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收玉米1
2024-06-02 15:36:08
作者: 雨淡風清
果兒知道老太爺捨不得藏了多年的糧食,湊上來寬心道:「就知道爺是個通情達理的大好人,沈大人收到咱家送過去的糧食,心裡頭指不定怎麼感謝爺呢。」
老太爺白了孫女一眼,繼續抽著旱菸。
說服了老太爺,接下來就是運輸的問題,這麼多的糧食,僅憑他們姚家的力量短時間內很難安全送到長陵去,為了慎重起見,眾人一商量,姚二柱第二日便去縣衙求見沈縣令。
沈縣令一聽姚家竟然一下子拿出大批糧食要送去長陵,心裡簡直樂開了花。
萊陽縣屬於湖陽府城地界,不歸長陵那邊管,且從府城上司那邊傳來的消息,甚至有人隱隱在此事上暗中阻攔,所以長陵這次大肆收糧暫時沒有影響到這邊。
可是沈默是他親外甥,這個時候他這個親娘舅怎麼也得幫襯外甥一把,可惜自從收到消息他便開始在轄區內想辦法收糧,到現在也不過收上來兩千多石。
所以沈縣令一聽姚二柱說願意捐糧自然高興,至於無法把這麼多糧食全部運送過去的問題,立刻表示運糧的事交給縣衙,讓他們只管放心。
翌日一早,沈縣令便親自帶著官差過來。等把所有的糧食堆積在一起一過稱,好傢夥,竟然有一千多石!
沈縣令大喜過望,當場決定免了姚家三年的賦稅,作為一城知縣,這個權利還是有的。
請記住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姚老爹一聽心裡稍稍好受一些。雖然比起他捨出去的那一千多石的糧食,三年的賦稅實在算不上什麼,但多少是個安慰,最重要的這是縣令大人給予他們姚家的一份榮耀。
想通了這一點,姚老爹激動地忙又下跪磕頭,沈縣令樂哈哈地攙扶起來道:
「老太爺多禮了,你們此舉乃是大義,於私也是幫了我外甥的大忙,理應我們感謝你才對,我看這樣吧,此去長陵送糧,你們家派一個人跟著去,這樣更穩妥些。」
姚老爹一聽自然一萬個願意,把眼光投向兩個兒子,姚二柱剛從長陵回來,離下次送貨還有段時間,想了想道:
「大林、二林兩個在家沒啥事,不如叫他們兩個跟著官爺們跑一趟,也能多見識一些場面。」
姚老爹哪有不應允的,當下做了決定,讓大林、二林兩個簡單收拾了一下,跟著送糧的隊伍一塊兒出發。
很快家裡的糧倉被騰得一乾二淨,看得姚老爹眼淚汪汪,可小輩們都說值,沒辦法,老太爺認命了。好在還有兩個多月,等今年秋收下來,家裡的糧倉又可以用上了。
果兒看著爺爺滿臉不舍的表情,心裡覺得有些對不住老人家了,不過她很快給自己打氣,沒關係,糧食沒了以後還會有更多,等秋季收了玉米以後,是時候考慮種冬小麥的事了。
他們萊陽這一帶地處關中地界,腳下耕種的是肥沃的黃土地,祖祖輩輩都是種的春小麥,即春耕時播種,秋季收穫,糧食一年產一季。
但是果兒很清楚,在前世,這片黃土地上則是延續著一年兩季的豐收,春耕種下玉米,秋季收穫以後便開始種植冬小麥。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來年春季冬小麥開始迅速生長,到五六月份便可以下地割麥子了。
因為關中地區每年冬季雖然也是雪花飄飄冷得人伸不出手來,但是比起更北的地方比如京城一帶,其實溫度稍暖一些,在前世,早就實現了每年一季麥子,一季玉米的兩次收穫,大大提高了糧食年產量。
既然在前世可以做到,這就證明腳下這片土地是完全可以種出冬小麥的。
所以她曾跟二伯說過買冬小麥種子的事,也不知二伯找的怎麼樣了?
想到這裡果兒直接問起來:「二伯,上次我跟你打聽哪裡買到冬小麥的種子,你打聽得怎麼樣了?」
姚二柱被侄女一問也想起這事:「你說這個呀,有眉目,我這段時間尋了幾個南邊來的客商,跟他們打聽過,他們南邊就是種的冬小麥,不過咱們這一帶種的都是春小麥,所以冬小麥的種子從來不往咱們這邊運。
咱們要是真心想買的話,得提前付一筆定金,下次他們過來販貨的時候可以幫著帶過來。
不過,丫頭,你真打算種冬小麥?二伯可要提醒你一句,咱們這一帶祖祖輩輩還沒種過冬小麥呢。」
果兒葡萄眼一眨:「祖祖輩輩還沒種過玉米呢,不照樣種了,放心吧二伯,咱們姑且試試,萬一又成功了呢?」
姚二柱細細琢磨一圈兒,眼神里泛著一絲激動:「要是又能成功,那是不是表示,咱們這裡也能實現一年收穫兩季的糧食?」
天爺!姚二柱在心裡默念了一句,再看向果兒時一顆心也膨脹起來,一個小丫頭都這麼敢想敢幹,他堂堂一大老爺們兒有什麼不敢嘗試的?
