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三六四 神器與功法
2024-06-06 08:51:12
作者: 我是蓬蒿人
一路前行,趙寧不斷遇見新的修行者隊伍。
碰到凶獸亦與東土修行者作戰時,趙寧便讓隊伍出手救援,在削弱凶獸力量的同時,儘可能網絡更多修行者到自己麾下。
碰到西土修行者與東土修行者相爭,趙寧就會出面勸說雙方和解,為了人類整體利益共同對付凶獸,如果對方不聽,那就強行彈壓。
競爭對手雖然是兩個,但明面上的敵人卻不必是,以一敵二怎麼都是看都是該避免的行為。
趙玉潔在西土勢力中,如果可以,趙寧更願意打擊西土修行者,但西土與東土相對隔絕,彼此間的爭鬥與仇怨比較小,且東土修行者剛跟凶獸打過一場大戰,他們更願意把凶獸當作敵人。
群體意志面前,趙寧也不能逆勢而為。
而要是感知到前方有西土修行者與凶獸廝殺,趙寧會依仗自己的修為,提前帶著隊伍轉向,遠遠避開不去摻和。
他巴不得凶獸跟西土修行者多死傷一些。
「停手!大家都是中原子弟,同氣連枝,如今凶獸在一旁虎視眈眈,我們怎麼能自相殘殺,平白讓對方撿便宜?」
眼見前方「峽谷」中有東土修行者在內鬥,張小紀立即抽身上前大聲呼喊,並警示對方不遵勸告的後果。
一連喊了好幾遍,張小紀回到趙寧面前稟報:「師父,是梁氏、黃氏的修行者,帶著一隊人在圍攻魯氏、夏氏的人!」
趙寧瞥了他一眼:「你說什麼?」
張小紀怔了怔,覺得自己說得很清楚了,師父他老人家不至於聽不清楚,怎麼還要多問一句?
「稟師父,是魯氏、夏氏的人,正在進攻梁氏、梁氏的修行者,無論弟子怎麼勸說他們都不肯罷手!」
張小紀到底是腦子靈光,很快反應過來,還不忘提高音量讓隊伍中的修行者都能聽見。
趙寧微微頷首:「既然他們不聽勸阻,那就是鐵了心危害東土,立即前去彈壓。」
「是!」張小紀大聲領命,帶著隊伍殺向戰場。
張小紀是個做事周到的,他到了峽谷中,領著晉門弟子直奔夏氏修行者而去。
夏氏修行者眼見自家臣子敢對自己動手,無不大怒,開口想要責罵、呼喝,質問對方為何造反,卻一個個都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就像是喉嚨被人掐住一般。
戰鬥結束,趙寧照例論功行賞,在豐厚的奇珍賜予下,得了好處的修行者們無不心情大好、激動難耐。
眾人不是忙著服用寶果,就是急於給符兵提升等級,增強自己的戰力與保命能力,沒那麼多心思去想別的。
而趙寧則是順理成章將峽谷中的珍寶收入囊中。
一路所見,除了夏氏一黨的人,會不由分說攻殺看到的梁氏、黃氏修行者外,其餘東土修行者之間基本沒有械鬥。
寶物雖然讓人眼紅,卻犯不著賠上性命,大多數時候眾人都能商量著來。
終於,趙寧一行人來到了真正的好東西面前。
那是五大先賢留下的神器與功法!
......
在進入不周山之前,黃文岳就已經跟梁正蒙商量好,到時候兩人要聯合行動,以最快的速度擊殺夏啟。
黃氏、梁氏被夏啟算計得元氣大傷,在諸多方面已經失去王位競爭力,唯一還能依仗的,便是他們這兩個天外境修行者。
不周山之行是兩族最後的機會,他倆知道夏啟一定會帶著爪牙對付黃氏、梁氏的人,劣勢如此明顯困境如此深刻的情況下,他們還要來不周山,打的就是擒賊先擒王的主意。
殺了夏啟,釜底抽薪,東土就只剩他們兩個天外境,屆時王位還能落在別人手裡不成?
至於趙寧......那不過是個外來者,自家氏族都尚未建立,絕無一星半點兒染指王位的可能。
在不周山外不好動手,一旦他倆向夏啟發難,手握大義名分的夏啟,頃刻間可以調集東土力量圍剿他們。
不周山卻是一個天然角斗場。
一方面,這次進來的人少,東土攏共就五百多修行者;另一方面,內部環境錯綜複雜,各方力量相對隔絕,黃文岳、梁正蒙有可能在不引人注目的情況下,動靜較小、後果較輕的把夏啟圍殺而死。
進了不周山,黃文岳立即放開氣機感應各方修行者,並以最快速度前行,去尋找梁正蒙匯合。
一路上他不斷遇見各方隊伍,也碰見過許多珍寶。
但黃文岳全都沒有理會,不肯為此停滯片刻腳步。
陳氏、魯氏、姬氏的修行者,他不是不能隨手抹掉,但提前暴露自己的殺心毫無益處,況且黃氏眼前最大的敵人是夏氏,等到夏啟死了,在跟梁氏爭奪王位的時候,陳氏、魯氏這些氏族還有爭取可能。
沒必要跟他們不死不休。
至於珍寶,黃文岳更是無暇顧及。
不周山里最大的珍寶是先賢遺澤,余者都入不了黃岳文的眼,要是想收集奇珍培養後輩,但也得是在擊殺夏啟之後。
夏啟一死,東土還有誰能阻止黃氏、梁氏聯手搜集珍寶?
若是被夏啟殺了,現在弄到再多珍寶也無用。
一路飛行,黃文岳只有在黃氏子弟被人攻殺時,才會出手替族人滅掉對方。除此之外,哪怕是看到梁氏子弟遭受打擊,黃岳文都不曾出手。
滅掉夏氏後,梁氏就會成為對手,黃文岳樂意看到梁氏的修行者現在多死幾個。只要梁正蒙沒事就行。
黃文岳來來回回尋找良久,都沒有找到梁正蒙。
好消息是,他也沒有碰到夏啟。
黃文岳遂不再一味強求先跟梁正蒙匯合,而是有意收攏黃氏、梁氏兩家天人境中期以上的高手。
這個層次的修行者,有能力幫他對陣夏啟。
......
寬闊的石室盡頭,有一尊頂天立地的巨大石雕,趙寧一眼認出那就是北帝的雕像,對方端坐在石座上,兩手放於膝蓋,掌心朝上,每個長達半丈的手掌中都有一個物件。
左邊是三尺青鋒,右邊是書。
無論書與劍,皆光潔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