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個日本兵的奇遇
2024-05-10 22:38:25
作者: 李清兆
我剛到考古所不久,就聽我師傅王宣教授,說起這麼一件怪事:
在抗日戰爭結束兩年後,中國軍隊在秦嶺的山腳下,忽然抓到一個日本兵。原來,那個日本兵是逃進秦嶺的原始森林裡,並在那裡躲了兩三年後才出來,而他逃出來時,抗日戰爭已經結束兩年了。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經過一番詢問和調查後,那個日本兵被遣送回日本。按說,這件事本身,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怪異之處,但誰也不曾想,之後圍繞著這個日本兵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則無比的怪異。
怎麼個怪異法呢?
比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這個被遣送回去的日本兵,忽然出了本回憶錄,但他的回憶錄剛上市幾天,就忽然被日本的一個考古機構,全部重金回購,一本也沒能留在市面上。
而那個日本兵,此後也從家中消失了兩個月,家人、朋友都詢問他去了哪裡,而他怎麼也不肯說,最後被問得多了,只說含糊說,是被政府相關部門帶走,配合做了些調查。
據極少數看過那本回憶錄的讀者、向日本媒體透露,那本回憶錄的內容,主要是寫那個日本兵、在秦嶺森林中的一些奇遇,並且那些經歷極不可思議,好像和一個很大的古墓有關。
但很快,日本媒體關於這方面的報導,也全都被一個叫「日本記者協會」的組織叫停了。
那時,正好有一位考古所研究員在日本,出於職業敏感度,他好像覺得這件事不尋常,因為從日本兵進山的位置,以及透露出來的零碎信息判斷,那個日本兵,好像不是在胡編亂造。
於是,他費勁千辛萬苦,終於打聽到,那個日本兵還從古墓中帶出來一件東西,據說那件東西,是個很小的玉戈,只有手指長短。這位研究員知道,那種小玉戈很可能是秦朝武將身上的裝飾品。
他又通過種種渠道,弄到了那個小玉戈的照片,發現小玉戈有幾個篆字寫著:「三年相邦呂不韋造」,看到這幾個字的時候,那位研究員由於太興奮了,而感到一陣陣眩暈,因為這幾個字的意思是:秦始皇三年,相國呂不韋監造。
也就是說,那件玉戈應該是秦始皇時期造的,而那個日本人進的「很大的古墓」,難道就是秦始皇陵?但他又怎麼可能進入秦始皇陵呢?但這個日本兵的書出版後,日本的一些機構,為何會有那麼奇怪的反應呢?
這一個個疑團,一直沒能破解。
後來,當我們考古所準備深入調查時,那個日本兵卻恰巧去世了,所有的線索都就此中斷。
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有三個日本人忽然進入秦嶺地區,並且有兩個還死在了那裡,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而活著的那個日本人,回國後不久,也死掉了。
王宣教授告訴我,他總覺得那三個日本人去秦嶺,和那個日本兵好像有關係——雖然他沒有證據。王宣教授曾試圖搞清那三個日本人的背景,但卻一無所獲。
在我念博士期間,就讀了王宣教授的很多論文,他可是國內秦漢史方面最權威的專家,尤其是在秦始皇陵的研究方面,更是首屈一指的人物,當然也算是我學術上的偶像。
幸運的是,我畢業後竟能有幸和他一起工作,更湊巧的是,他還是我的直接領導兼師傅,剛跟他一個多月左右,我就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每次聽他講秦皇陵,大家都覺得無比過癮,那簡直比評書都引人入勝。
「小明,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咱們所剛來的同事,也是咱們組的,叫秦晴,她也剛博士畢業。」剛一進辦公室,王宣就指著一個女孩介紹到。
「那我應該叫你師兄了,哈,王教授剛才還誇你來著,說你還讀了人類學碩士,知識淵博,看問題的角度也很新穎,能力很強。那我以後要多向你多請教了。」
還沒等我說話,秦晴就大方而又得體的、先跟我打招呼了,我頓時對這個開朗而有清秀的女孩子有了好感。初次見面,就聽她這樣誇我,一時間還真有點不知說什麼好,只結結巴巴的應酬了幾句,連自己也不知道說的是什麼。
心頭突突直跳,真有點青春期看到漂亮女孩子的那種感覺。又稍微寒暄了幾句,秦晴因為還有一些入職手續要辦,所以王教授就帶她去了。
我剛坐到座位上,旁邊的王同就一臉壞笑的湊過來,低聲說道:「不錯吧,又來了個好看的姑娘,咱們辦公室的妹子,顏值還都挺高的,別的辦公室的都羨慕死了。」
