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王陽明心學> 縛脫無二:人人有個圓圈在

縛脫無二:人人有個圓圈在

2024-06-01 15:47:22 作者: 周月亮

  陽明曾感慨「世史掩覆多失真」,他此時的詩歌透露了他真實的處境和心情。這個已經是教主的人物,在挫傷面前依然悲觀,並且流露出什麼也不相信了的凡人心態。儘管此時用他自己的話說:「良知」二字已含在舌下,快要迸出來了,後來他說是靠著良知度過了這空前的災難。然而,良知敵不過滔天罪名。這次的罪名有一項成立,就得滿門抄斬:「暗結宸濠」「目無君上」「必反」。他已處在最危險的「君疑」境地。他當然知道個中利害,才空前地悲觀絕望。他的心學智慧大約是被壓抑住了,把他壓成了一個文人。

  「人生得休且復休」這樣的話,他過去是從來不說的。他游廬山開先寺時說:「斷擬罷官來住此。」看來他已想到可能被罷官的問題,那幫人的陰謀要得逞了,罷官是最起碼的。有個人退休了,他作了首寓言詩為之送別:你沒見那些雞嗎,它們高興得吃完了唱,但長胖了被拔光了毛送入廚房。你不見那些籠中鶴嗎,它們在籠中「斂翼垂顧困牢落」,恰是高人在官場的那個「德行」,還不如那些快樂的雞。但是,一旦鶴衝出牢籠,便「萬里翱翔從寥廓」了。這是他得休且休的含義。但是他身在牢籠不自由,現在想走也走不了。而且他若真辭職,便徹底失勢,任那幫群小宰制了。這是人生最難受的一種況味:已經失去了興趣,還不能放棄,放棄了禍患更大。就連他也得在兩害相權中取其輕。

  「始信心非明鏡台,須知明鏡亦塵埃。」但他接著說「人人有個圓圈在」,他的圓圈就是對朝廷的「忠赤」——「屈原情結」害苦了他,使他「殘雪依然戀舊枝」。這使他別無選擇,還得「回來」。最後算白忙活,他原地不動,回來巡撫江西。

  他的哲學讓他又回到了塵世之中,因為儒家超越絕望的高招是「萬物一體」,幹什麼都一樣——既然禪宗說擔水劈柴無非妙道,那麼回來當官也是與劈柴一樣的。陽明多次表示出家當隱士也是「著相」,太拘泥於形式了。那選擇當官就「不著相」了吧?這即使不算以閹然媚世為萬物一體,也夠和光同塵的了。先用「無」將所有問題抽象,把世界砍平,然後我行我素——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英雄行乎英雄。

  他在廬山開先寺的讀書台刻了一個石碑,寫得莊重卻滑稽: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復南昌,宸濠擒。當此時天子親統六師臨討,遂俘宸濠以歸。只有明白事情真相、仔細推敲才能感受其諷刺意味——而且刻石時皇帝還未歸。他總結意義時,警告群小:「神器有歸,孰敢窺竊?」結語是:「嘉靖我邦國。」他的學生說這是預言了下個皇帝的年號。

  

  他根本見不到皇帝,又特別想勸皇帝回京,但是他級別不夠。正好江西發大水,他上書請求自貶,說自己德不稱職,才有這數十年未有的水患。暗藏的機鋒卻是國家發生這麼大的禍患,你也應該下罪己詔,應該早日悔過。但是這種小聰明對於大玩主來說,是上不了台盤的小把戲。

  那些包圍著皇帝的近臣,居然想愚弄天下,說是他們平定的叛亂。他們以大將軍鈞帖令陽明重上捷音。陽明只得加上江彬、張忠這些人的大名,讓他們也「流芳百世」,這才通過了。宸濠已就擒一年多了,才名正言順地成了俘虜。冬十月,皇上從南京班師回朝,十二月,到了通州,賜宸濠死,焚其屍。勾結寧王的宦官錢寧、吏部尚書陸完等都被清除——也有冤枉的,也有真勾結而得保全的。過了兩個多月,即正德十六年三月,這位瀟灑的皇帝瀟灑到頭了。

  鐵打的朝廷流水的皇帝,陽明還得繼續效忠下一個。

  有一次,他問學生們,去年,太夫人訃告至,家大人病重,我四次上書請假不見應允,我想棄職逃回時,你們為什麼沒一個贊成我?學生說:「先生思歸一念,亦是著相。」

  陽明沉思良久,說:「此相安得不著。」他對皇帝也是「此相安得不著」。

  著相就是著相,是人拘泥於表面形式、認幻為真的一種常見的錯誤。《金剛經》云:「凡有所相,皆是虛妄。」陽明是儒,對於倫常大相執著得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