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2024-06-12 04:52:22 作者: 丁邦文

  晚九時,市委常委會在某種侷促、神秘的氣氛中準時開始。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由於是緊急會議,人到得並不全。軍分區政委出差北京,常務副市長在美國招商,市委秘書長生病在上海住院,十個常委實到七人。黃一平以市委副秘書長的身份,擔任會議記錄。

  「這個常委會的議題呢,一會兒由大雄部長專題介紹。今天主要是聽聽大家的意見,看看對於這個事情如何處理,也為今後此類問題找到一個解決辦法。我們共產黨人一向講究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嘛。」廖志國表情出奇輕鬆,開場白也很簡潔。

  球踢給賈大雄,他就不得不接。可是,介紹海北人代會的這個選舉事件,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素來口齒利索、出言嚴謹的賈大雄,竟然夾雜了好多「啊」「嗯」之類的修飾詞,好不容易才吞吞吐吐將事情說明白,而且額頭上還滲出了一層細汗。也難怪,這件事本身就不簡單,背景又很複雜,要想三言兩語介紹清楚事情經過,還要做到不帶任何感情偏向、完全客觀公正,真是談何容易。市委書記點名讓自己這個組織部長介紹情況,表面看合情合理,實質卻又暗藏陷阱甚至殺機,表述稍有不當傾向性就出來了,無形中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態度。

  賈大雄拼出一身汗,外加每分鐘心跳加速十餘次,終於將海北選舉事件說了個七不離八。其實哩,在此之前,所有常委皆已知道情況,大家只是不動聲色而已。

  遇到疑難、棘手議題,會議照例會陷於較長時間的沉默,喝水、抽菸的聲音便顯得特別誇張。

  對於大家的沉默,廖志國並不急躁。常委會上的這台戲,題目雖然是於樹奎他們擬定,編劇、導演與主演卻是廖志國。眼前首先需要調度的,是整個常委會的氣氛與調門。

  他知道,這個常委會其實只是走個過場,並不能真正制止於樹奎的行為。於樹奎假手檢察長選舉,表面看像是一次遭遇戰,其實卻是蓄謀已久的伏擊戰。按照會前他和黃一平兩人分析與商量的結果,既然於樹奎跳將出來,不妨將計就計、因勢利導,讓他暫時得逞,以便暴露得更充分一些。只有現在避其鋒芒,大打敵進我退的運動戰,才能積蓄力量,等待並創造一舉聚殲之時機。當然,必要的過場還是要走,樣子還是要做,其目的主要是最大限度爭取多數常委,孤立反對派,為下一步還擊奠定基礎。退一步講,即使於樹奎暫時贏了,只要常委班子裡的多數不支持他們,最終的勝者也還是廖志國。

  說起來,陽城市委的這個常委班子,眼下的情況著實比較複雜。

  十個常委中,除了廖志國、苗長林、賈大雄三人,另外還有七位:

  市委副書記、市長秦眾,也就是當年曾經與馮開嶺競爭過市長的那位。後來,黃一平從其母校、省農業大學意外獲悉,秦眾曾經抄襲過國外的論文,並將情況報告給了馮開嶺,這才以此逼其退出了競爭。等到廖志國當選了陽城市長,秦眾順利接任常務副市長。半年前廖志國任職市委,秦眾又繼任了市長。這個秦眾,學者出身,博士學位,是省里重點培養的後備幹部,深得龔書記與關省長的信任,日後必有更大上升空間,謀得省部級高位應該不是難事。因此,他在陽城做官,向來保持謹慎、低調、中立,很少介入你搶我奪的人事紛爭。秦眾與廖志國搭檔四年多,一個偏陽剛,一個偏陰柔,配合得還算默契。不過,這種默契與朋友、知己、真誠之類無關,完全是出於某種政治考量之後的審慎、客套與禮讓,有點類似無感情婚姻的相敬如賓與舉案齊眉。

  市委政法委書記朱玉,長期在陽城政法機關工作,先後任過市公安局長、中級法院院長,在常委里資格最老,陽城官場上頗有些根基。但是,此人能力、水平不是很高,私心雜念重,愛沾小便宜,也喜歡觀察風向,平常做慣了好好先生,是個比較中庸、滑頭的幹部。按其年齡,一年後正值常委任職的跨界期,市委換屆既可留任一屆常委,也可到人大、政協賦閒。平時,朱玉與廖志國、「三劍客」關係皆屬一般,親疏並不明顯。