而對面的胡夢則白了我們一眼說:「你們嘀咕什麼呢?准沒好事,是不是又在品評剛來這姑娘啊,唉,你們男人啊。」
王同嘿嘿地對胡夢一笑,玩世不恭地說:「是啊,我剛才跟小明說,咱們辦公室年輕的姑娘,都長得不錯,當然也包括你胡夢啊。」
「去去,沒正經的,你和小明都是異曲同工,一個悶騷、一個明騷。時間不早了,趕快開工吧。」胡夢說完後,拿起小刷子和放大鏡,帶上口罩,開始仔細看一件青銅器上的銘文。
別看胡夢年輕,她卻是研究青銅器銘文的專家了,父母都是大學教授,算是出身書香門第,而她從小就對青銅器和古錢幣情有獨鍾,上高中時,就在這些領域有了名氣,很多青銅器和古錢幣收藏者,都想方設法,找她來鑑定真偽。
這個辦公室里,只有我們三個人年齡相仿,都是八零後,而其他人都算是我們的師長輩了,所以,我們三個關係最好,也有共同語言。一有時間,就在一起插科打諢一番。
王同則的背景比較特殊。
他是在剛上高中時去的美國,在那邊讀完高中、大學、博士,而他的主攻方向,是如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進行考古發掘和研究,國內這方面的人才奇缺,所以他是作為特殊的專家,被引進中國來的。
別看他長得又高又帥,並且說話有點玩世不恭,很像個玩咖,但其實卻是個非常優秀的年輕學者。
過了一會,王教授帶秦晴回來了,而秦晴的座位,就在我旁邊,我心裡又有一陣說不出的興奮。
「小明,王同,胡夢,還有秦晴,你們四個到小會議室一下,咱們開個會。」正當我平靜了一下情緒、準備工作的時候,就聽王教授說。
這讓我感到有點意外,因為平時開會,都是辦公室全體人員一起,很少單獨叫幾個人,今天則有點例外,王教授這是要開什麼會呢?不光是我,胡夢和王同也一臉的茫然。
等我們四個都坐下後,王教授面帶微笑的掃視了我們一眼,這才緩緩地說:
「你們四個是我們所里最年輕的了,並且也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所以,趁我體力還行的時候,我要帶領你們四個,完成一個我一直的心愿——去探索秦始皇陵。
在所有的陵墓中,秦始皇陵最有名,最神秘,圍繞它的傳說也最多,我研究了幾十年,但卻從來沒機會深度實地考察過,而現在終於有機會去實地考察了,並且這次去時間較長,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嗎?」
秦晴可能已經知道這個計劃,所以,王教授說這些的時候,她比較平靜,而我們三個則非常興奮,尤其是王同,一拍大腿說:「哎呀,真是太好了,這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終於來了。」
說出發就出發,王教授給我們了一天的準備時間,在隔天的早晨,我們就動身了。
但當王教授給我們火車票的時候,除了秦晴外,我們三個都愣住了——怎麼是去往四川巴蜀山區的火車的呢?我們不是去秦始皇陵嗎?而秦始皇陵不是在陝西嗎?
聽到我們的質疑時,王教授只是微微一笑說:「你們聽說過曹操的七十二處 『疑冢』嗎?就是說,曹操怕自己的墓被盜,就造了七十二個假墓,因此,對於帝王來說,造假墓是防止被盜的一種重要手段;眾所周知的陵墓位置,卻往往是帝王掩人耳目而已,未必就真的是他們的陵墓。而他們真的陵墓,往往是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
「您的意思是說,真正的秦始皇陵墓,可能不是在陝西,而是在四川巴蜀大山深處?」王同一臉吃驚地問。不光他吃驚,我們所有的人都呆住了,不用說專業搞考古的,即使一般人,也都知道秦始皇陵就是在陝西,這是常識啊。
但王教授卻點點頭,很篤定的回答小磊說:「這種可能性是有的,前些年,出土了一些漢代的竹簡,竹簡上就提到秦始皇陵,說親王嬴政詭計多端,即使在修建陵墓時,也狡兔三窟,大張旗鼓在驪山修的陵墓,其實是掩人耳目,他真正的陵墓,是在巴蜀的大山深處。
雖然很多專家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但我還是想先去那裡看看,因為根據我這幾十年的研究,我覺得這種說法,並非完全憑空捏造。」
王教授的這種說法,我們還是第一次聽說,但王教授作為最資深的秦始皇陵研究者,得出如此結論,必定有他的道理,不過這對我們來說,真算是一顆「震撼彈」。
初秋的天氣,中午時分雖然還有點燥熱,但已變得清爽了很多,天空也顯得高遠起來。雖然我們仍在飛馳的火車上,心卻早已飛到了巴蜀那些大山深處,但讓我們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這次探索之旅,竟遇到那麼多匪夷所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