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2024-10-11 18:31:01
作者: 鄭振鐸
這個時期的雜劇,其盛況自比不上傳奇,然作者卻未嘗衰落;康海、楊慎、徐渭、汪道昆、王衡、許潮、沈自徵、來集之諸人,且專以雜劇著;傳奇作家,如梁辰魚、梅鼎祚、徐復祚、汪廷訥、尤侗、吳偉業諸人也都嘗作雜劇。雜劇之高潮,在元代極洶湧澎湃之致者,至此第二時期實未嘗退去。
當這個時期之後半,即當明、清之交,沈泰編刊《盛明雜劇》二集,凡載雜劇60種(內有周憲王2種為第一期作品),鄒式金又編刊《雜劇新編》(一名《雜劇三編》),繼於《盛明雜劇》之後,凡載雜劇34種。在這3部書中,本時期雜劇的重要作品差不多已完全被收入了。(註:凡劇名後注①者,指《盛明雜劇》一集所載,注②者,指系二集所載,注「新」者,指系《雜劇新編》所載。書名號省略。)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有幾個作家應該特別提出一說的。康海的《東郭先生誤救中山狼》,與馬中錫的《中山狼傳》,當是同時之作,所以事實都極相同,無甚出入。這是一篇很有趣的「寓言劇」,敘中山狼被趙宣子所獵,東郭先生救之出險。及獵者去遠,狼卻想吃先生以充飢。先生大恐,要他先問三老,批評是非,然後再吃他。狼許之。先問老杏樹及老牛,俱言可吃。先生益恐。最後遇杖藜老人,乃設計把狼騙入囊中,用刃刺死。在高麗及南斯拉夫的民間,也俱有與此相類的民間故事。海所敘或也為當時的一個民間故事的重述。但相傳海之所以作此劇,乃因劉瑾當權時,他曾救李夢陽,而夢陽得勢後,卻不肯對他一援手,故比之為「中山狼」,以示深惡痛絕之意。這種傳說,現在已不能知道其真確與否,我們可以不必研究。然本劇把狼、牛、杏都人格化了,寫其性格、談吐俱極活潑有趣,在中國的劇壇上,實為很難得的好劇本之一。
徐渭為中國文學史里最奇怪的人物之一。他的生平的言動,曾流傳於民間,成了許多很有趣的智慧故事。他嘗為胡宗憲之幕友。胡被殺後,他鬱郁不得志,流落於各地,以狂名。曾以殺妻下獄,得免死放出。又嘗以巨錐自刺兩耳,深入寸許,乃亦不死。其詩與文,俱很詭奇而飄逸。總名《四聲猿》之四個雜劇,乃他生平最著之作品。《四聲猿》雖亦用題目正名,似為一劇,然實乃不相連貫之四劇。
《漁陽弄》敘禰衡在冥中,復演擊鼓罵曹之故事,曹操這時已為不赦之囚,乃暫得高坐以重現其生前的威嚴,領受禰衡的謾罵。
《翠鄉夢》敘玉通禪師因妓女紅蓮而破戒體,念偈坐化。其靈魂投入柳宣教家為女。後來做了妓女,喚名柳翠。他的師兄月明和尚前去度她。柳翠乃大悟,復去修真。
《雌木蘭》敘花木蘭替父從軍事。事跡都依據於著名的《木蘭辭》,僅末後添出一個王郎,為木蘭之夫。
《女狀元》敘黃崇嘏改換男裝,考中狀元。周丞相欲將女兒嫁他,崇嘏作詩辭謝,自明為女。後周丞相子鳳羽又中了狀元,乃娶崇嘏為妻。
吳偉業為明末遺臣,雖仕於清,而心中不免鬱郁。在他的詩文中,常可看出他的悲憤無告的隱衷來。他的《通天台》,敘梁元帝時左丞沈炯,身經家國覆亡之痛,一日,登漢武帝通天台遺址,醉而歌哭無端,痛訴情懷。第一出之末,有一段:
你看雲山萬疊,我的台城宮闕不知在那裡,只得望南一拜。(生拜介)【賺煞尾】則想那山繞故宮寒,潮向空城打,杜鵑血揀南枝直下。偏是俺立盡西風搔白髮,只落得哭向天涯,傷心地付與啼鴉,誰向江頭問荻花!難道我的眼呵,盼不到石頭車駕,我的淚呵,灑不上修陵松檟,只是年年秋月聽悲笳!
