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才畫師
2024-05-29 01:26:26
作者: 戴金瑤
隨著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王朝,為皇帝生產了六百多年的御窯廠,壽終正寢。御窯廠的工匠們散落於民間,這些人雖然已經不再是御用的工匠,但他們的手藝仍然得到了民國政府和瓷業公司的認可,有些在民國政府經營的瓷業公司擔當畫師。
一些民國政府的官員貪利腐敗,將畫師的作品倒賣給了商人和富甲。有思想的畫師們幡然醒悟,不再為民國政府的瓷業公司服務,自發成立了陶瓷大師聚集交流的「月圓會」。在這裡畫師們品茗論畫,品評畫理,相互觀摩,切磋技藝。他們約定每月月圓之時雅聚一次,共同探討瓷繪藝術,因此被稱為「月圓會」。為了進一步推進瓷器技藝的傳承,各個擅長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們,都積極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月圓會還有一項秘密任務,就是保護國寶瓷器,月圓會一方面是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國寶瓷器,月圓會的成員們在離開瓷業公司之後,暗中調查了他們此前被賣掉的畫作的流向,調查過程中驚奇地發現部分國寶瓷器同樣被賣了出去,相當一部分已經流失海外,這其中就有漢江瓷業公司的身影。
漢江瓷業,是景市規模最大的瓷器生產和貿易的公司,被漢江商會會長南在利把持。南在利暗中將很多流落到手的國寶瓷器,賣給日本和上海商人,從中漁利。可以說,南在利與軍閥頭子馮大帥是一丘之貉,馮大帥明面上搞,南在利以漢江瓷業公司的名義暗地搞。亂世之中的奸商南在利,信奉「善無善報,惡無惡報」,世上沒有所謂的善與惡,只有贏與輸。除此之外,南在利還在暗中為瓷業公司物色制瓷大師和畫匠,很多有志之士,包括月圓會成員,看透了南在利虛偽的嘴臉,不願為其賣命。
這天,有一個滿身是血跡的年輕人,拎著幾刀豬肉,闖進了這個秘密基地月圓會。此人是個屠夫,名叫裴多寶,二十歲初頭,年少老成,濃眉,絡腮鬍,在漢江鎮當屠夫。多寶的父親是老屠夫,忙時打鐵賣肉,閒時江上捕魚為生;母親戴氏從小讀過書學過畫,軍閥打仗時從安徽遷到漢江,勤勞節儉,開了一家紅店,專門給瓷業公司寫字。多寶母親閒時就教多寶讀書寫字,後來多寶母親病重,家境落寞,父親又常年生病咳嗽,多寶挑起家庭重擔,子承父業,以殺豬賣肉為生。但隨著帝國主義和地方軍閥搜刮民脂民膏加俱,百姓生活每況愈下,各地都在鬧饑荒,老百姓根本吃不起肉,殺豬賣肉的生意也經營慘澹。
月圓會發起人王啟元,見多寶身上滿身血跡,油頭垢面,捋著長髯質問多寶為何闖進月圓會。多寶說他看中了制瓷大師袁林的女兒,他要拜袁林為師,將來畫的梅瓶,一支也能賣到一百兩銀子,有錢了就能娶得到袁林的女兒。月圓會的成員聽到多寶的狂言,哈哈大笑。
原來就在早上,多寶收攤回家,經過一家古玩店,看見有人在倒賣一支梅瓶。瓶上水藻間遊動的年輕女子乃絕世美女,多寶再看落款是袁林,心想拿錢買下這梅瓶,卻不料這梅瓶要賣白銀一百兩。多寶向店主打聽,原來袁林是御窯制瓷大師,以前是專門給京城皇上畫瓷器的;而梅瓶上的女孩,正是袁林的女兒。多寶盯著瓶上的年輕女子發呆,店主諷刺多寶,梅瓶買不起;梅瓶上的女子,更別多想,她不是像多寶這種粗人就能接近的,千金小姐不會嫁給窮光蛋……
