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寒門巨賈> 第二百九十章 留條退路

第二百九十章 留條退路

2024-06-05 10:09:53 作者: 碼字工人

  春分一至,晝夜平分。

  登州南城的酒店也各自賣起春酒。義學的先生們,此時往往便要吟兩句詩詞,亦或引《詩》而唱: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學生們或懂或不懂,總也跟著搖頭晃腦起來,仿佛沉醉其中。

  因春酒有兩說,先生們也慣要爭論一番。一者說依周制,便是冬釀春成之酒;一者說依漢制,便是春釀秋成之酒。

  你引張衡,我舉蘇軾,又孔穎達,復李書簏。觥籌交錯,說周漢之興替;歌舞昇平,講封建之得失。

  談興一起,便難收拾。封建之策尚不足顯其才,乃講今古文之論。尊周公,還是尊孔子?甚或尊孔孟?席間立時熱鬧起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賀成棟將小閣子門關好,那論爭之聲總算減弱不少。

  「太也呱噪,直似雞舍鴨圈。」賀成棟笑道。

  胡維憲擋住他的手,自己接過酒壺斟滿。

  「生平未得志,便好逞口舌。」

  「東家說的是。」賀成棟笑道,「馬員外怎說?」

  「他自是肯賣。俺誆他紀留守亦牽涉,許他抬三成價錢。」

  「這又何必?」

  「總要讓他于田家有個交代。你雖有把握不用雍、曹之物,但留條退路亦是應該。」

  胡維憲又細講馬夫子所開示條件,賀成棟聽得半信半疑:「他安得什麼心?」

  胡維憲搖頭道:「且不管他如何想,緊要處是將那法式學來。」

  「成。那人選……」

  「讓你家派人就是。」胡維憲全推給賀成棟,「俺左思右想,還是得拉紀公相助。」

  他前番回遼陽,幾番手段用盡,紀景輝皆巋然不動。家中見他焦急,也托人打問過,只說中原禁菸,代國沒有不禁的道理。

  可賀成棟等人販煙,又極為順利,除例行規費,並無甚阻礙。鬧得他很是尷尬,這才自請纓去棣州拜會馬夫子,欲購其提煉法式顯他手段。

  「他是倨傲慣的,未必肯聽道理。」賀成棟開解道,「再說俺們頗小心,他亦拿不住。」

  「他這是瞧不上俺們。」胡維憲笑道,「但若果真生發起來,只恐他突下辣手。」

  「那……」

  「前番東虜所獲不少,先販給他們。」

  「好。那些提煉所用的器具、法藥,可能找旁人買?全真教牛鼻子那麼多……」

  「道士再多,也是他有此法式。旁的道士或許有,你可耐煩去尋?」

  「也是。」賀成棟想起陸憲文一事,「陸員外那裡說要延期十日交付,道是行船不便。」

  「此人瑣事甚多。」胡維憲也頗覺不滿,「前番還賒買棉布、棉花。」

  賀成棟也深有同感。

  其時南北貿易,多是一年兩合帳,即六月與臘月,在合帳時才會對購銷差額進行結算。若有數十年往來交情,一年一合帳亦有。

  而若是緊俏物資或者臨時交易,則不在此列。菸草便是一例。賀、胡二人收買菸草,慣是立時結清,而陸憲文本業即是棉布,他賒購數量亦多。

  「不若換作別家?」賀成棟問道,「田家與他交往極深。將來若做點化膏,免不了得罪田家。」

  「嗯。需辛苦你再去汴京。」胡維憲說道,「若談得好,亦不能再於棣州乃至河北路交貨。或者去旅順軍,或者便在蘇州。」

  「汴河沿岸曾載柳,市民常折柳送別。然北碼頭在五丈河,南碼頭在蔡河。為附庸風雅,又要先來汴河折柳。後來開封府便令碼頭近岸載柳,而將汴河沿岸柳樹移往諸車馬行廂站。」

  「戴公子好見識。」

  「過獎,過獎。」戴文泰立即謙虛起來。

  周圍不少才俊傍友,步瑤神色如常,許聯置若罔聞。三人當先分乘兩車,自東碼頭往麗景門去,而一眾才俊傍友,或者乘車馬,或者搭舟楫,亦往內城去。

  萬倫捨不得步瑤,亦隨其叔父步允遷搭船來,與步瑤同乘一車。步瑤擔心車馬顛簸,便讓車夫避讓緩行。戴文泰與許聯所乘之車反倒後來居上,其後又有許多才俊超越。

  博通巷,姚府。

  姚思仁用過飯後,便由內掌院傅文學,帶他去書房見姚同善。

  「叔父在練字?」

  「興許是。」傅文學笑道,「晚飯時老爺多用一碗飯。」

  姚同善平時頗節制,若晚飯時多吃一碗飯,那定是心情極好。

  姚思仁進屋後,姚同善讓僕役上得江寧茶,顯是新采的嫩芽。所謂「江寧明前貴如金」,可見他叔父今日卻有喜訊。

  「四叔,今日步家大娘與戴、許二位公子已抵京。」姚思仁稟道。

  「嗯。」姚同善輕嗅茶香,「可惜你成家早。」

  「四叔說笑了。」姚思仁笑道,「俺哪得與戴、許二位英才相爭。」

  姚同善笑著搖頭,另說道:「步家大娘確是良配。且看戴家與許家如何鬥法好了。」

  「許公家業大,可今日許成章卻沉默寡言。那戴應奎倒是言辭便給,像是博學多才。真是難分伯仲。」

  「兩家各有煩惱,拖個一年半載也不稀奇。」姚同善笑道。

  「許公亦有煩惱?」姚思仁奇道。

  姚同善卻不答他,只道:「萬老員外那裡不能失禮數。明日你代俺去投帖。」

  「是。不過,步家大娘總不能懸而不決,聽說京中風評頗有微詞。」

  「你莫要參預。」姚同善瞥他一眼,「萬家、步家,都是江南大族,你好好維繫是正經,莫被人捉到袋中。」

  「侄兒必定牢記。」

  「陝城屯田做的不錯。恆通那裡你多關照。」

  姚思仁聞言,便取出炭筆,記在片紙上。

  「現在官債漲的慢,你多多收債。」

  「是。」姚思仁記完問道,「可是議和將成?」

  姚同善笑道:「十之八九。」

  「恭喜四叔。」姚思仁喜道。

  先前都省要在陝城屯田,但當地士紳良善並不領情,反抬高糧價,又使陝城官員上疏異議。

  然博通巷的姚同善與梁應春,分別與陝城恆通、河東廣源兩家商號聯手,收買農具、種子,並運糧入陝。陝城帥司謝江泊以下,於博通巷很是器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