這不是沈炯,乃是偉業他自己,在哀訴,在悲悼,在憤懣地高歌!第二出敘炯醉睡台上,漢武帝指示他一番。他因悟得,興亡榮衰:
到頭來總是一場扯淡,何分得失,有甚爭差。到為他擾亂心腸,捶胸跌腳,豈不可笑。
他雖是如此的強自寬慰,然無聲之泣,強解之愁,較之痛哭絕叫尤為可悲!
他的《臨春閣》,凡4出,敘女節度使冼夫人及陳後主妃張麗華事。冼夫人以女子典軍,聲威遠震。張妃為後,主掌文詔,瘁心國事。某日,賜宴臨春閣,極一時之盛。後隋兵滅陳,麗華死之。冼夫人聞之,悲憤異常,遂了悟一切,解甲散軍,入山修道去了。此劇文情至佳,與《通天台》同為這時期罕見之作。第四出,冼夫人夢見張妃一段尤好。
尤侗作雜劇凡5種,《雜劇新編》錄其《讀離騷》《吊琵琶》2種。其他3種為《桃花源》《黑白衛》及《清平調》。
《讀離騷》敘屈原事,第一折寫原呵壁問天,及問卜於鄭詹尹,第二折寫原作九歌以祭神,第三折寫原見漁父,投江自殺,第四折寫宋玉賦《高唐》及《招魂》。隱括《楚辭》諸篇,寫成一劇,很見作者的技巧。
《吊琵琶》敘王昭君出塞事。第一折寫昭君遠嫁,第二折寫她投江自殺,第三折寫她魂回宮闕,第四折寫蔡琰入塞,過青冢弔祭文姬。
《桃花源》本於陶淵明有名的《桃花記》而作,而以淵明為主人翁,言他屍解後,真箇入桃花源,與群仙為侶。
《黑白衛》本於唐裴鉶《傳奇》里的《聶隱娘》一則而作,在當時極得盛名,實則沒有什麼深摯的情趣,遠不如《讀離騷》及《桃花源》。
《清平調》亦名《李白登科記》,中敘唐明皇叫楊貴妃為主考,定天下舉人試卷的等第,她以李白為第一,賜狀元及第,杜甫為第二,孟浩然為第三。白所作乃《清平調》三章,這不合於史實,且很可笑,但也與侗的傳奇《鈞天樂》一樣,背後隱藏著的乃是當時黑暗的科場所釀出的悲哀心境。《鈞天樂》從正面寫,此劇則從反面寫李白之登科,正是故作快意之語。
這時期里的重要雜劇作家,其作品未見錄於《盛明雜劇》諸書中者,尚有數人。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人,以第一人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後謫戍雲南。慎才華蓋世,著作之方面極廣,作劇凡3種,即《宴清都洞天元記》《蘭亭會》及《太和記》。
《太和記》凡6本,每本4折。
黃方儒號醒狂,金陵人,作《倚門》《再醮》《淫僧》《偷期》《戀童》《懼內》六種,總名《陌花軒雜劇》。
王九思字敬夫,作《杜甫遊春》《中山狼》2種。《中山狼》似為康海同名之作的改本。
來集之號元成子,蕭山人,作雜劇6種:《藍采和》《阮步兵》《鐵氏女》3種,總名《秋風三疊》。其他3種為《挑燈劇》《碧紗籠》《女紅紗》,都傳於世。
葉小紈字蕙綢,吳江人,適同縣沈永禎,著《鴛鴦夢》一本,見《午夢堂十集》中。
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號船山,衡陽人,為明遺民中生活最艱苦者之一,有全集,作雜劇一本,名《龍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