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中國史> 康熙三個重臣,全都栽在他手裡

康熙三個重臣,全都栽在他手裡

2024-10-11 17:42:53 作者: 歷史君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名人中,「郭琇」這個名字恐怕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在清朝,他卻是大大有名,還被《清史稿》大書特書了一番。

  郭琇是清朝康熙年間著名的清官,為官清正廉潔、勤勉幹練,而且還「善斷疑案」。尤其可貴的是,他做監察官期間不畏權貴,人稱「鐵面御史」。

  他首次幹大事的時候連七品芝麻官(監察御史)都算不上,但卻無論是朝廷重臣還是王公貴族,無不談之色變。他被《清史稿》大書特書的事跡,是他通過「三大疏」扳倒了康熙三個很重要的大臣。

  01

  第一個栽在這個「鐵面御史」面前的是一個叫靳輔的大臣。

  靳輔是當時的河道總督,一個治河專家,深得康熙重用。康熙本人十分重視對河道的治理,對這個河道總督也十分信任。靳輔擔任河道總督以來,不負康熙厚望,在本職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實事。他任用民間治河專家陳潢,採用新的方法治河,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由於他採用的治理方法有別於傳統方法,不少人看不慣了,紛紛表示反對。尤其是當他與康熙的主張發生衝突時,大臣們更是不分青紅皂白地站在皇上一邊,哪怕皇上是錯的也得這樣。

  光站隊還不行,最好把這個「不識時務」的傢伙弄痛。這個任務,理所當然地落在了監察御史肩上。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郭琇向朝廷上了一個疏,名叫《參河臣疏》。中心思想是河道總督靳輔「在戶部尚書佛倫支持下治河措施不當,致使江南地區困於水患,百姓怨聲載道」。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這道疏一上,靳輔立即被罷官,戶部尚書佛倫也遭降職。

  後來有人說靳輔被參是遭了冤枉,不過那是另一個話題,此處不表。

  02

  郭琇接下來做的一件大事,是參倒重臣明珠。

  早在康熙三年,明珠就成為主管宮廷事務的老大——內務府總管,十一年後成為吏部尚書,康熙十六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學士,不久又加封太子太師,權傾朝野。

  明珠真正成為康熙的紅人和倚重的大臣,是因為議撤三藩時立過大功。所謂立過大功,只不過是他堅決支持撤藩,其主張「甚合朕意」罷了,以至於康熙當著眾大臣的面說:「只有納蘭明珠做事符合朕的想法。」

  這個「股肱之臣」卻辜負了皇上的厚愛,仗著受寵開始不走正道,主要表現在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貪污受賄、獨攬朝政、唯我是從等方面,致使「朝野內外,宮廷上下,溜須拍馬,納賄送禮,正直之臣避而遠之,奸佞小人升遷跋扈」。

  那時候郭琇已升為僉都御史,差不多算是步入了高官行列,從光腳的混成了穿鞋的。他把目標鎖定在這樣的皇帝寵臣上,是要冒很大風險的,若是一般人,多半睜隻眼閉隻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搞監察的那麼多,有幾個人有膽量站出來雞蛋碰石頭?

  但是郭琇就有這個膽量,他拿出大不了再從穿鞋的混成光腳的的氣概,毅然上了一道名叫《糾大臣疏》的疏,對「勢焰熏灼,輝赫萬里」的武英殿大學士明珠及余國柱等人進行彈劾。

  更令人叫絕的是,郭琇仿佛為了有意測試一下得罪這種寵臣的後果有多嚴重,不但上疏彈劾,還把明珠的11大罪狀製成副本,作為明珠的生日禮物,親自送上門去。

  康熙二十七年,明珠大人53歲生日那天,明珠府熱鬧非凡,賓客盈門,接賀禮接到手軟。滿面紅光的明珠端坐中堂,接受來賓參拜。前來拜壽的當然不全是達官貴人,也有不受歡迎的角色,比如人人厭惡甚至憎恨的郭琇。

  不過,對於郭琇的到來,除了有點意外,明珠的心裡更多的是得意:你姓郭的不是剛直不阿、為人正直嘛,沒想到也會向我明珠「低頭」,歡迎歡迎,熱烈歡迎!什麼?你也帶了禮物來?這個就算了嘛,誰不曉得你清正廉潔,窮得穿補丁衣服……不過既然帶來了,不收下也不行,我總不能打你的臉吧!

  來的都是客,再飛揚跋扈的人也是要講基本禮貌的,明珠便起身給郭琇上了一杯酒,郭琇也不客氣,接過來一飲而盡,然後什麼話都不說,旁若無人地拂袖而去。

  這人怎麼這樣呢?明珠感覺不對,讓人把郭琇的禮單拿來。

  禮單拿來了,明珠一看,頓時臉色鐵青,汗如雨下——哪裡是什麼禮單,是彈劾他11大罪狀的副本!

