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色目人
2024-05-07 13:51:49
作者: 為虎作倀
察舉制,是漢武帝提出的一種中央朝廷招攬人才的辦法,由朝官、地方大員從家鄉舉薦人才,進入朝中作為郎官任職。
西漢董仲舒,便是通過察舉,被漢武帝賞識,並成功推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統一了漢代的思想基礎。
一開始,察舉制的確為朝廷舉薦了不少人才。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察舉權被地方世家門閥操控,反而成了世家大族的操控朝堂人才選拔的手段,每次朝堂下令察舉,都會造成世家勢力的膨脹。
至於普通人,壓根連舉薦的資格都沒有。
大唐剛剛立國,一旦察舉,大量的世家門閥湧入朝中,大唐遲早會陷入世家的控制,再演東漢兩晉皇權衰微的局面。
房玄齡身為吏部尚書的,非到萬不得已,並不願意大規模進行察舉。
李世民笑道:「朕這次不是察舉,朕要開科取士!」
「科舉?」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房玄齡微微一愣。
這是隋煬帝時期,曾經小規模搞過的一次實驗,但效果似乎並不怎麼樣。
怎麼皇帝突然想起來搞這個?
孔穎達同樣迷惑不解。
「察覺之制,弊病由來已久,所舉之人,賢愚難辨。」
李世民緩緩站起身,雙手背著,肅穆道:「而科舉之制,論才取人,賢者上、能者下,公平公正,取士之法更加合理。」
李世民說著,袖袍一揮,昂然道:「所以,朕決定從今以後,廢去察舉制,改為科舉制!」
廢察舉?
房玄齡吃驚的看著皇帝:陛下,你瘋了嗎?
察舉制乃是世家門閥舉薦自家子弟的途徑,這麼突然廢掉,絕對會激怒各世家門閥的!
「陛下三思啊!」
房玄齡連忙上前勸道:「貿然廢去察舉制,恐怕會引起世家非議啊!」
李世民笑道:
「房卿多慮了,朕只是說論才取士,又沒說禁止世家之人參加科舉。世家子弟之人,如若有才,自然可以參加科舉,朕來者不拒!」
李世民雖然恨透了世家大族,卻也心胸足夠開闊。
不論是寒門士子、還是世家子孫,只要有能力通過科舉的,他都願意用。
畢竟,一旦進入朝廷,這些人為了官位,自然而然就會走到世家門閥的對立面。
早晚都是朕的人!
原來如此!
房玄齡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陛下並不是禁絕門閥之人。
這樣一來,自己的憂慮就是多餘的了。
「陛下聖明!」
房玄齡恭維一聲,不再反對。
「科舉一事牽連甚廣,尚未完善,吏部儘快擬一個完善的章程出來,朕會在大朝會上與百官宣布。房卿,這件事關係大唐根據,你多費心了。」
「臣遵旨!」
房玄齡連忙應旨。
站在一旁的孔穎達,卻依舊眉頭微皺。
孔穎達憂慮道:「陛下,民間遺才或許會有,但畢竟書籍難尋,恐怕科舉難以奏效啊。」
「這個朕已經想到了,這也是朕要吩咐你的事。」
李世民微微一笑。說道:
「為了提高科舉選拔人才的質量,朕決定刊印書冊傳播天下,讓天下百姓人人有書讀,人人可科舉!這印書一事,就教給國子監了。」
「印書?」
房玄齡和孔穎達再次一愣。
以往各代頒布書籍,都是作為皇帝的恩典,在重要場合宣布的。
陛下怎麼突然想到了印書?
之前在朝堂上,怎麼沒聽到絲毫消息呢?
