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最後通牒」,逼服對方
2024-10-11 17:05:49
作者: 謝嵐
「最後通牒」策略的主要內容是,在談判桌上給對方一個突然襲擊,改變態度,使對手在毫無準備且無法預料的形勢下不知所措。比如對方本來認為時間挺寬裕,但突然聽到一個要終止談判的最後期限,而這個談判成功與否又與自己關係重大,因此不可能不感到手足無措。由於他們很可能在資料、精力、思想、時間上都沒有充分準備,因此在經濟利益和時間限制的雙重驅動下,會不得不屈服,在協議上簽字。
美國汽車大王艾柯卡在接管瀕臨倒閉的克萊斯勒公司後,覺得第一步必須先壓低工人工資。他首先降低了高級職員工資的百分之十,自己也從年薪三十六萬美元減為十萬美元。隨後他對工會領導人講:「十七元一小時的活有的是,二十元一小時的活一件也沒有。」
這種強制威嚇且毫無策略的話語當然不會奏效,工會當即拒絕了他的要求。雙方僵持了一年,始終沒有進展。後來艾柯卡心生一計,一天他突然對工會代表們說:「你們這種間斷性罷工,使公司無法正常運轉。我已跟勞工輸出中心通過電話,如果明天上午八點你們還未開工的話,將會有一批人頂替你們的工作。」
工會談判代表一下傻眼了,他們本想通過再次談判,從而在工薪問題上取得新的進展,他們也在這方面做了資料和思想上的準備。但沒料到,艾柯卡竟會來這麼一招!被解聘,意味著他們將失業,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工會經過短暫的討論之後,基本上是完全接受了艾柯卡的要求。
艾柯卡經過一年曠日持久的拖延戰都未打贏工會,而出其不意的一
招竟然奏效了,而且解決得乾淨利落。
所謂「最後通牒」,常常是在談判雙方爭執不下、陷入僵持階段,對方不願做出讓步以接受交易條件時所採用的一種策略。實踐證明,如果一方根據談判內容限定了時間,發出了最後通牒,另一方就必須考慮是否準備放棄機會,犧牲前面已投入的巨大談判成本。
在某些關鍵時刻,「最後通牒」還是大有裨益的。不過,該方法並非屢試不爽,一旦被對方識破機關,「最後通牒」的威力可能會反作用到自己身上來。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所以,發「通牒」一定要注意一些語言上的技巧,要把話說到點子上。
1.出其不意,提出最後期限,要求談判者必須語氣堅定,不容通融
運用此道,在談判中首先要語氣舒緩,不露聲色,在提出最後通牒時要語氣堅定,不可使用模稜兩可的話語,使對方存有希望,以致不願簽約。因為談判者一旦對未來存有希望,想像著將來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時,最後就不肯簽約。故而,堅定有力、不容通融的語氣會替他們下定最後的決心。
2.提出時間限制時,時間一定要明確、具體
在關鍵時刻,不可說「明天上午」或「後天下午」之類的話,而應是「明天上午八點鐘」或「後天晚上九點鐘」等更具體的時間。這樣的話會使對方有一種時間逼近的感覺,使之沒有心存僥倖的餘地。
3.發出最後通牒言辭要委婉
必須儘可能委婉地發出「最後通牒」。「最後通牒」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如果談判者再言辭激烈,極度傷害了對方的感情,對方很可能由於一時衝動鋌而走險,一下子退出談判,這對雙方均不利。
向對方發出「最後通牒」一定要注意技巧,而且在提出期限和要求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語氣。最好語氣堅定且時間緊迫,使對方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