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開戰
2024-05-14 12:27:48
作者: 宴傾月
夏獵這一行,那日進林中的人,一大半都受到了攻擊,傷勢或輕或重。
以至於回到京都城之後,整個京都城都沉寂了下來,因為那些個平日裡比較好動的,這會兒都傷了在家養傷。
而即便是沒傷,這個時候也得老實在家待著,不然出來亂蹦噠,要不就被那些傷了的人看不順眼,要不就被正在怒頭上的帝王看不順眼,總之這會兒都得老老實實在家待著。
比較慶幸的事,大部分無官職在身,或者是官職低微,影響不到朝政的周轉。
自然,這只是大部分,不是全部,例如紀允禮,不僅官職在身,還風頭正盛,如今這一傷,聽聞還是重傷,這不得休養個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這到時候在入朝,那豈不是黃花菜都涼了。
要知道,朝中要職,別說缺席這般久,就說稍稍缺席幾日,指不定就被人搶了位置搶了功勞。
自然,這是其他人的想法,對紀允禮來說,雖受傷不太好,但剛剛好用來沉澱,畢竟近來他的確風頭過剩了一些。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而帝王早先在篝火晚會上對兩位皇子下達的任務,也因為這一次動亂,兩人的受傷從而擱淺,更是直接換人去執行,生生讓兩個皇子錯過了這大大的立功爭名利的機會。
這一安靜,整整安靜了三個月,彼時已然金秋八月,又是一個團圓的季節。
打破安靜的是來自於藍州奏請開戰的奏摺,奏摺一出,直接震驚朝野。
帝王怒歸帝王怒,但這真正的開戰與嘴上說說那可是兩碼事。
每每開戰,可謂是耗人力物力,因此奏摺一出,立刻就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反對。
「臣覺得不妥,一旦開戰就會民不聊生,更會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且並沒一時半會就能休戰,臣覺得甚是不妥。」
「臣附議,臣以為……」
一人開口便一人接一人附議,有人是為大局,而有人則是為私心。
「臣不覺得劉大人的話正確,臣以為當戰,臣申請出戰,必定要殺滅那胡人的氣勢和野心,讓其不敢再囂張,讓其俯首稱臣。」
有人抗議自也有人贊同,特別是武將,覺得鐵血兒郎,哪裡有退怯的道理,戰,必須戰。
一本奏摺,愣是讓一整個金鑾殿吵吵的跟入了菜市口一樣,你一來我一句去,那氣勢怕要不是這裡是金鑾殿都要動手了。
「行了,都住口。」
眼瞧著吵吵的都要把金鑾殿的屋頂給掀了,帝王一聲令下,直接讓整個金鑾殿都安靜了下來。
「兵部將可調動兵馬上報,特別是離藍州近的。戶部將可流動資金上報,爭取調出最多的活動資金,另外工部準備相關車馬……」
帝王沒一句說要戰,但是每一句吩咐都在為此做準備,在該吩咐的都吩咐完只有,直接一聲令下,「退朝。」
帝王令不可違,一眾朝臣只能跪地恭送。
眼瞧著帝王不見了身影,當即三三兩兩湊到一起開始言語,特別是一些不主戰的直接就圍堵上了紀允禮,句句暗示紀允禮去陛下面前探口風,畢竟睡覺紀允禮現在是帝王跟前的寵臣。
打太極紀允禮最擅長,三兩句就將人打發了開去,他完全不想跟這幫老學究多嘴,難道他們都看不出來帝王下定的主意那是誰也更改不了,怎麼就看不明白,還以為帝王會聽他們的?
而這開戰與否那是後面的事,眼面前的事就是這絕對是一次立功表現的機會。
無論是李闕還是李哲,上次夏獵因耶律光那一出從而錯失了立功的機會,這一次無論如何那都不能再錯失,畢竟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的很。
重點是,這一次若是能參合其中,得到的不止是名望,還有兵權,這是多誘人的條件,誰能不心動?
終於,在經過了幾天的爭論之後,帝王直接無視爭論一錘定音,「給藍州下旨,宣戰。」
帝王話剛一落,立刻就有臣子跪了下來高呼,「陛下三思,臣請陛下三思。」
「臣附議,臣請陛下三思。」
跪下來的都是幾個老學究,幾個從上一個帝王那裡跟過來總是倚老賣老的老學究,帝王早就想把人摁下去了。
此刻被這麼一逼,當即面色冰寒。
「三思三思,朕十思都不止了。若不開戰,你們當如何?讓那胡人欺到我們頭上?是不是非要朕將這些年那耶律光的罪行都一一披露給你們看,你們才算長了耳朵和眼睛?」
「是不是要朕將藍州那邊越來越頻繁的關於胡人動作的摺子給你們一一讀出來,你們才能記入腦海里?又或者要朕給你們看看錦州那邊傳回來的奏摺,你們才知道這些年胡人都做了些什麼?」
「既然你們要當烏龜,朕成全你們,摘下烏紗帽告老還鄉,在家裡慢慢縮著,再不然朕送你們去藍州,去胡人的地方,給朕睜大眼睛看看不戰會被如何欺?朕都成全你們。」
帝王這是真的氣狠了。
這話一出,有人閉了嘴,卻有人依舊執拗。
「臣自請去藍州觀看。」
「好,朕成全你。」帝王直接就道明成全,也不管對方那已然能告老還鄉的年歲,「還有誰要去,朕都成全你們。」
「臣也自請去藍州。」又一人開口。
到最後也就這兩位大人一直堅持。
「好得很,既然你們倆要去,朕成全你們便是。另外,劉勁徐恆,你們兩人擔任此次的糧草護送官,若是糧草護送稍有差池,朕唯你們是問。」
說著,帝王直接連任務都下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那麼巧,這兩人剛剛好是兩位大人的孫子輩,默默無聞了有些年頭的年輕人,而這護送糧草可是重任,那就是大軍的後援,若是做好了,一躍飛上枝頭都不是不可能。
「臣遵旨。」兩個小輩可沒有兩個老爺子那麼剛,立刻出列應聲。
帝王沒停頓,又繼續了一系列的吩咐,然後直接敲定了三日後的出發日,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