  滿臉汗水來不及擦,聖旨又到了。聽到喊聲,情知不妙的明珠頓時昏死過去……

  明珠遭郭琇彈劾的結果,倒的不是他一個人,而是整個明珠集團,明珠、佛倫、余國柱等人統統被罷官。

  03

  接下來被郭琇參倒的,是高士奇。這人最大的本事是文章寫得好,字也寫得好,康熙很喜歡,破格讓他到南書房工作。

  南書房是皇帝學習文化知識的地方,康熙讓他到南書房工作,實際上是讓他當自己的老師,所謂「講章、論文」,還讓他書寫密諭。沒有充分的信任,康熙能叫他幹這個嗎?

  高士奇的學問,那是沒說的,對康熙這個「學生」,也是傾囊相授,使康熙龍心大悅,逢人就說:「得士奇,始知學問門徑。」

  這個稱讚,那可是比珠穆朗瑪峰還高!康熙對這個良師益友的回報,當然也不薄,除了經常賞賜金銀物品,還經常讓他陪自己一起吃飯。

  然而,這樣一個牛人,面對郭琇的彈劾,照樣沒脾氣。

  許多人都有個毛病,那就是不能受寵,一旦受寵,就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了,眼裡除了皇帝,他就是老大,誰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這個高士奇,也沒逃過這個「規律」,皇帝的寵信導致他日益驕橫,和左都御史王維德等人沆瀣一氣,干起了招搖撞騙的勾當,以至於求其「辦事」的人把門擠破了,誰要是不來孝敬,那就等著瞧吧,滿朝大員畏之如虎,卻又不得不花錢買平安。

  話說康熙二十八年的一天,康熙心情不錯,下班後又來到南書房,和往常一樣與高士奇擺龍門陣,天文地理,談詩論文,越說越高興,到飯點了也不讓老高回家,君臣二人就在南書房吃午飯,繼續聊。

  吃著聊著,聊著吃著,忽然聽到太監喊:「都御史郭琇求見!」

  康熙最不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見其他人,但郭琇不是普通的諫官,把他惹毛了,天王老子也要參一本的,所以他不得不「破格」召見。原來郭琇是來呈奏摺的。他從袖子裡拿出奏摺,康熙一看,只見上面寫著:「臣都御史郭琇,查權臣高士奇……」

  高士奇自然不知道這是參他的,還列了四大罪狀,想湊過來看,康熙手一抬,不讓他看。

  「郭卿所言極是,朕當認真處之。」看完郭琇的奏摺,打發走郭琇,康熙這才把奏摺遞給高士奇:「高卿,你看這案子該咋整?」高士奇看過奏摺,連忙伏地磕頭,把頭皮都磕破了,血把方磚都染紅了。

  畢竟有師生情誼,康熙不忍重處,嘆了口氣說:「將冠帶留下,回家務農去吧。」

  高士奇完蛋了,其死黨王維德等人自然也不會有好下場,統統丟官卸任,被革職查辦。

  04

  辦完這三件事,郭琇獲得兩個外號,一個是「骨鯁之臣」,一個是「郭三本」。

  郭琇參的這三大本,後世都給予了極高評價,尤其是後面兩本,有人甚至說它們對「康乾盛世」功不可沒,因為有力地打擊了貪污腐敗、結黨營私等不正之風。郭琇本人,也因為這著名的「三大疏」而名垂青史。

  然而,「直道難行,不其然哉」,被其參倒的權貴們,一刻也沒忘了報仇雪恨,尤其是明珠的餘黨,無時無刻不想食其肉寢其皮,一有機會就瘋狂反撲,郭琇不久就遭其誣陷被罷官,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初七病逝於家鄉,享年七十八歲。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個鐵面無私的清官,卻在康熙十八年任吳江令時也曾一度貪黷,原因在於其上司余國柱貪得太多,他必須弄錢來填窟窿。他本人並不避諱這段不光彩的歷史,還振振有詞地說:「我若是不把他的窟窿填上就得丟官,那樣的話就不能為人民服務了。」

  為什麼後來他不貪了,還成了一個專「整」貪污腐敗的清官呢?這與他後來的上司有很大的關係。他的這個上司名叫湯斌,因生活儉樸得像個乞丐而得了兩個外號,一個叫「豆腐湯」,一個叫「羊裘公」。

  「豆腐湯」很好理解,意思是他在生活方面從來不奢侈,吃頓豆腐就算打牙祭。「羊裘公」是何意?原來他不僅吃得不像話,穿得更是不像話,經常穿一件破爛的羊裘,看起來像個乞丐。

  湯斌去世的時候,所有的財產只有8兩俸銀,辦喪事都不夠,最後還是他的好友湊了20兩銀子,才把喪事辦了——賻以二十金,乃能成殯。

  人能影響環境,但環境似乎更能影響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早就把這個看得透透的。

  為官者遇到一個以身作則的上司,是他的幸運,如果他自己能做一個以身作則的上司,則不僅是他一個人的幸運,還是國家之幸,社會之幸,人民之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