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不是「上帝」
2024-10-11 17:10:44
作者: 心一
2005年1月1日,全球實現紡織品貿易自由化。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歐盟與美國專門針對中國的「WTO特別保護條款」,對華紡織品的一次次設限。一時間,中國的許多紡織企業都遭受了這種沒有預計的打擊。大量的貨物積壓使中國的紡織行業就像遭遇了海嘯一樣。
其中,浙江雄獅集團是一個經過幾十年發展的大型集團公司。到2000年時,該集團公司已擁有職工1000多名,年營業額達到了1.2億元。但經過這次紡織品貿易打擊後,僅僅因為銀行要收回400萬元貸款,徹底倒下了。
其實,與其說是歐盟與美國的設限和「特保」把中國諸多的紡織企業害了,不如說是「權威」的暗示讓它們陷入艱難處境。
在「中國『入世』和紡織品貿易配額取消後,中國將成為最大的受惠國」的「權威」暗示下,這些企業的管理者都以為從2005年1月1日歐美放開紡織品貿易的那一刻起,中國的紡織品將在歐美市場暢行無阻。於是,幾乎所有中國紡織企業都在瘋狂地擴軍備戰。它們顯然沒有進一步去分析問題:各方普遍認為中國將會是最大的紡織品貿易一體化的受惠國,那麼,中國必然也是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打擊對象。
遺憾的是,中國大多數的紡織企業都深陷在權威效應的影響下,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這裡,我們需要了解人們的這麼一種心理:人們常常會迷失自我,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在某些情況下,人們還會因為權威的影響而做出傾向於權威的錯誤判斷。在管理者或權威人士的暗示下,評估者很容易接受他們的看法而改變自己原來的看法,這樣就可能造成評估誤差的暗示。
權威之所以是權威,在於權威具有某一方面的強勢影響力和話語權,但權威不是「上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它並不總是完全正確的。面對權威,我們可以尊敬,可以看重,但必須要保持自己獨立的觀察和思考。我們必須因時、因地、因人進行分析和辨別,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堅持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