孔穎達遲疑一番,上奏道:
「陛下,這刊印書冊傳播天下,乃是對天下文運極好之事,臣本不應該有所疑慮。但國子監現在編撰《五經正義》,再無人手來手抄經文……」
在唐朝之前,想要刊印書籍,難度很高。
漢代書冊是竹簡,每次朝廷刊刻文集,都需要製作大量的竹簡,再用刻刀雕刻文字,費時費力,數十年才能成書一部,必須由太史嚴加呵護。
等到蔡倫改良紙張後,抄書成為了頒布書籍的辦法,比刻刀竹簡方便得多。
但手抄的速度也就那樣,依舊很費力氣。
當年晉代的左思《三都賦》寫成之後,因為文采出眾、橫壓一時,抄寫的人非常多,導致國都洛陽的紙價格,都因此飛漲,一時間洛陽紙貴。
這是印刷術出現之前,文字傳播的唯一途徑。
所以一聽要頒布書籍,孔穎達就一陣頭大。
《五經正義》還沒搞定,現在又要抄書,任務太多,國子監扛不住啊!
「愛卿,這次刊印無須手抄。」
李世民微微一笑,眯著眼,開口道:「孔卿可曾聽說過印刷一術?」
「印刷術?」
孔穎達聞言,微微皺眉,頓時搜腸刮肚地思考半天。
但身為國子監祭酒,孔穎達卻發現,自己從未聽說過這麼什麼印刷術。
房玄齡聞言,開口道:
「陛下,這印刷術,臣倒是曾經有所耳聞!」
李世民聽到房玄齡也知道印刷術,連忙問道:「這印刷術,房卿是怎麼知道的?」
「家中老妻,尤愛尊崇佛門,經常到寺廟上香。她曾經帶回過家中幾本佛經,微臣偶然看到,所以知道。不知陛下突然詢問這佛門的印刷術,是何意啊?」
房玄齡狐疑問道。
李世民說道:
「朕偶然聽說這印刷術,可以非常快速地拓印文字,有意用這佛門的印刷術,來拓印儒經,所以有此一問。」
這時,宦官捧著一個物品,匆匆走上大殿
正是雕版,以及雕版印刷的書冊。
李世民隨手一翻,問道:「這是誰找到的,讓他進來,朕有話要問。」
一名百騎走上大殿。
李世民問了幾個問題,百騎如實回答。
原來,這些百騎去了寺廟後詢問,原來這些雕版印刷書,都是從城東的一個書店內購買的,每月都會定期購買。
百騎又追查到這家書店,發現他們不僅印刷佛經,還印刷一些道經、傳奇故事,甚至還有一些儒經。
百騎最後說道:
「卑職為保險起見,已經將書店的掌柜帶來了,現在就在宮門外等候。」
「將這書店掌柜帶至堂上,朕親自問他!」
李世民聽完這名百騎的問話,滿意地點點頭。
對於印刷術,自己也是剛剛知道。尚且還沒搞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百騎能帶來雕版的老闆,正好能詳細諮詢一番。
百騎趕緊去請人。
這名百騎下殿後,李世民將雕版、書冊,拿給孔穎達和房玄齡看。
孔穎達取過一本《論語》,剛看了一眼,就眉頭大皺:「如此字跡,宛如刀削一般,簡直不堪入目。」
孔穎達身為大儒,本身也是書法大家,對書寫的文字要求是非常高的。
但眼前的書冊上的文字,全無半點美感可言,只是勉強寫成字罷了。
這要是自家學生寫成這樣,孔穎達會直接抽出戒尺,狠狠地教訓一番。
「沖遠,不必急著下結論。」
房玄齡笑了一聲,遞過一個書冊大小的木板,說道:「你先看看這個。」
孔穎達狐疑地接過木板,頓時發現,這木板上雕刻的赫然是一種特殊的「反字」。
細讀之下,這些「反字」,赫然正是一篇論語。
孔穎達笑了一聲,依舊搖頭:「能將字體反刻,倒也算得上奇思妙想,只是刻錄得太不細心了,這裡還有一處錯字,實在誤人子弟。」
「呵呵,謬誤還不少呢。」
李世民捧著一本《周易》,不由莞爾一笑。
這本周易還附帶著部分解釋,其中不少解釋都是錯得離譜。
這時,一個戴著小帽的人影,被帶到殿上。
三人抬頭看去,赫然是一個金髮碧眼的色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