  宣傳部長馬艷麗,是個三十出頭的女子,曾經做過團縣委書記、市婦聯主席,一年前剛從外市調來陽城,是省里重點培養的年輕女幹部。此人工作熱情高,積極要求上進,對於所有比自己資歷深、職務高的領導,都表現得相當尊重。美中不足之處,是她的政治經驗不是很豐富,言談舉止稍顯稚嫩。短短几個月接觸下來,她對廖志國基本算是言聽計從。

  紀委書記何長來年齡與馬艷麗相當,原是省紀委辦公廳副主任。當年梁副書記任職省紀委書記時,何長來曾經做過其秘書。半年前,陽城紀委書記交流到另一市任副書記,剛剛就任市委書記的廖志國,馬上向梁副書記提出請求,將何長來要來陽城。這個省里下來的新銳,自然唯廖志國馬首是瞻,是常委中的廖氏親信。

  常務副市長和軍分區司令,一個是省機關下派的掛職幹部,一個剛從省軍區調來,皆是短期鍍金性質,兩人有一個共同特點——誰點兒大聽誰。平時,他們雖然不主動表示態度、發表意見,卻比較聽話、順從。尤其那個軍分區司令,每次在常委會上表態發言,總是習慣說:「行,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事我服從廖政委!」原來,廖志國兼任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是駐陽城軍隊系統的一號首長。

  前邊說過,過去較長一段時期,陽城黨政不和聞名全省,招致廣泛非議與詬病,也制約了黨政主官們的晉升。洪大光主政後期,一心希望進省工作,一時矯枉過正,很多事情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糊則糊、得過且過,幾乎將常委班子弄成了一盤散沙。其時,常委會討論事情、尤其是安排重要人事,經常相互討價還價吵作一團,近乎於坐地分贓——這邊政法委提一個處長到下邊任政法書記,或者是副縣(市)、區長兼公安局長,那邊紀委就得同樣出一個紀檢書記;宣傳部這頭剛剛提出下派一個常委、宣傳部長,組織部那頭更是預有準備,早就設好了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的把戲。萬般無奈之下,洪大光一度曾經考慮,乾脆將票決制引進到常委會,或者將幹部任免拿到全委會上來表決。正因為如此,那時的廖志國才能以一介市長身份,在常委班子裡呼風喚雨,做成了很多大事,提拔了不少幹部。

  等到廖志國做了書記,才發現這種狀況其實並不妙——他長期任黨政主官,習慣了說一不二,洪大光遺留下來的這種七嘴八舌,讓他感覺非常不舒服。而且,他還發現,自己這個市委書記,似乎反不如當市長時說話、辦事靈光了。以前做市長,對市府及其下屬部門的人事擁有絕對發言權,加上手裡又有充足的財、物大權,因而常委們多少都會給他些面子。現在當書記了,需要的是絕對集權,情況就不一樣了,忽然間就成了矛盾焦點,似乎站到包括常委在內很多人的對立面。

  就任書記半年來,撇開苗長林、賈大雄兩個天敵不談,廖志國也曾努力爭取過,希望將多數常委緊密團結在自己周圍,形成一個同心協力、融洽和諧的工作班子。可是,爭取的效果並不明顯,說到底是缺乏一個共同的目標與利益,或者說缺少某種突發外力的刺激。這就像很多國家,原本內部矛盾已然激化,甚至已經到了民族分裂、政府垮台的邊緣,可是,忽然有了外敵的入侵,或者遭遇了地震、海嘯一類災難,四分五裂的局面反而馬上得到控制,且迅速轉化成一致對外、共赴時艱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這次海北的選舉事件,正是黃一平「壞事轉化成好事」一句話,瞬間提醒了廖志國。是呀,何不借於樹奎們策劃的這件事,好好做一篇轉化的文章,將常委里的多數爭取過來呢?換言之,如果能夠充分利用海北選舉事件,儘量爭取常委中多數成員的支持,實際上也算是對班子進行了一次極為有效的整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