隨著清朝國力的衰敗,皇家御窯廠的衰落,一批出類拔萃的優秀民間陶瓷藝術家異軍突起,月圓會的成員袁林,就是其中技藝超群的代表人物。袁林,劍眉,長衫,景市的制瓷高手,尤其擅長畫魚,人稱「魚王」。袁林從小跟他的父親在漢江邊打魚,對鯉魚的鱗片數了如指掌,專攻魚藻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曾赴上海參加畫展,曾以青花魚藻碟作品轟動上海灘。
袁林的才華被日本商人小野二郎看中,推測袁林就是御窯陶瓷技藝傳承人,曾要袁林仿一批清代青花魚藻碟,然後在中國拍賣,賺取中國人的銀元,被袁林斷然拒絕;後來技藝精進,開創了粉彩、墨彩魚藻畫的先河。袁林功成名就之後,歸隱於漢江,以捕魚釣魚為樂。袁林生有一個女兒袁美妤,是他的掌上明珠,從小視若珍寶,創作作品時,時不時地以女兒為瓷器釉面圖案。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月圓會的發起人王啟元要趕多寶離開,多寶面對冷嘲熱諷,好像無所謂。袁林叫住了多寶,問他為什麼在這麼多人的嘲笑下,卻沒有生氣?多寶說,憤怒沒有用,要麼被踐踏,要麼變強大。袁林笑著點頭,再問多寶看中了他女兒哪裡,僅一副抽象的圖案,就來決定自己的終生大事,未免也太草率。多寶告訴袁林,看中他女兒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不甘心做一輩子的屠夫,也不願去軍隊為軍閥馮大帥賣命,他找袁師傅學習制瓷和繪畫,是為了完成他母親對他的願望,成為有名的制瓷大師。
多寶說他會寫字,王啟元不相信,多寶隨手就蘸了豬肉上的血,在白牆上寫下「曹多寶」三字。多寶寫的小楷寬綽舒展,圓潤娟秀,收放得宜,完全不像粗礦的屠夫所寫。多寶寫完之後,還將幾刀豬肉塞給王啟元和袁林等人,說是拜師學藝的見面禮。
王啟元認為裴多寶是個粗人,油嘴滑舌,心術不正,雖然會寫字,但沒有繪畫和制瓷的經驗,無法勝任精細的瓷器製作和畫坯。袁林祖籍安徽,父親是清末秀才,開有紅店,與多寶的母親戴氏有交集,多寶所說的,並不像是在說謊。袁林看出了多寶字裡行間的骨氣,力排眾議,於是要破格收多寶為徒弟。
袁林有個夙願,位卑不敢忘憂國,他要致力於保護國寶,發掘瓷器繪畫方面的藝術人才。多寶為人直爽,粗中有細,亂世之中,還能不忘遺願,實屬難得。袁林打破常規,最終收屠夫出身的多寶為徒;至於多寶看中他女兒,他並沒有放在心上,更不會輕易答應多寶這種「無禮」的要求,相信他女兒也有自己的判斷。
袁林的女兒袁美妤,小名小魚,在上海震旦大學習美術,肉嘟嘟的臉,配上齊耳的短髮,美麗知性中帶著俏皮可愛。小魚從小熟讀詩書,聽力好,記性好,常常過目不忘,父親袁林有意識地培養小魚繪畫,被街坊鄰居稱為天才畫師。小魚擅長畫瓷,但她的夢想卻是做記者,遊歷祖國的山川,然後去東洋留學。
當多寶看到從上海回來的小魚時,深深被其美貌和淵博的知識所吸引。小魚得知多寶以前不是拿刻刀,而是拿屠刀,她非常驚訝。
在袁林的指導下,多寶的技藝進步很快,但畢竟是半路拜師,即便小時候受到了母親的薰陶,在繪畫雕刻上還是顯露出了一些不足之處。將人物、山水、鳥獸等元素繪製到瓷器上,這對畫瓷的要求極高。多寶在畫瓷時,過於追求逼真形似,缺乏靈動輕巧。這種刻意的模仿痕跡,沒有逃過小魚的雙眼,她直爽地指出了多寶要畫瓷的問題所在。
小魚教導多寶,畫瓷更要講究意境神韻,一味地追求逼真反而會起反作用;就像西洋畫,與實物外形相差挺大,但畫中富有意境,充滿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小魚將自己在大學中的所學所得傾囊相授,給到多寶專業的指導。經過小魚的指導,多寶畫瓷的水平突飛猛進,就連袁林都嘖嘖稱讚。
多寶和小魚在畫瓷的交流中,越發熟識起來,小魚對著多寶吐露了自己埋藏在心底的夢想,出乎意料的是,這次多寶沒有贊同她的想法。
