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仙俠> 大俠饒命> 第三十四章 儒家大神通者

第三十四章 儒家大神通者

2024-06-10 02:06:03 作者: 八千妖孽

  陸修將馬車停在枝葉繁茂的柳樹下。

  適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魚姑娘,我命人在此等候已久,她會接你去陸家在逢州別院居住。」

  逢州離開禧城大概兩三日的路程,本來陸修是打算把那處別院送給星宿教當據點,好為組織貢獻自己一份力。

  說起來,陸家雖說崇佛修儒名聲在外,但無趙汝愚舉薦,在這世家豪門子弟占據要位的南吳,工部員外郎這般吃香的位置,絕無他的份。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趙汝愚十分看好陸修,加入星宿教後,兢兢業業,交予他的委派想方設法完成,這才位列二十八星宿的角木蛟。

  魚白娘下了車廂,回望雄壯瑰偉的開禧城,近些年享受的榮華富貴,似夢幻泡影,顯得格外不真實。

  「陸公子見了沈郎君,請代我轉告一句話。」她懇求道。

  陸修頷首,「何話?」

  「請陸公子告知沈郎君別院地點,我曾承諾他的事,此生此世都算數。」

  「哈哈……魚姑娘,我倒是什麼事……不妨和你說明白,沈鯉身份極其重要,與他染在一起,少不了因果纏身,魚姑娘可是想好啦?」

  魚白娘溫柔且堅定道:「君子尚有千金之諾,我雖為女兒身,說出口的承諾就如滔滔江河奔流入海,一定作數的。」

  猶如重新認識了她,陸修應道:「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緣。也好,見到沈鯉時,定然轉告給他。」

  「多謝陸公子。」

  魚白娘走出數步,看著等待的馬車,問道:「陳六么真的可活嗎?」

  「……」陸修嘆氣,「活下來的機會確實存在。」

  未再提及其他,魚白娘登上車廂,牽馬執鞭的中年健婦向陸修行了一禮,拽著韁繩,往逢州方向行去。

  而陸修解開束縛快馬的繩子,翻身上馬,急急沖往江畔。

  趙汝愚此前有言,他不必參與最後一戰,靜等事成,坐上戶部郎中的要位便足夠了。

  但他還想遠遠的看一看,有沒有幫的上忙的地方。

  陸修自己的修為道行儘管不是教內拔尖的那一撮,然而修行的儒家功法,也是可圈可點的。

  開禧城開始戒嚴,兵士守住城門不許擅自出入。

  繞著城牆行了一段路程,便看見一位中年儒士站於舟頭,搖著摺扇,順水而下。

  仿佛察覺到他,中年儒士扭頭掃了一眼,輕笑:「作為我儒家練氣士,卻有一腔殺氣,知羞不知羞?聖人教誨,學到狗身上去了?」

  明明相隔很遠,儒士話語,清晰傳進陸修耳中。

  又見趙汝愚好似不小心被風吹落枝頭的新葉,飄到江面,攔下輕舟。

  中年儒士收回視線,打量趙汝愚,「都知開禧城有位算無遺策的趙先生,如今一見,的確有幾分高人風姿。」

  舟停。

  不給趙汝愚說話機會,中年儒士自顧自又道:「所謂輕舟已過萬重山,在下溯江而來,為的便是不使天下陷入紛亂不停的戰火。趙汝愚,你等狼子野心,想攪亂這方天下,在下卻是不同意的。」

  傲立舟頭的中年儒士收起摺扇,隨手提起放在舟上的劍。

  趙汝愚見他非交手不可,反問:「天下紛爭百餘年,難道這是閣下願意看到的局面?」

  「三國漸漸不談刀兵,趙先生何苦再令民不聊生、妻離子散?」

  「亂上十年,安定幾百年,豈不是大道正理?」趙汝愚詰問。

  中年儒士回道:「不看十年後,只論今朝,在下不許爾等妖孽禍亂蒼生!」

  趙汝愚嘆氣一聲,翻開隨身攜帶的書本。

  四周變幻,二人猶如來到一副畫卷中。

  山川青綠,鬱鬱蔥蔥,鳥語花香,時不時清脆啼叫,令人耳目一新,沉重的心情不免開朗起來。

  中年儒士環視周遭,腳下哪還有輕舟,他明明腳踏實地立於青草大地之上。

  空氣無比清新,風景極致優美,似乎到了洞天福地、蓮花仙境。

  「《萬里江山圖》,趙先生果真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大手段、大手筆。」

  畫卷無限鋪展,若毛筆勾勒,出現一座又一座高山。

  有道是高山仰止,山,於儒家練氣士來說,不止是看的見的景色,還是修行的根本之一。

  萬民百姓、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皆為儒家練氣士的眾妙之門。

  而趙汝愚所側重的,便是眼前的高山、身側的江河湖泊、春生秋枯的草木、餘音裊裊的鳥語……

  中年儒士發自心底的感嘆:「原來趙先生的成道法門,乃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看見的一切,收攏心胸,將來悟道時拿出來洗乾淨,有望成就儒聖的大境界。」

  儒家九品各有名稱,儒士口中的儒聖,猶在一品亞聖之上。

  他悠然遞出一劍。

  儒家也有修劍的大道,所謂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君子六藝中的「御」,除了御車之外,又演化出了御劍。

