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家風家訓> 話不能隨便說

話不能隨便說

2024-10-11 18:10:58 作者: 王馨

  由於失言而造成不良後果的例子,歷史上有很多記載。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他是歷史上少有的明君,「貞觀之治」就出現在他執政期間。

  可是人無完人,他也有不明智的時候。比如,在立太子這件大事上,他就有失言行為。唐太宗原先立的太子叫李承干,唐太宗雖然立李承干做太子,可李承干卻並不是他最寵愛的兒子,他寵愛的是第四子魏王李泰。誰知這個李承干頗讓唐太宗失望,在做太子期間犯了罪,太宗便罷免了他。

  魏王李泰多才多藝,不僅自幼天性聰慧,而且文學修養相當高,無論哪方面都很出色,因此,深得唐太宗的歡心。

  

  廢黜李承干後,誰來接替太子位?李世民首先想到了李泰。他對大臣們說:「魏王跟我說:『我如果能當陛下的太子,那相當於是我重生日。我只有一個兒子,但為了將來王位繼承的順利合理,我在去世時候會把兒子殺掉,這樣就能確保把王位傳給晉王李治。' 」晉王李治是唐太宗第九個兒子,他就是後來的唐高宗。

  唐太宗對大臣們說:「父子之情,天性使然。作為父親,看到魏王有如此難得的孝心,我感到非常欣慰,所以已經允諾要立他做太子。」

  唐太宗此言一出,太宗的名臣褚遂良馬上勸諫道:「陛下您失言了。您用心想一想,魏王跟太子爭王位,爭得不擇手段。他說他繼位當皇帝後會把自己的愛子殺掉,把好不容易搶來的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晉王,這有可能嗎?」唐太宗沉默不語。

  褚遂良接著說:「從前陛下立李承干做太子,可又寵愛魏王超過了太子,主次不分,導致魏王跟太子爭寵,逼得太子要謀反,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搶奪太子位,這種教訓難道還不能讓我們引以為戒麼?」

  難得唐太宗是一個明君,善於察納雅言。聽了褚遂良的勸諫,他立刻覺醒。他想如果立李泰做太子,就等於向天下人證明,太子的位置可以用詭計鑽營謀求而得。如果魏王做了皇帝,他的兄弟李承干和李治都不可能好好活著,他一定會想方設法將他們趕盡殺絕。

  唐太宗思前慮後,終於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選擇,立李治做太子。這樣既能兄弟兩全,也能使大唐江山得到平安。

  連唐太宗這樣英明的皇帝,由於對兒子特別寵愛,都在重大事體上講出不該講的話,做出不該做的承諾,差點釀成血雨腥風的宮廷內亂。所以《弟子規》教導「苟輕諾,進退錯」,沒有深思熟慮,沒有經過再三思考就承諾,後果可能會很嚴重,特別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更要考慮周全。

  《論語》里有一段這樣的記載,魯定公向孔子請教治國良方,他問孔子:有沒有可能一句話就能讓國家興旺?所謂「一言興邦」。

  孔子說,一言興邦的可能性不是那麼絕對,可是也差不多。有人說「為君難,為臣不易」,意思是說,做國君很難,做大臣也不容易。為什麼做國君很難?因為國君一個錯誤的決定,就可能導致國家民不聊生。

  魯定公又問有沒有「一言可以喪邦」?

  孔子說,這個話也不能講得很絕對,但也是差不多的。一個國君,如果剛愎自用,認為自己講的話都對,都不能違背。那麼,如果這個國君說的話是善的、正確的,那麼當然好,大家不違背他,是好事;如果這個國君說的話不善,他的命令不善,國策也不善,而大家又不敢違抗,不敢勸諫,那這個國家離滅亡一定不遠。

  因此,愈在高位、影響力愈大的人,他的一句話產生的效應便愈大。孔子說,「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敏是勤快敏捷,做事情要勤快敏捷;言語要謹慎,要多做少說。話在出口之前,必須要再三地審思,寧願少說,不可以多說而失言。有智慧有德行的人,自然能做到「敏於事而慎於言」。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譯文】

  處世不可多說話,言多必失。

  【歷史故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