多寶帶小魚去鎮上的集市目睹民不聊生,搶著菜葉吃的百姓。多寶問小魚,如果祖國的山川都已經滿目瘡痍,你還願意去遊歷嗎?日本人到處掠奪,你還會去日本留學嗎?一直生活在溫室里的小魚,被生活在最底層的多寶拷問著,從多寶的身上,小魚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
多寶會時不時地瞞著師傅袁林,寄一些自己製作的瓷器小掛件給上海讀書的小魚,小魚也有禮貌地寄一些上海的新聞玩意給多寶,如郵票、護手霜、上海街道的明信片等等;久而久之,多寶愛上了這個遠在上海的女孩。多寶一有去上海的機會,就不忘悄悄地去見小魚。
這天,在上海震旦大學的校門口,裴多寶跟著師傅前來探望即將在震旦大學畢業的小魚。小魚是袁林的獨生女,在震旦大學學習美術專業。在畢業之前,小魚準備參加上海的國際陶瓷繪畫展。袁林臨走前,給小魚留了一封信,鼓勵小魚發揚光大陶瓷技藝,並叮囑小魚一定要低調行事,世態紛繁複雜,大上海到處是誘惑,到處是陷阱,切莫被百樂門、名利場迷惑雙眼。
袁林有事先行返回景市,多寶看著眼前落落大方的小魚,鼓起勇氣向小魚表白愛慕,令多寶沒想到的是,小魚拒絕了他。多寶黯然傷心,質問小魚不喜歡他,為什麼還要對他好?在這段時間的相處之中,多寶已經深深愛上了這個多才多藝、善解人意的小魚。多寶知道他和小魚之間的差距,一個是大城市裡前途無量的大學生,一個是放下屠刀拜師學藝的小學徒,多寶將自己的愛意藏在心底,猶豫了很久才鼓起勇氣向小魚表白。
小魚感謝多寶的喜歡,她坦白自己只是將多寶看作是哥哥,並沒有男女戀人的情義。多寶悶悶不樂地離開了上海。多寶不知道,小魚心裡已經有了她喜歡的人,那是遠在日本留學的學長馮源。多寶更未料到,這場鬧劇,造成了一出慘劇,自己也因此背上了欺師滅祖的罪名……
隨著小魚的畢業之期臨近,上海國際陶瓷繪畫展,在剛剛落成不久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正式開幕。國際陶瓷繪畫展,規模龐大,來自全球各地的瓷器和畫作,陳列在上海郵政博物館一樓的中庭展區,以及二樓的陳列主展區。這天上午十點,在郵政總局大樓的中庭天井中,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儀式,各帝國的領事、上海政要人員、報界人士等中外各界來賓蒞臨現場。郵政總局大樓門外的四川路和蘇州河沿岸,擠滿了聞訊前來參觀的市民。
在上海國際陶瓷繪畫展上,小魚作為震旦大學美術專業的畢業生,美術繪畫功底深厚,鑑定水平高超,大放異彩。繪畫展上小魚身穿一身藍色學生裙,齊肩的頭髮用網夾輕輕攏在耳後,看起來落落大方;臉型微圓,一彎柳葉眉,眼睛水靈靈的,看著就讓人莫名愉悅。小魚擅長於繪畫瓷器的魚紋花樣,一方面是深得父親的真傳;另一方面她也敢於大膽嘗試,將西洋繪畫與中國的傳統丹青繪畫結合,因而兩種不同的風格都能夠輕鬆駕馭。
除了繪畫之外,小魚還有極強的鑑定天賦,有些人拿來高價買來的瓷器,小魚鑑定為贗品;而有人從地攤上撿來的瓷器,小魚鑑定為皇家御窯真品。有人歡喜有人憂,這也讓眾人對於這個年輕的小姑娘刮目相看,小魚參展區被圍得水泄不通。
在這次的國際瓷器繪畫展上,漢江商會會長南在利帶著兒子南多喜前來參觀,多才多藝的小魚深得南多喜的愛慕。多喜,二十歲上下,皮膚白淨,留著一頭飄逸的長髮。從小家境優渥,父親南在利希望多喜學習商業,將來子承父業;但因為母親早年病逝,多喜從小立志成為救死扶傷的醫生,後來從震旦大學醫學系畢業,在醫術上並沒有什麼成就。多喜生性風流瀟灑,從小衣食無憂的環境,也練就了他與世無爭、相對懦弱的性格。南在利對兒子這種狀態十分不滿,多喜不願混跡商場和官場。多喜擅長繪畫,曾對繪畫一度痴迷。
