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多,不如少
2024-10-11 18:11:01
作者: 王馨
《治世余聞》是明朝陳洪謨著的一部書。這部書記載的一則故事發人深省。通過這則故事,我們現代人能體會到古代官員不隨便說話的嚴謹德行。
故事發生在明孝宗時期,朝廷的重臣里有一個人非常善於結交皇帝身邊的人,他挖空心思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通過皇帝身邊的人在皇帝面前為自己說好話。
在他的鑽營和巴結下,皇帝身邊很多人都被他收買。這些被收買的人拿了那人的好處,自然經常在皇帝面前讚譽這位大臣有才能。
皇帝實際上對這位官員並沒有太多了解。有一天,兵部尚書劉大夏陪在明孝宗身邊。劉大夏是一位說話非常謹慎的人,深得孝宗信任。皇帝對劉大夏說:「聞某極有才調。」意思是說,我聽說某人很有才華啊!
劉大夏聽到皇帝的話,站在一旁沒敢作答。孝宗見劉大夏沒吭聲,以為他沒聽清楚,又提高聲調說:「工部尚書李某,爾知之否?」意思是說:工部尚書李某,你了解這個人嗎?劉大夏仍然沒吭聲。明孝宗知道劉大夏的為人,見劉大夏一直沒吭聲,明白了劉大夏的意思,笑著說:「朕只聽說此人能辦事,並不了解他的為人。」
劉大夏聽到皇帝這樣說,急忙叩頭,說:「誠如皇上所諭。」意思是皇上說得極是,正如皇上所說。
劉大夏之所以兩次都不回答明孝宗的話,無非是怕得罪別的大臣。所以,謹言慎行的他不作正面回答,不輕易說話。
歷史上有很多皇帝,在立太子、封皇后,或者改立皇太子、改立皇后之前,會徵詢大臣們的意見。有的大臣沒有智慧,不知輕重,對皇帝拋出的問題給予正面回答;有的大臣非常圓滑,模稜兩可地說:「這是皇上的家事,外人不便多言,還是皇上您自己拿主意吧。」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這一句話「您自己拿主意」,就把難解的題推給了皇帝本人,把自己撇清了,免去了將來可能遭遇的禍患。歷史上,因為說話太直而遭殺身之禍的例子有很多,也有很多大臣,憑藉圓潤機智的語言躲過了殺身之禍。有人抨擊這是圓滑,其實這更是一種智慧。
在古代,很多官員因為說錯一句話,弄得丟官甚至丟命,而有的官員卻因為一句話而連升三級,平步青雲。
因此在古代,善言辭是選用官員的標準之一。官場上的所謂善言辭,不是口若懸河、侃侃而談,而是會說話,能根據自己的身份,在不同場合說不同的話。不僅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話,更知道什麼場合不該說話。能遊刃有餘地做到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一句話也不說。
在古代,身處風雲變幻的官場,很多官員都體悟到「話說多,不如少」的至理要義。言語寧少毋多,表態寧遲毋早,用詞寧陳毋新。在古代,有的官員甚至把「多磕頭,少說話」當作主要的為官之道。恪守此道的官員,不乏飛黃騰達者。
實際上,不僅是在官場,其他領域也應該遵循「話說多不如少」的準則。
毋恃①勢力而凌逼孤寡②。
【注釋】
①恃:依賴,仗著。
②孤寡:孤兒寡婦。
【譯文】
不可用勢力來欺凌壓迫孤兒寡婦。
【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