  儒家劍客,江湖上也有叫法,喚為君子劍。

  劍氣如沐春風,當中卻隱含殺氣。

  這叫先禮後兵。

  一劍,有若流星,彩光照耀,煞是好看。

  唯獨趙汝愚深知這一劍蘊藏的大恐怖。

  無論四品金剛,還是三品朝露,面對這一劍,毫無幸理。

  他身前陡然滴落墨滴。

  一座座高山拔地而起。

  劍氣縱橫,大山劈成石塊,壓根無法抵擋。

  儒家的孝經故事中,有劈山救母的橋段。

  中年儒士遇山劈山,正應了孝的核心道理,便也威力無窮,仿佛不是人力能抗衡的。

  趙汝愚輕翻一頁紙張。

  天地為之顫動。

  無物不破的劍氣突然找錯方向,往另一處斬去,緊接著消失無蹤。

  「好一手萬里江山圖,怪我頭一次遇見如此大手段,經驗實在不足,接下來不會了。」

  要說方才是鋪展畫卷,那麼眼下就是把畫卷收起。

  天地、山川、老樹等等,緩緩不見。

  未幾。

  只剩趙汝愚和他兩人方圓十里的範圍。

  又起一劍。

  中年儒士隨其後。

  既然已經問禮,那麼便剩下斧鉞加身。

  趙汝愚一退再退,避其鋒芒,翻頁。

  自原地無影無蹤。

  劍氣劈斬一空。

  中年儒士餘下的殺招亦是無從談起。

  「怪哉。」

  畫卷再次舒展。

  無數美輪美奐的景致,重新一一映入眼帘。

  前方不遠,高山徐徐凝實。

  趙汝愚立在山巔,問道:「還打下去嗎?」

  「你奈何不了我,我奈何不了你,不如各退一步?」中年儒士問道。

  趙汝愚搖搖頭:「此言差矣,我不願殺你罷了。」

  「笑話,你我俱為二品司命,儒家在司命境上占了大便宜,想分出差距難如登天,怎麼到你的嘴裡,卻成不願殺我?」

  「不信?」趙汝愚真誠詢問。

  儒士笑道:「自是不信。」

  合上書籍,趙汝愚一步步穩健下山。

  每走一步,此方天地的景色便越發逼真一分。

  中年儒士哪裡能坐以待斃?

  持劍迎上去。

  居然愈行愈遠,連趙汝愚的身影也快看不見。

  以氣御劍。

  中年儒士縱身站在劍身,電光朝露前行尋找趙汝愚。

  茫茫天地,放眼望去,皆是崇山峻岭、滾滾江河。

  如此廣袤無垠,又哪能找的見他?

  正四處巡視。

  高山騰空而起,江河宛若化成一頭頭蛟龍,從無數方向攻殺。

  儒士長嘯,磅礴的劍氣炸碎一座座山、一條條江河。

  然而,大山無窮無盡,蛟龍形狀的江河無可計數。

  他縱使有千均力,如此消耗下,定有力困筋乏的那一刻。

  「我信了。」萬般無可奈何,中年儒士棄劍認輸。

  話音甫一落下。

  山、河仿佛春風細雨,瞬間感受不到之前的恐怖,成了滋潤身心的寶物。

  趙汝愚收起儒家大神通。

  仍是那條江,他站在水面。

  中年儒士立於舟頭。

  水流平靜。

  自上游而來的貨船,船工吆喝著方言。

  趙之卿從下游趕來,看著認輸的中年儒士,搖頭返回。

  秦振高聲道:「兩位先生的大手段,著實令在下開了眼界。」

  說完,他跟著趙之卿折返原地。

  這段江河不是關鍵之地,八部天龍成熟的地方,趙之卿早已在那布下漁網。

  趙之卿瞥著對岸的秦振,勸道:「秦侍郎,你我俱是朝中命官,都為至尊心腹,何苦來哉?」

  秦振想明白了一件事,認認真真回道:「你我所求不同,朝聞道、夕死可矣,只要能北伐,在下情願戰死疆場,馬革裹屍。」

  「笑話!與你說了多少遍,上下嘴唇輕輕一碰,仿佛天下萬事輕鬆的不得了,實則難之有難,一著不慎,你死不死無關緊要,讓南吳沉淪,才是後悔都晚了的錯事!」

  秦振瞧著趙之卿言之鑿鑿的神情,冷笑:「趙先生曾對我說過一句話,彼時還覺得有失體面,現在卻極其認同。」

  「世上許多事,壞就壞在穩妥二字上!!」

  趙之卿拂袖怒道:「雞同鴨講,對牛彈琴,殺了你也難解我心頭之恨!」

  兩人各自閉嘴。

  陸修的感觸比之秦振更深,他自己就是儒家練氣士,一朝觀看儒家大神通者間的交戰,以往不明之處,如雪入紅爐,豁然省悟。

  中年儒士對趙汝愚笑道:「他是你的人?」

  指的自然是陸修。

  趙汝愚應道:「工部員外郎陸修,大器晚成之輩,是我儒家將來希望。」

  「哈哈……」儒士半點不在意戰敗,暢意大笑,「不錯,不錯,陸修此人一點就通,何妨我再送他一點機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