在國際陶瓷展覽會上,多喜被畫師小魚的美貌和才華所吸引,第一次接觸到了在瓷上作畫的魅力。多喜對青花魚藻碟更是極度痴迷,現場買下齊妙的多副陶瓷作品來研究,小魚看起來與自己年紀相仿,卻能畫出這樣妙絕的瓷器來,令他佩服不已。多喜要拜天才畫師小魚為師,學畫魚。小魚只當多喜是開玩笑,一開始並沒有理會。小魚見多喜並不像是能吃苦的人,道出了畫瓷的艱辛,要勸退多喜。小魚說鯉魚有36片鱗甲,制瓷有72道工序,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料多喜愈發堅決,直接賴在小魚的攤位前軟磨硬泡,並說自己是真心喜歡瓷器,喜歡在瓷上作畫。
小魚見多喜誠心誠意,勉強收下了這個徒弟。小魚問多喜的願望,多喜打趣地回答:我的願望是,為你做一幅畫,以心為筆,以情為墨,以愛你為內容,以餘生為落筆。
這番話一出,小魚頓時覺得自己真情實意的收徒仿佛是個笑話。原本以為多喜是真心喜歡畫瓷,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個貪圖美貌的花花公子,哄女孩高興的富家少爺罷了。即便是多喜再賴在攤位不走,小魚也不再搭理他,只是做自己的事情,並沒有把多喜放在心上。
與此同時,日本商人小野二郎也帶著女兒小野涼子前來參會,涼子也被小魚的光環所輻射。
小野涼子,年芳十八,穿著一襲純白色的長裙,鎖骨分明,身材玲瓏曼妙,鵝蛋臉,淺淺的酒窩,緩步行走之間,散發著溫柔的氣息。涼子從小隨父親小野二郎,從日本來到上海虹口,居住在公共租界和日租界。與父親小野二郎有目的性的學習中國文化不同,涼子是發自內心熱愛,被中國文字和陶瓷文化的魅力吸引,後來在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漢語,畢業後在父親管理的工廠子弟學校任小學中文老師。
涼子對經商也沒有興趣,也不想涉足父親的商業,她的理想是有朝一日在日本開一所中文學校,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但父親小野二郎有意讓她遠離底層中國百姓,認為那些人是低等人。涼子反駁說,人的生命不分等級貴賤,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應該得到尊重。
涼子參觀陶瓷繪畫展之後,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在父親的工廠子弟學校,特別向日本孩子介紹中國的陶瓷文化。對中國陶瓷感興趣的還有漢江商會會長南在利、軍閥頭子馮大帥,各方勢力在暗中較量。
國際陶瓷繪畫展上,小魚大放異彩,被人稱為瓷器古玩界的活字典。常言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當國際陶瓷繪畫展接近尾聲之時,一幫不明人士突然衝進了現場,他們目標明確,徑直衝向小魚,挾持者小魚準備逃離會場。能在這種場合直接闖進會場劫持人質,想像也知道背後勢力不能輕易得罪,這點小魚也十分清楚。
不管是外國勢力,還是國內的軍閥,每一股勢力都想把小魚這樣的天才畫師收入囊中。小魚這麼年輕就有如此高的造詣,肯定是月圓會的傳人,既然月圓會的大師不願出來,小魚就成了他們最理想的目標。在場的每個權貴都想把小魚收入麾下,但彼此間相互猜忌,到底是誰派人來劫持小魚,誰也不敢上去搭救。
小魚掙扎大喊之際,警察馮源帶著一群警察衝進了會場之中,歹徒挾持者小魚,威脅道如果不放了他們,他們就現場殺了小魚,馮源一邊與他們言語上周旋,一邊出其不意果斷開槍射殺了劫持小魚的歹徒,成功救下了小魚,小魚認出了救了自己的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