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結束
2024-06-09 05:15:10
作者: 君威
其餘建制的部隊,在遼西進一步整編,最終形成了約有七萬四千人的野戰部隊。
錦州要塞三度被圍之後,多爾袞在八月和九月連續發起了兩次解圍行動,這是因為,新進入要塞的一萬七千人,全部是滿洲八旗的精銳,而且兩白旗的兵馬都在其中,多爾袞承受不起失去這支軍隊的代價。
連續的解圍行動,正中李肇基的下懷,讓李肇基可以在遼西走廊的平坦地勢下可以與清軍進行決戰。
第三次戰役中,清軍數次調遣兵馬拉扯陣線,試圖調動東方軍團,但李肇基不為所動,雙方傷亡都不大。
第四次戰役,圍繞大凌河堡,東方軍團七萬多人與清軍八萬多人進行了一天的決戰,以清軍承受不起傷亡,退到大凌河東岸而告終。
這兩次解圍失敗,多爾袞被迫開始求援,對外藩蒙古進行最後一輪動員,完全放棄朝,鮮,把濟爾哈朗所部調遣來遼西走廊。
希望再次取得對東方軍團的優勢之後,發起進攻。
同時,多爾袞向大順求援,明確表示,若不來援,滿清會兵敗覆滅。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顯然,大順不希望失去了一個牽扯東方商社的力量,在接到求援之後,一支軍隊立刻出山海關,讓東方軍團腹背受敵,但因為寧遠要塞的存在,順軍也沒有把握擊穿遼西走廊。
但李肇基的戰略目標達到了,順軍南方前線退兵,放棄了南下進攻大明的計劃,只不過等湖廣方向的大軍抵達山海關,發起進攻,就又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圍繞錦州要塞,雙方一直打到十一月大雪降臨。
第五次戰役依舊發生在大凌河堡,多爾袞強迫順治親征,拉來滿蒙漢鮮三十二旗,外藩蒙古和藩下軍隊、綠營,滿清國內所有能拿的起長矛的人都參與了戰鬥,圍繞大凌河堡進行了一系列的攻防。
但三天時間,也沒有打破東方軍團的防禦,在十月二十日,李肇基親自指揮的反擊,擊破了阿濟格率領的右翼,陣斬阿濟格,大破清軍,斬首、俘虜六萬有餘,清軍隨即撤退,一路撤過了遼河。
第六次戰役則是錦州要塞圍城戰,在長期的臼炮轟擊下,錦州要塞幾乎傾頹,守軍死傷慘重,面對援軍幾次被打退,滿達海選擇了投降,自此,清軍主力損失殆盡。
而遠道而來,在山海關內集結的順軍得知消息,也不敢再有妄動。
整個冬天,李肇基都與大順、滿清雙方進行談判。
李肇基分別聯繫的多爾袞和順治,有些條件是一樣的,比如交出東方商社叛徒劉利,交出漢奸吳三桂、孔有德、錢謙益等人。
但有些條件都不同,李肇基向多爾袞要順治的腦袋,而向順治要多爾袞的腦袋。
還向其他人同時索要多爾袞和順治的腦袋。
最終,在弘光十一年的除夕夜,在博洛的支持下,順治率先發起了政,變,抓住了多鐸和多爾袞,如果情況一切順利,滿清這一次的政,變只會造成權力轉移,而不會有更大的損失。
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參與政,變的阿巴泰發動了政,變之中的政,變,他已經認識到了滿清必敗,在政,變發起前,順治就已經決定,不論勝敗,滿清都要向大順稱臣納貢,遜位後請求庇護。
在阿巴泰看來,既然皇位都沒有了,那麼滿清的權柄在誰手裡不是呢?
他瞞著兩個兒子,控制了盛京城,意圖把八旗貴族一網打盡,但遭到了博洛的反抗,忠誠於順治的力量與阿巴泰所部在盛京城裡發生了血腥的內戰,最終以東方軍團近衛師的抵達而結束。
在大雪之中,博洛護送順治等皇族出城逃亡草原,而阿巴泰則拿著多爾袞兄弟的人頭向李肇基求和。
如此,整個遼東都落入了東方商社的手中。
整個冬季,李肇基都在盛京一帶,招撫百姓,安定地方。
本地的百姓,不分民族,全部被李肇基編為了軍戶,其中漢人十個萬戶,鮮人四個萬戶,蒙古兩個萬戶,滿洲三個萬戶。
李肇基讓降將和有功之臣統帥這些個萬戶,在開春之後,首要的就是恢復生產。
開春之後,李肇基在海陸兩軍的擁護下,在已經改名為瀋陽的盛京城稱帝。
與大順、大明之間的對立不同,兩個朝廷不約而同的承認了李肇基的帝位,還紛紛要求成為兄弟之國。
從弘光十二年前,商社進入休養生息階段,裁汰了很多陸軍部隊,把資源集中於海軍方面,最終在弘光十五年,不宣而戰,派遣鐵甲艦隊進入巴達維亞,擊沉了荷蘭人的大量艦船,正式對荷蘭人宣戰。
英國人、葡萄牙人相繼加入,最終荷蘭戰敗,出讓了包括馬六甲、錫蘭、台灣等地的殖民地,保留了東方的存在。
而大順也藉機南下,在弘光十五年占領了江南、湖廣,朱由崧退避廣東。
只不過,海戰勝利的很快,李肇基隨即整編陸軍,充實擴建了三個野戰軍,把陸戰隊編組了一個野戰軍,並且大規模組織原滿清軍隊,合計二十萬大軍在弘光十七年越過邊牆南下,奪取了天津衛,並且登陸膠州灣,占領了青島,山海關已經失去了意義,李肇基率大軍於京城之外與李自成決戰,一舉戰勝。
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占領了中原和江南,然後驅虎吞狼,讓大順消滅了大明,朱由崧最終選擇遜位,李肇基取而代之,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