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別人換來的何止是成就感
2024-10-11 17:10:51
作者: 心一
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情感的動物。大量研究發現,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與相互支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給予就會被給予,剝奪就會被剝奪。信任就會被信任,懷疑就會被懷疑。愛就會被愛,恨就會被恨」。這就有了回饋原則:當別人做出友好姿態以示接納和支持時,我們會覺得「應該」對他報以相應的回答,進而產生一種心理壓力,迫使我們對他也做出相應友好姿態。否則,我們以某種觀念為基礎的心理平衡就會被破壞,因而感到不安。
2005年4月,某國不顧美國當局的強烈譴責,以壓倒性的投票同意一位前世界象棋冠軍,同時也是逃犯的鮑比·費舍爾加入該國國籍。是什麼樣的國家甘冒與世界強國斷交的風險,也要保護一名公開為「九一一事件」劫機犯說話的逃犯?是伊朗?敘利亞?還是朝鮮?
其實以上三個國家都不是。那個通過國會匿名投票的方式,決定給予鮑比·費舍爾本國國籍的國家,是向來與美國保持親密盟友關係的冰島。為何冰島會敞開懷抱接受鮑比·費舍爾,特別是在他違反美國法律,在南斯拉夫賭了一場五百萬美元的象棋賽後?
為弄清答案,我們需要先來回想一下三十年前那場著名的象棋大賽——1972年的世界象棋冠軍賽。當時,費舍爾作為挑戰者,挑戰衛冕冠軍——蘇聯象棋大師鮑里斯·斯帕斯基。歷史上沒有哪場比賽受到過如此廣泛的關注,世界各地對這場比賽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在處於「冷戰」巔峰的當時,該比賽被稱為世紀之戰。
奇怪的是,費舍爾並未出席在冰島召開的比賽開幕式。幾天後,因為費舍爾提出了諸多主辦方不可能滿足的要求,如禁止電視轉播,30%的收視收入歸自己等,人們開始懷疑這場比賽是否能按約舉行。費舍爾的職業生涯與私生活正如他的行為一樣,處處充滿矛盾。
最後,在比賽獎金翻倍和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勸說下,費舍爾終於飛往冰島參加比賽了。這場賽事在很多國家的報紙上被大肆報導,小小的冰島也為世人所熟知了。事實上,冰島之所以忍受飽受爭議的費舍爾,用當地媒體的話說,是因為「他讓冰島在世界地圖上占有一席之地」。
冰島人民顯然把這看作是費舍爾送給他們的一份厚禮。這份厚禮重到冰島人民在三十年後還銘記於心。
一位冰島外交部人員表示:「三十年前費舍爾為這裡做出的傑出貢獻,是我們至今還銘刻在心的。」儘管許多當地人並不認為費舍爾討人喜歡,但他們還是接納了他。對此,英國廣播公司分析說,冰島人民「十分迫切地希望,能用提供庇護的方式來報答費舍爾先生」。
這件事點出了互惠原則的重要性與普遍性,它使人們想要報答幫助過自己的人,促使人們用公平的方式對待日常生活、工作和親密朋友,以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丹尼斯·里根教授還做過一個關於回饋原則的經典實驗。他讓實驗人員喬化裝為獎券銷售員,並在正式銷售前先發放免費可樂給顧客。結果他們發現,事先獲贈一杯免費可樂的顧客,後來購買獎券的張數,比事先未獲得免費可樂的人要多兩倍。
儘管贈送免費可樂和推銷獎券並不是同時進行的,而且喬向顧客兜售獎券時也並未提及免費可樂的事,但顧客還是記住了他先前的好意,並願意禮尚往來。
此外,這個實驗還說出了為何有些冰島人不喜歡費舍爾,但還是會接納他的原因。實驗表明,儘管讓人喜歡和讓人認同之間有緊密聯繫,但對那些獲贈可樂的顧客來說,是否喜歡可樂並不是他們是否會購買獎券的參考。也就是說,那些拿了免費可樂的顧客,不管喜不喜歡可樂,購買的獎券數量是一樣的。這表明由受人恩惠產生的虧欠心理,比對可樂的喜歡程度更能影響人們的行為。
可見,回饋原則的效力凌駕於喜歡原則的效力之上,即使近期不能產生效益,人們也會樂意給別人施以巨大幫助。
社會經驗和道德因素告訴我們,最好先為他人提供幫助或向他人妥協。如果我們幫助過某位隊員、同事或熟人,就等於在他們心裡埋下了一種責任感,促使他們將來回報我們;幫助上司也會讓他們心存感激,當我們需要幫助時,他們自然也就不會袖手旁觀了。
此外,如果員工想早點下班去看牙醫,作為經理最好也能網開一面。該做法其實是種投資,員工會找機會還這個人情,也許日後他會主動要求加班,幫你完成某個重要項目。
然而,人們尋求幫助時通常會這樣問:「這裡有誰能幫我呢?」其實,這樣的話是目光短淺的。我們應該先問問自己:「我可以幫助誰?」因為回饋原則的原理是,通過先向他人提供幫助給其帶來的社會責任感,會令你的請求收效更好。當你主動幫助他人時,別人就會覺得有責任回報你。
此外,如果管理就是組織隊員朝一個目標邁進,那麼一個互相幫助過的團隊,比如某些人曾從同事那得到過有用的信息,或是得到過同事的認同,或是曾有同事聆聽過自己的苦惱,這樣的搭配組合對完成目標會很有幫助。
同樣,當我們為他人提供過幫助後,那些受過幫助的朋友、鄰居、搭檔甚至孩子會更有可能在日後接受我們的請求。
最後,我們要記住:人際交往中的喜歡與厭惡、接近與疏遠是相互的。幾乎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接納和喜歡另外一個人。被別人接納和喜歡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也要接納和喜歡對方。一般來說,喜歡我們的人,我們才會喜歡;願意接近我們的人,我們才願意接近;疏遠、厭惡我們的人,我們也會疏遠、厭惡。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心理平衡的本能傾向,都要求人際關係保持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適當性,並力圖根據這種合理性和適當性解釋自己與他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