宣傳系統表現也很突出,市級機關反映很不錯。我們來哩,就是走個程序,相信談話、測評情況不會有什麼出入。」趙瑞星馬上給於樹奎遞上一顆定心丸。
於樹奎聽了,原本有些懸著的心放了下來,語氣、神態里明顯不再有剛才的警覺,道:「趙部長畢竟是老組織,看人準確,說話有分量,天生一副識別人才的好眼力!」
「哦,對了,林松的提拔應該問題不大。可是,按照幹部管理的一般要求,同一個位置上的補缺,應當不只有一個候選人,還要有一定比例的預備人選。當然啦,這只是一個程序,一個過場。可這個程序、過場也還是要走一下嘛。」趙瑞星說得很輕鬆。
「這個我知道,你們按照程序正常進行,我們這邊肯定全力配合、支持,共同做好這次推薦、考察工作。」於樹奎熱情回應。
既然話說到此,彼此心照不宣,接下來就無需多說什麼了。
按照預定程序,第一關是進行民主推薦、測評。
本來,像這種涉及到縣委領導班子的調整,參與推薦、測評的範圍應當儘量廣泛一些,其對象一般是縣委、人大、政府、政協等幾大班子成員,縣直各部、委、辦、局、院、行、社、校、所的主要領導,工、青、婦、團等群團組織負責人,以及享受縣處級以上待遇的離退休幹部,等等。而且,從保證公平公正和保密角度講,所有推薦和測評過程,應當全部由市里考察組掌控,儘可能不讓海北方面的人染指。然而,實際操作過程中,趙瑞星卻有意放鬆了一碼。
首先,參與推薦、測評的對象大大縮水,本來應該參與其事的很多直屬部門負責人、離退休幹部大都沒來,甚至連機關部門負責人都只到了六七成。其次,測評打分表格的發放、收集、統計,基本是以海北縣委辦與組織部工作人員為主,甚至最後結果的抄錄與列印都不在考察組的視線。還有,最終對考察對象的確定,也只是由趙瑞星與於樹奎二人碰頭後,電話報告了市委組織部長賈大雄,便馬上公示並進行考察。總之,趙瑞星的這種做法,參照時下組織部門的相關規範,顯得不太專業、乃至有些業餘,似乎頗有些兒戲的成分。
根據民主推薦、測評的得票與得分結果,最後選定的考察對象有兩人:排在第一位的是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林松,第二位是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魏和平。這個結果,不僅符合於樹奎的意圖,也和趙瑞星預料的完全一致。
話說兩天前,趙瑞星與黃一平商量了一個妙招,準備以偷梁換柱與調虎離山相結合的辦法,一舉解決林松的問題。那麼,調離了林松這隻虎,偷走了於樹奎身邊這根「梁」,就得有一支相應的「柱」頂上去。說白了,既然不讓林松當這個副書記,那就得有另外一個人來當。否則,全套方案就連結不上,容易出紕漏。
考察之前,趙瑞星調出海北縣委常委會成員的檔案,結合自己對這些人多年的了解,認真做了一番案頭分析,很快便將各人的能力、水平、政治傾向,特別是與於樹奎的私人關係,基本上摸了個七不離八。他斷定,如果要於樹奎為林松找一個陪襯,政法委書記魏和平絕對是不二人選。為了證明自己猜測的準確,臨來海北前,他甚至悄悄同黃一平打過賭,賭注是一瓶茅台酒。
海北縣委政法委書記魏和平,是該縣常委中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年齡距離二線還有三年不到,按常規,十個月後的縣級黨代會換屆十之八九要退出黨委班子。據趙瑞星的經驗判斷,像魏和平這類在同一崗位能夠堅守十來年的「不老松」,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能力、水平超強,但脾氣超大,性格超牛,在同僚中人際關係不是很好,尤其與上級頂得厲害,因而被放在冷板凳上一坐多年;一種是能力、水平超一般,脾氣、性格卻又超平和,依靠良好的人緣、特別是頂頭上司的認可,才能夠多年坐穩一個位置。魏和平正是屬於後一種類型的幹部。於樹奎正是看中其平庸、聽話,才讓他始終呆在這個位置上。
