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明末之七海為王> 第四百六十七章 數次戰役

第四百六十七章 數次戰役

2024-06-09 05:15:08 作者: 君威

  在混亂之中,第二軍各部之間的聯絡中斷,導致有分屬於兩個旅的三個步兵營和前來接應的一個騎兵團以及被打散的部分炮兵滯留在原地,這一部軍隊被岳樂攔住,而越過大凌河的阿濟格也派兵增援。

  

  幸好,一位副旅長接管了指揮,面對後路被切斷,他指揮所有軍隊向北突圍,占領了松嶺邊緣的大定堡一帶,藉助山勢修築了防禦陣地,布置了火炮,在敵後一直堅持到了主力軍團的支援,還吸引了大量的清軍圍攻。

  因為多爾袞不斷向女兒河方向增兵,李肇基也不斷從前線抽調兵馬支援,最終放棄了沿小凌河向東防守的計劃,而是直接退過小凌河,以河據守,他集結主力,優先進攻女兒河方向的博洛所部,只用了兩天,就將其擊退。

  博洛部因為穿越山谷而來,麾下沒有重炮,騎兵數量也比較少,而李肇基集結了近衛師、陸戰師和第三軍的淡水旅三支精銳部隊,擺出了殺雞用牛刀的態勢,若非博洛跑的快,其所部難擺脫被殲滅的結果。

  好在,多鐸率領的主力出現,牽制住了騎兵師,李肇基僅僅得到了近衛師的一個驃騎兵團和第三軍的兩個龍騎兵中隊的支持,也就只有九百多騎兵,無法切斷博洛所部的退路。

  在博洛部撤退之後,李肇基並未派人追擊,而是安排劉順率陸戰師主力駐紮於女兒河一帶,監視博洛所部,順便看顧補給線,然後立刻率領其餘精銳再次東進,趁著清軍離開了山地,過了大凌河,與其在小凌河一帶決戰。

  如果按照博洛和岳樂兄弟二人制定的戰略計劃,多鐸此時應該率領本部後撤進入小凌河谷,阿濟格則退過大凌河。但前線指揮的多鐸實在是忍受不住殲滅那支東番賊的誘惑,決定與阿濟格合軍,抵擋東方軍團主力,讓岳樂帶兵殲滅那支軍隊。

  更何況,多鐸得到的消息是,博洛牽扯了敵軍大量兵力。

  於是,多鐸立刻派兵渡過小凌河,占據了松山堡,也成功解圍錦州要塞。他的計劃是,利用要塞和足夠大的空間,不斷的牽扯,拖延時間,在儘可能不決戰的情況下為岳樂殲滅敵軍爭取時間。

  只不過,現實卻給了多鐸一個逼兜子。

  李肇基假意佯攻松山堡,卻被趙大河直接渡過小凌河前去解圍,多鐸在發現之後,迅速後撤兵力,結果李肇基又把前出大凌河的主力抽調出來,一起圍向了松山、錦州方向,其快速的行動和騎兵的果決切斷了清軍在錦州要塞搭設的浮橋,導致多鐸一部七千多人滯留在河西岸,其中兩千多人被殲滅,其餘逃進了錦州要塞。

  於是,六月,四日,東方軍團二度圍困錦州要塞,當天再次完成渡河,將被圍攻的那支軍隊解救了出來。

  就此,遼西會戰的第一次戰役結束,從登陸到兩度圍困錦州要塞,一共持續了兩個多月,東方軍團陣亡三千四百多人,重傷一千多,相當於折損了一個步兵旅的軍隊。

  因為第三軍的擴建,原本的預備營都充入其中,現在的折損無法有效的補充。

  而李肇基研究第一次戰役發現,大部分的傷亡都是在運動和牽扯之中被擊潰導致的,再有就是對堅固工事和複雜地形進攻導致的。

  滿清已經沒有膽量在平地與東方商社決戰,卻也有的殺傷的辦法。

  相對來說清軍的損失更大,僅僅陣亡就有六千一百人,七百多失去戰鬥力的傷員,而被俘、逃亡的人數也有近兩千。大規模的傷亡產生於女兒河戰場和松山堡戰場。

  只要平野曠地開打,滿清方面就傷亡巨大。

  利用複雜的山地河谷地形,滿清方面可以減少兵器技術上的劣勢,可以保證在不崩潰的情況下,給東方軍團造成較大的傷亡。但問題在於,這一戰法並未沒有下次,河谷山嶺限制了東方軍團的進攻,同時也切斷了清軍各部之間的聯絡,讓其相互之間不容易支援。

  只不過,清軍對東方軍團的另外一個判斷毫無疑問是準確的,那就是李肇基不想打持久戰,會主動發起進攻。

  此時清軍主力分為四部分,博洛一部三萬人在女兒河河谷,威脅東方軍團側翼和補給線,多鐸一部四萬人在小凌河河谷,距離錦州要塞最近,而阿濟格一部四萬人在大凌河東岸防禦,其餘軍隊則駐屯於朝陽方向。

  之所以不全軍壓上,是因為河谷地帶運輸困難,難以支持全部主力在前線作戰。

  六月十日,李肇基主動發起了第二次戰役,在小凌河谷和大凌河方向一起發動的進攻,攻勢之猛烈,讓清軍都摸不准哪個方向是東方軍團的主攻方向,而多鐸和阿濟格也按照計劃動起來。