姚二柱:「好,那咱們就好好試試,我明天就去一趟縣城,找南邊的客商去。」
「嗯!」
果兒重重點頭,跟二伯一樣激起了雄心萬丈。
自從嫩玉米火爆後,為了保證剩餘的那十五畝地沒有一點損耗,姚二柱特意把長工編成幾組,每天晚上在田邊巡邏,就怕有個閃失被誰鑽了空子,鑽進玉米地偷幾根回去可就麻煩了。
當然,姚二柱給足了夜裡巡邏的工錢,長工們雖然辛苦,但是輪到的人都很積極。
好在功夫沒有白瞎,地里的玉米被保護得很好,玉米這東西在夏季長得飛快,不等天氣轉涼,地里的嫩玉米外面的青皮漸漸發黃髮干,已經快要長老了,這時候便不能煮著吃,所以姚家掙快錢的好日子很快結束了。
不過三畝地的玉米快賣完了,杆子上剩餘下來的,大都是長相不太壯實挑剩下的,掰開外頭泛黃的幾層皮,裡面的顆粒大都稀稀疏疏不太飽滿。
但是這些也不絕能浪費,趁著還沒有長老,果兒讓人又掰了下來一部分,準備回家做炒玉米吃。這時候的玉米粒還沒有完全長老,最適合炒著吃。正好四個林在家沐休,讓他們嘗嘗這炒玉米的美味。
想吃就得幹活,果兒指揮三個小的一起動手剝玉米,大家圍著一個笸籮,蹲在地上剝掉玉米外頭的幾層葉子皮,露出裡面長相參差不齊的玉米棒子來。
果兒看著讓他們把玉米棒子尖頭處長相太差、甚至乾癟的地方全都淘汰不要,只挑顆粒飽滿的玉米粒放進笸籮里。
把家裡烙燒餅的大鍋洗刷乾淨,灶下燒火待鍋燒熱後,將玉米粒倒進去,用鍋鏟一遍遍翻炒,隔一會兒灶下變小火,蓋上鍋蓋,就聽見裡面噼里啪啦一陣響,很快玉米粒炒熟出鍋了。
掀開鍋蓋,金黃的玉米粒迸發出誘人的香氣,有些玉米粒已經被高溫焗得開花了。
把這鍋倒出來,給幾個弟弟先吃著,果兒又炒了兩鍋,一鍋加油加鹽的,一鍋只加蔗糖,這種加了調料的炒玉米,出鍋後又是另一番滋味。
幾個小的跟小時候一樣,一人搬個小凳子排排坐,手裡捧香噴噴的炒玉米吃得香甜,邊吃邊毫不吝嗇地誇獎果兒姐能幹,果兒姐了不起。
果兒不屑地把這些誇獎照單全收,等他們吃飽了肚子,吩咐他們端著剩下的炒玉米給家裡每個院子都送過去一份,包括姑姑跟香草那邊也不能少了。
轉眼到了立秋,雖然白天天氣還是熱得人直淌汗,早晚已經很涼爽了,地里的青紗帳漸漸泛黃,變干,眼看到了豐收的季節。
姚家的玉米比其他農作物種的晚,卻成熟得早,姚家人決定先收玉米。
姚老爹觀察了一陣子天相,最後定了收玉米的日子,派人去縣衙捎口信,只等縣太爺帶著人過來。
轉眼間到了日子,一大早姚老爹帶著一家老小跟長工們來到地頭,包括在城裡的老三老四也給叫了回來,秋收是大事絕對不能缺席。
幾個親家當初收了姚家送的嫩玉米,對這件事都牢牢記掛著,到了收玉米的大日子也都派家裡的壯勞力趕來幫忙,就連皂兒未來的婆家也來人了,陳家老頭帶著兒子陳昇過來。
今天來幫忙的都是干慣農活的人,姚老爹也就不客氣給大家一一作了分工,十五畝地的玉米想要一天之內掰完,自然人越多越好。
程小櫻的爹程先生也趕了過來,他是位教書先生平時很少下地干農活,可是這樣的大日子說什麼也要來捧個場。見了面後姚老爹很客氣地給他安排了個輕省活,到時候陪在縣令大人身邊說話就行。
姚二柱叫人給田間小路上一字擺開幾把太師椅,待會兒縣令大人來了也好有個歇息的地方。
上姚村的人早就關注著這片玉米地,知道今天要正式收穫了,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跑來看熱鬧,村長姚福田以及村里幾位長輩,此時更是與有榮焉跟姚家人站在一起,看著眼前的玉米地興奮地討論。
見來看熱鬧的人挺多,姚福田轉頭看了一圈,捲起袖子主動挑了十幾個年紀合適的鄉親出來,打算一會兒忙不過來的時候,叫這些人都上去搭把手。
今天縣令大人親自過來看著呢,得給人覺得他們上姚村的百姓心齊才行!
姚三柱也大呼小叫地跟著姚福田一塊兒選人,很快兩人從人群中挑好了人,有男也有女,都是經常下地幹活的。所有人都眼巴巴看著村口的方向,只等縣令大人的人一到便開工。
陶氏在家裡待不住,破天荒讓兩個兒媳婦扶著她走到地頭,今天這是個大日子,她要好好看看。村里跟她相熟的大嬸大娘們圍著她說說笑笑,又是一陣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