翻開魏和平的檔案,趙瑞星還發現:此人儘管能力、政績平平,可在歷次年終考核,階段性民主測評,以及領導幹部「三講」「保鮮」等重大活動中,其得票、得分情況都還不錯,甚至常常排在同僚們的前列。這種狀況,其實在時下官員隊伍中,並不罕見,甚至所占比例還不小。這就形成了一個近乎悖論的奇怪現象——幹部能力、水平的大小,往往同人緣關係、公共評價成反比。換言之,很多像魏和平這樣平庸的幹部,雖然缺乏做大事、做成事的本領,卻往往因為所謂的低調、謙虛,從不輕易得罪人,因此而博得了一個不錯的名聲,並保證頂上烏紗的穩固。相反,很多想做事、能做事且做成事的幹部,卻因為所謂的驕傲、不虛心和敢於得罪人,落得了一個群眾基礎不好的惡名,下場反倒相對較慘。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我們的幹部評價與選拔標準出了問題,所謂德才兼備,實則等同於四平八穩、無所作為。那些表面看似公平公正的民主測評之類,其實具有相當的欺騙性與虛偽性,有時恰恰給一些心術不正者提供了挾嫌報復、嫉賢妒能的機會。
趙瑞星認定,只要自己提出在林松之外再擇一人作為副書記人選,於樹奎一定會提名魏和平。主要理由基於如下三點:其一,既然副書記位置非林松莫屬,那麼另外一個陪襯角色,必得選擇一位能力、水平相對較弱的幹部,以顯差距。魏和平符合此條。其二,這個陪襯性人物,最好能在某個方面具有明顯劣勢,卻又不是那種原則性缺陷,否則就缺乏了基本的合理性,民主推薦與測評那一關也過不去。魏和平年齡明顯偏大,表面看不是原則問題,實質卻又是一道極難邁過的門檻。其三,於樹奎對此人不能有太大惡感。按照於樹奎的個性,即便第二人選完全是個陪襯,他也絕不會同意擺一個自己厭惡之人。於樹奎應該清楚,這種陪襯之人,一旦進入了上級組織部門的選人視野,下次有了機會很可能正式登堂入室。既然魏和平能夠在常委班子裡呆上十年之久,說明於樹奎對其肯定觀感不差。
推薦與測評結果一出來,趙瑞星就樂了,悄悄給黃一平發了條簡訊:趕緊準備一瓶茅台酒。記住,不能弄假酒糊弄本部長,短於十年歷史的也免談。
不到一分鐘,黃一平回了信息:OK!
接下來的考察談話,其實更是走個過場,而且完全按照於樹奎的意願進行。
趙瑞星將部裡帶來的幾人分成兩個小組,分頭找相關人員個別談話。他自己也參與一個小組,主要是找常委會其他幾大班子成員交談。
連續兩天考察下來,大家對林松反應相當好,其中一些人似乎統一了口徑,所講好話及其措辭頗有些格式化味道。當然,對於魏和平的評價也不錯,卻是那種心照不宣的應付式、程式化讚揚,而且比表揚林松明顯言簡單、空洞了許多。這些人都不傻,誰是主角,誰是配角,還能不心知肚明!
考察期間,也有些對林松不利的評價,甚至還有人按照公示的電話,反映了林松的若干問題。考察人員追問下來,對方卻又不肯如實報出姓名,更加不願當面交談。趙瑞星正好求之不得。他想,就讓這場完全程序化的考察早點結束吧,千萬不能中途出現什麼意外變故。否則,不論第一候選人林松,還是那個陪襯者魏和平,其中任何一人遇到狙擊,趙瑞星與黃一平商定的計劃都會泡湯。當然,他也知道,只要在海北地界上,於樹奎一定預有安排,也一定能嚴密掌控,林松出現意外的概率很少。
考察結束的那天晚上,趙瑞星向於樹奎如實通報了考察情況,直聽得後者樂不可支。為此,海北縣委隆重舉行宴會,熱情款待趙瑞星一行。宴席檔次之高,當是海北最高標準。席間,於樹奎親自給趙瑞星斟酒,並頻頻向他敬酒,其姿態完全超出一般的同僚關係。也難怪,於樹奎本就是個感性之人,在海北這方土地上想說什麼做什麼,完全可以隨意率性而為。
其實,於樹奎哪裡知道,趙瑞星早已與黃一平聯手,挖了一個大大的陷阱,在前邊等著他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