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讓心情回歸輕盈和安寧
2024-10-11 17:37:09
作者: 曉君
我們有成千上萬種理由在購物時代買買買。體驗了短暫的購物快感和激情後,便很快陷入物品堆積如山的煩惱。客廳擠滿了各種裝飾品,衣櫃快要撐爆,讓人心煩意亂。
當居住空間被無用的東西占據,人心就會塞滿垃圾情緒,心塞、抓狂。而斷舍離可以使人脫離物品執念,讓心情回歸輕盈和愉悅。
一位讀過《掃除力》的失戀女孩把衣櫥中整理出的東西一口氣丟掉,隨著密不透風的衣櫥恢復整潔,積鬱的心情明快了許多。從字面上理解「斷舍離」,斷的是各種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物件。當空間被打通、簡化,生活自然充滿活力。
2016年,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風靡一時,主人公麻衣躺在空蕩蕩的公寓地板上,享受輕鬆時光。房間四壁空空,不同於其他人的擁擠不堪。她喜歡空空蕩蕩的房子,所以總是將各種物品控制在最低需要,平時會抓住一切機會收拾與整理。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劇中有一些亮眼的台詞:「大多數東西,有了會很好,沒有也無妨。」「扔了,猶豫的話總之就扔了。」「不斷地得到東西,所以不思考物品的價值。」麻衣將「斷舍離」發揮到了極致。對她來說,不需要的東西就要果斷扔掉。即使媽媽和外婆覺得扔了可惜,但麻衣依然鍥而不捨地貫徹「扔」之道。
很多人不願意丟掉沒用的物品,兩方面原因:第一,東西隱含著過去的幸福回憶,比如前男、女朋友的照片;第二,在未來可能會用到,比如囤積紙巾。兩種做法都以物品為主角,需要考慮如何保管,而斷舍離以自己為主角,只留當下合適、必需、實用的東西即可。
著名文學家哈羅德·布魯姆曾經說過:「我快70歲了,不想讀壞東西如同不想過壞日子,因為時間不允許。」生命有限,知識無限。莊子也曾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尋無限的知識,會深陷浮躁不安的旋渦,在自我苦惱中荒廢時間,大腦也要及時「斷舍離」。
卜玉雪曾經勵志做個精於知識的文學家,她喜歡囤書,搬過幾次家,書架上的書卻始終沒有丟過。在她的移動硬碟里還有上千G的電子書,按照一本電子書幾百kb的大小來算,囤書量抵得上一個圖書館了。近幾年來,隨著知識付費潮流興起,卜玉雪轉而開始囤課。她在各大知識服務平台訂閱了大量技能提升課,不管有沒有用,看起來順眼就訂。書、課程囤了不少,可是她真正看進去、掌握的知識連1%都沒有。
有一天她正躺著聽一門美食課程,忽然覺得這門課沒意思,對廚藝提升沒一點兒幫助,進而聯想到:「那麼多的知識儲存量似乎並沒有什麼用,純粹浪費時間嘛。」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把那幾個大硬碟鎖在了柜子里,書架上的書也全部打包捐給了貧困山區。忙完這些,卜玉雪長出一口氣,一直以來堵在胸口的石頭終於被搬走了。
回想一下這幾年匆匆看過的書和課,大多沒什麼具體印象。因為知識的數量大大占據了思考空間,人心不免急躁。越急躁,學得越粗糙。
有人會問為什麼「斷舍離」越進行,剩下的東西反而越多呢?斷舍離和一般的整理收納存在很大區別,整理更多注重清潔、分類歸置,斷舍離不以收拾乾淨為目的,而是要通過收拾、捨棄的過程實現自我肯定感。
斷舍離的間隔時間沒有具體要求,可能每天都在執行,也可能半年或一年一次,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把握。
感性的人會對物品產生一定的感情,就像捨不得阿貓阿狗那樣。因此斷舍離的時候可以進行一個告別儀式,或者選擇送給親朋好友,這樣在良心上也過得去。關於丟棄物品浪費的問題,可以選擇捐獻、贈送,或收拾整齊放在衛生區,清潔工可以將物品的效益發揮到最大化。
除了有形的物品,無形的東西也可以通過斷舍離來處理。我們可能經常在深夜入睡前收到幾年不聯繫的好友微信:「在嗎?幫我第一條朋友圈狀態點個讚吧。」這種群發消息著實令人煩惱。在生意場的飯局上跟「張哥」「李哥」套近乎、拉關係,真正到了需要人脈的時候,卻誰都派不上用場。還有手機中未曾打開過的應用、通訊錄幾年不聯繫的號碼,類似於這些無用的東西,我們可以果斷屏蔽拉黑。
梭羅說:「我們每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卻總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什麼。」我們在為生計奔波中產生了倦意,與其在悶悶不樂中過一天算一天,不如過上斷舍離的簡約生活,給自己更多自由,讓心情回歸寧靜,用更多精力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