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走馬上任第一天
2024-06-02 16:09:32
作者: 烈火人龍
管沁深知掛職青溪鎮是鄭嚴河對他進一步的考察。
能不能入得鄭嚴河的法眼,進入鄭嚴河的親密朋友圈,就要看在青溪鎮能不能做出一番事業。
管沁從不打無把握的仗。
他去之前就先對青溪鎮的人事布局、產業結構做了一番回溯。
說是回溯全因為前生徐藏林掛職青溪的關係,那時他也從機關事務局調出來了,在高新開發區的招商辦工作,但也經常去青溪找徐藏林。
從徐藏林的嘴裡聽到了不少關於青溪的內部情況。
首先那位快退休的副鎮長叫蘇學文,今年五十二周歲,明年就要退居二線。在青溪鎮幹了一輩子,是從鄉鎮公務員一級級升上來的。
家住在小河村,靠近青龍水庫一帶,妻子十年前病逝,是個鰥夫。
家裡僅有一子,在外地讀完大學後,就在外地工作,沒回北州。
性格嘛,要按前生徐藏林的話說,就是塊肥皂,還是用過的,滑得抓都抓不穩,只想著平穩下車。
其餘的十幾個部門,如派出所、綜治辦、安監站、民政所、財政所的頭頭腦腦,有的管沁能回想起來,有的就不記得了。
凡是不記得的都被他劃掃不重要的一類。
重要的像蘇學文,派出所所長楊永明,都被他打了個星號。
心裡大概有了底,管沁才發覺,怎麼跟徐藏林一樣了?
或許是受他影響太大吧,畢竟前生很長一段時間兩人都在搭班子。
二老在管沁臨走前,叮囑了好長一段話,說是墨陽離北州不遠,沒事多回家看看。
新到一個地方,別老想著做事,先別得罪人。
說的都是二老的人生哲學,管沁滿臉虛心授教,至於用不用得上,那就二說了。
組織部的人先送他到墨陽縣政府。
朱勁松握他手時頗為用力,笑的時候更是連半顆牙齒都沒露出來。
是不是暗藏殺機?
管沁暗自揣度,畢竟上回見面,雙方都不客氣。
「年輕又富才幹的幹部,我們墨陽當然求之不得。」
朱勁松又掐管沁的肩膀,力道同樣不小,恐怕還使上了暗勁。
管沁干忍著,笑起來很勉強。
「好,縣委組織部馬上就派人帶你們去青溪。」
朱勁松說完要走,管沁上前兩步,低聲說:「朱縣長,咱倆沒那麼大仇,下回您留點情。」
朱勁松笑了。
沒再用力的拍拍管沁的胳膊:「好好干。」
對於管沁這種越級提拔,又擺明跟鄭嚴河有密切關係的幹部。
對朱勁松來說就雙面刃。
用好了,市里對於墨陽不說,對青溪的政策傾斜力度肯定有的。
用不好,鄭嚴河那裡會不會懷疑他給管沁穿小鞋也很難說。
到青溪時,就是農村經濟發展辦公室的主任老黃帶著一些幹部在門口迎接了。
蘇學文的身份不好跑到門口來,他就在裡面會議室等著。
經過簡短的接觸,管沁揮手讓大家進去說。
一轉身,就有人拿出一盒六百響的炮仗給點了。
噼里啪啦響著,按老黃的話說,這是地方特色,接風都必須的。
管沁也不像一些幹部,板著臉立威,笑哈哈地謝過。
會議室里,鎮委鎮府在家的幹部都到了,組織部把管沁的調令宣傳一遍就走了。
大家都知道,管沁別看是來掛職,可書記鎮長沒來,他就是一把手。
蘇學文早就不管事了,也沒別的副鎮長。
管沁瞧著下面幾十雙眼睛,看著熟悉又陌生的會議室。
由於條件困苦,整棟樓就只有三層,建築年齡都比管沁還大了,黨委和政府都在一起辦公,會議室也好不到哪裡去。
牆皮脫落了好些,天花板都露出鋼筋來了,地上還不時能看到蟑螂在爬。
跟安河相比,那是一個天一個地啊。
管沁沉吟片刻,徐徐道來:「我是來掛職的,但也不完全是來鍍金,要做些事,也不會悶頭瞎干,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務實不務虛。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都省了。」
下面都很安靜,自然不是管沁的威信,只是新來的副鎮長,多少給點面子而已。
至於管沁的話,大家也都聽聽就算了,官場上的場面話,比他說得更漂亮的多的是。
「青溪是個窮地方,我來之前就知道,想要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困難重重。但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件的來做。好高騖遠行不通。」
管沁看下面無動於衷,也知道話必須說完。
「先從一個村做起,再連成一片……」
「那管副鎮長要從哪個村開始?」
一個刺耳的聲音響起,管沁看過去,居然不認識。
「你是?」
「他是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主任譚波。」
身旁的蘇學文低聲告訴管沁。
「譚主任嘛,會後留下來單獨聊聊。」
譚波臉一僵,皺眉不吭聲了。
管沁又說了一些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改善治安等等的套話就散會了。
「譚主任,你想從哪個村開始?」
譚波心裡想的是,你初來乍到,都沒下去調查過,張嘴就來,這不是在胡說八道嗎?
「我想要發展,還要從龍背村開始,龍背村早年推廣過種植菠菜,有一定的技術根基,要是做成蔬菜基地,專供市區的話……」
管沁抬手打斷了他:「龍背村兩千多口人,分散在青龍山四周,適合的耕地也不多,有沒有兩百畝?不到吧?人均才一分地。全都種菠菜?銷路呢?想好了嗎?」
譚波愣住了,他不是才來嗎?怎麼龍背村的情況他都知道?
「先要想好銷路,不能今年價高就種這個,明年價高就種那個,亂下指導棋,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管沁耐心地說:「種出來賣不出去,那成本由誰負責?鎮裡還是老百姓?」
譚波啞口無言。
管沁說得句句在理,可也有個問題,沒貨你怎麼找別人談?又哪來的銷路?
「龍背村的事先放一邊,你認為小河村能發展什麼?」
小河村?
那村子才五六百口人,就在青龍水庫的下游,村口臨著楓河,才被叫作小河村。
除了有河,人均耕地面積比龍背村還慘,加起來也不到四十畝。
村裡的青壯都跑到鄰省發達地區打工去了,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發展根本談不上。
「下午沒事吧?跟我去小河村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