  所謂計劃,就是穩步後撤,進入河谷深處,吸引東方軍團進入。

  但是李肇基並不中計,他還是寄希望於可以在遼西走廊的平坦地形聚殲清軍主力,因此,發起的第二次戰役,仍舊是先把清軍吸引出松嶺的想法。

  事實證明,雖然李肇基的統帥部出現在了小凌河谷方向,近衛師也隨即出現,但大凌河方向才是主要進攻。

  李肇基把給了趙大河整個第三軍和第二軍的一個旅,外加騎兵師,在渡過大凌河後,快速向前挺近,迫使阿濟格向大凌河谷一路徹底,一路丟失義州城和大康堡,最後連九官台都丟失,把阿濟格所部封鎖在了大凌河谷後,趙大河立刻派遣騎兵師和兩個步兵旅繼續東進,擺出了要進攻遼東的架勢。

  起先多爾袞等人並不相信,畢竟東方軍團的補給線在己方的威脅之下,而且趙大河所部東進的速度並不快。

  但隨著一系列的消息傳遞到了坐鎮朝陽的多爾袞手中,多爾袞不得不相信了。

  首先清軍發現,東方軍團在女兒河、小凌河和大凌河的河谷地帶修築炮壘、挖掘壕溝,似乎是長期堵塞清軍於河谷地帶的意圖。

  其次,阿巴泰所部發現,海軍陸戰隊再次占領了蓋州海口處的連雲島,而且大興土木。

  這讓多爾袞不敢怠慢,假如東方軍團忽然撤退,從海上轉移至蓋州登陸,亦或者直接放棄後勤補給,一路從遼西走廊打過去,再以大軍鎮守遼西走廊東口,豈不是把清軍主力堵在了遼西?

  於是多爾袞只能命令多鐸方面支援阿濟格,並且讓博洛迅速出擊,爭取突破女兒河口,再次威脅東方軍團後路。

  多爾袞的命令得到了很好的執行,多鐸派遣一萬五千人翻山越嶺,支援阿濟格,而多爾袞也抽調朝陽一帶的後備部隊增調給了阿濟格,讓阿濟格麾下的軍隊超過了六萬。

  此後,在女兒河谷口和義州方向,發生了大規模的攻防戰,形成了清軍主動進攻占據地理優勢的東方軍團的局面,清軍的傷亡極為慘重。

  但這也迫使了趙大河停下了東進的腳步,在義州方向鏖戰二十餘日後,趙大河被迫選擇撤退,再次退回了大凌河西岸,而阿濟格率領主力立刻追擊。

  趙大河所部邊打邊退,一路丟棄補給和彈藥,讓阿濟格不斷的強突猛進,一度讓多爾袞以為此戰要取勝了。

  但卻不知道,他們已經掉進了李肇基的陷阱之中。

  處於小凌河谷的李肇基並未率軍後撤支援趙大河,甚至抽調自圍城部隊陳平所部也沒有增援。

  李肇基集結近衛師,淡水旅一個團和陳平所部,一共一萬四千人,發起了對正面多鐸部的衝擊,李肇基把各部隊裡的擲彈兵和獵兵這些精銳部隊組織起來,不斷派遣他們從側翼繞擊清軍後側,迫使多鐸所部不斷後撤。

  多鐸部四萬人,原本在第一次戰役之中傷亡就最大,又抽調了一萬五千人支援阿濟格,麾下能打的不足萬人,面對東方軍團的精銳進攻,招架不住,只能從棧道撤往朝陽。

  但李肇基並未追擊,而是捨棄本部的輜重、重炮,直接沿著多鐸部支援阿濟格的山路,一路向東,順利進入了大凌河谷地,沿著這片已經被滿清開發的富饒谷地一路向東,直接切斷了阿濟格指揮的清軍主力的退路。

  並且於七月二日,與正面的趙大河部形成了夾擊的態勢。

  阿濟格左支右絀無法抵達,最終選擇向小凌河谷地突圍,但為時已晚,只有兩萬騎兵和四千步兵逃入了小凌河河谷地帶,其餘主力除了被殲滅擊潰,大約有一萬七千人退入了錦州要塞之中。

  雖然第二次戰役沒有取得大規模的殲滅戰,東方軍團在運動之中,產生了大量的潰兵和俘虜,導致東方軍團折損七千多人,但清軍的損失明顯更大,尤其是清軍大規模進攻東方軍團在河谷一帶的堅固工事,導致了大量士兵傷亡。

  而對於清軍來說,最不利的還是大隊清軍退入了錦州要塞之中,連續兩撥的軍隊退入,讓錦州要塞的守軍超過了四萬人,這大大超過了錦州要塞的承受能力。

  當然,糧草的耗盡暫時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四萬人在錦州要塞,成為了不可挪動的死棋。

  當初為了把金州要塞打造成不可陷落的要塞,岳樂窮盡心思,精心挑選了地址,讓要塞三面環水。岳樂曾經自豪的宣稱,錦州要塞可以擋住十萬東番賊的圍攻,但問題在於,這座要塞也因為選址問題導致少量兵力就可以圍困住裡面的所有守軍。

  在前兩次戰役期間,都是陳平負責圍困要塞,其本部三千人外加第二軍的一個團,各艦上的陸戰隊加起來一千多人,以及一些臨時武裝的水手,另有七百多騎兵,兵力總計七千多人,就困住了兩倍的守軍。

  現如今守軍變成了四萬人,李肇基只需要稍微調遣一些部隊,就可以圍住守軍。

  實際上,在後面的兩次戰役之中,東方軍團都是以一萬人就圍困住了這四萬人,而且,東方軍團還得到了援軍。

  半島的第三軍送來了五個營,組成了一個步兵旅,而海軍把從去年編成訓練的三個團送來,加上一些武裝水手,組成了一個新的師。

  這些新到的部隊,以新兵為主,李肇基對其進行了分配,將其配屬給一些傷亡比較大的步兵旅,負責執行駐守寧遠要塞,封堵錦州要塞,封鎖女兒河谷口三個任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