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中國史> 曾國藩教訓狂生:走自己的路,也要讓別人有路可走

曾國藩教訓狂生:走自己的路,也要讓別人有路可走

2024-10-11 17:42:57 作者: 歷史君

  01

  有人說,曾國藩是晚清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他,混跡官場幾十年,從未栽過跟頭,成為著名的官場不倒翁,「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個官場成功人士,天分卻不高,甚至可以說有些笨,雖然「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但那不過是正史給他披了件漂亮的外衣。

  曾國藩小時候的笨,主要表現為學習非常吃力,像小馬拉大車,一篇文章翻來覆去讀了無數遍,讀到夜深人靜,仍然背不下來。雖然笨,但他卻有屢敗屢戰的精神,就一遍又一遍地讀,一遍又一遍地背,十遍不行十五遍,十五遍不行二十遍。

  然而一個梁上君子,是不會允許他如此浪費時間的,那人早就溜進了他家,躲在書房的屋檐下,一直在等,等他睡覺後好進屋偷東西。

  那人開始還有耐心,一直等到半夜時分,屋裡那小子還沒去睡,還在小馬拉大車,那人實在等不得了,再等下去天就要亮了,便一腳把門踹開,一個箭步跳進書房,對曾國藩吼道,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笨還讀什麼書,老子在外面聽你讀了幾遍,都會背了!

  然後不由分說,噼里啪啦背給他聽,從頭到尾,一字不差,然後拂袖而去。

  02

  長大後,特別是走上仕途後,曾國藩就不再這麼笨了,變得聰明了,有智慧了。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這種聰明和智慧,不僅體現在學業的精進上,更多體現在他的人生智慧上——確切地說,體現在他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上。

  複雜、險惡的官場,逼得他不得不智慧起來。在官場上混,什麼才是第一位的?當然是人際關係。在官場混久了,有了教訓和經驗,也便有了智慧,便可以把這種智慧,傳給其他人,比如一個名叫李眉生的年輕人。

  據《江蘇按察使中江李君墓志銘》《行述》等史料記載,李眉生系四川中江人,五歲時父親亡故於眉州任所,在堂兄幫助下和母親奉喪回到中江故里,幾年後母親也丟下他去了。

  雖然成了孤兒,上不起私塾,但他從未放鬆學習,讀書常常到深夜,並酷愛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十來歲時寫的字,就已遠近聞名,當地一些「著名的書法家」也自愧不如,人們以得到他的墨寶為榮。

  16歲時,李眉生進入縣學,第二年補稟生,19歲成為拔貢生(國家特考貢生),20歲中舉人,在當地引起轟動,讀書人的摺扇上若沒他寫的字,便覺很沒面子。

  咸豐十年,李眉生參加會試,進入進士初錄名單,但因試卷上有個小瑕疵(也許是滴了一滴墨),儘管考官非常欣賞他的才華,他最終還是未被錄取。

  此後他留在京城,任議本房書辦,苦讀經史,臨摹名帖,廣交朋友。

  太平天國興起時,李眉生脫穎而出,先是被胡林翼禮聘為幕僚,胡林翼去世後,又被曾國藩聘為幕僚,而且曾國藩對他言聽計從,極度信任,視其為心腹和智囊,對他的評價,那是相當高:眉生,豁達精敏,應世才也。

  03

  曾國藩不但把李眉生當作心腹,還視其如子侄,允許他隨便出入自己的密室。曾國藩那麼多幕僚,但能隨便出入其密室的,只有李眉生一人。

  曾國藩的幕僚除了這個李眉生,還有「三聖七賢」,都是當時的宋學宿儒,名氣很大,曾國藩把他們攬入幕府,雖然不讓他們做什麼事,但用極好的待遇把他們養起來。

  一天,曾國藩在室內與李眉生談事情時有客人來,曾國藩出去見客,李眉生獨自在室內,翻閱几上案牘,看到一首名叫《不動心說》的詩,撰寫者是幕府中一名老儒,是「十聖賢」之一。

  李眉生看到,那首詩的後面,還附有這樣一段文字——使置吾於妙曼蛾眉之側,問吾動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動;又使置吾於紅藍大頂之旁,問吾動高爵厚祿之心否乎?曰不動。

  李眉生心中冷笑,這不是活生生的偽君子嘛!他拿起筆來,在上面寫道:

  妙曼蛾眉側,紅藍大頂旁。

  爾心都不動,只想見中堂。

  寫完擲筆而出。

  04

  送走客人,曾國藩回到室內,看到那些字,嘆了口氣說,肯定是那小子乾的!他馬上叫左右去找李眉生,李眉生卻已不在署中,大概又到秦淮河上遊玩去了。

  曾國藩馬上命數名材官,拿上令箭大索去找他,綁也要綁回來!後來,材官們在一個妓女舟中找到李眉生,立即把他「抓」回去。曾國藩指著那些字,問是不是他寫的,李眉生沒有否認。

  曾國藩嘆了口氣,「教訓」李眉生說,這些人都是些虛聲純盜之流,必不能言行如一,難道我不知道?然而他們之所以「獵得厚資」,正是靠了這點虛名,如今你把它揭破,使其失去了衣食之資,他們恨你,豈是尋常睚眥之怨可比?小子,你知不知道,你已經埋下來殺身滅族之禍的伏筆了!

  李眉生萬萬沒想到,幾句戲言竟然如此嚴重,頓時冷汗直冒,從此「深自斂抑」,終成一代名儒。

  其實,曾國藩告訴他的,不過是一個簡單得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別斷人活路,否則你也沒活路!

  斷人活路,就是斷自己的活路,給人活路,就是給自己活路。

  走自己的路,也要讓別人有路可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