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課 人生要順其自然
2024-10-11 16:40:31
作者: 盛唐
2012年末上映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掀起了一陣狂熱的觀影潮,當人們走出電影院,對奇幻的3D效果回味無窮的同時,也不禁想起電影帶給人們的關於生命,關於信仰,關於人生態度的思考。其中,最令人著迷,也最令人費解的地方就在於少年派和孟加拉虎理察·帕克之間的關係。
故事從一個名叫派的少年開始講起。派的父親開了一家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調皮的猴子,也有兇猛的老虎。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派對信仰和人的本性產生了一系列的看法,最特別的是,他同時信仰了三個宗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派的心中,不同宗教的神並不會發生衝突,而是並存的。
隨後,派的全家搭乘了一艘日本貨輪準備移民加拿大。輪船在航行途中,遭遇了風暴的侵襲,派的家人和船上的其他人全部遇難,活下來的只有派,一隻孟加拉虎,一隻猩猩,一頭鬣狗和一隻斷了腿的斑馬。
動物之間經過廝殺之後,救生艇上只剩下了孟加拉虎和派。在未來227天的海上漂流中,派開始和這隻孟加拉虎相依生存。為了避免被老虎吃掉,派必須時刻警惕,動用全身力量和它周旋;為了不至於命喪虎口,派在為自己尋找食物的同時,還要照顧老虎的溫飽。在漫長的漂流中,派和老虎的關係從生死的對立,變成了同等力量的制衡,到最後,變成了在暴風雨中的相互溫暖,相互慰藉。
最後,派和理察·帕克隨著洋流漂流到了墨西哥灣。派筋疲力盡,昏倒在沙灘上。重返陸地的理察·帕克則走出救生艇,準備重返森林。在它離去之前,派用盡全身力氣睜開雙眼,期待獲得它的凝視,或者它在永遠離去前的回頭。結果,理察·帕克頭也沒回,重新回到了屬於它的森林。
派在醫院靜心休養,並且接受了日本輪船公司職員關於海難事故的調查。派對兩位千里迢迢趕來的職員講述了他和老虎、鬣狗、猩猩以及斑馬的故事,結果,兩位職員覺得太過荒謬,讓他重新敘述。於是,派講出了一個更真實,也更殘酷的版本。至於哪個版本是真,哪個版本是假,由他們自己判斷。
在電影的最後,導演李安同樣選擇了派的角度,呈現了兩個版本的故事,一個神奇,充滿荒誕的想像,一個現實,挑戰人性的良知,至於要相信哪一個,由觀影者自行選擇!當然,除了故事本身的結局引起激烈的討論之外,和派一起漂流了227天的孟加拉虎理察·帕克也成為故事中一個強烈的意象。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有人說,老虎代表的是派身上的獸性和惡,同樣代表著人類惡的本性。出於從小的生活環境和宗教信仰,派本身對惡感到恐懼,然而,面對殘酷的生存抉擇時,惡卻讓他得以延續生命。也有人說,老虎是派幻想出來的一個朋友,在他心靈最孤獨、最無助的時候,陪伴他度過了艱難的海上歲月。另外,老虎也代表了恐懼和絕望本身,派的漂流過程,就是他不斷戰勝內心恐懼和絕望的過程,這一點,從派和理察·帕克的關係從對立發展為相互依存可見一斑。
在人們熱烈討論老虎本身的意義時,老虎的離去同樣引人遐想。從派的角度來分析,理察·帕克作為與他生死相伴的朋友,他們一起度過了艱難的歲月,一起熬過了絕望的日子,在離去之前,竟然連一次好好的告別都沒有——真真是頭也不回地離去。這一點,不禁讓人聯想起《道德經》中的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意思是,天地對萬物都沒有偏愛之心,它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卻將萬物視作祭祀用的草狗一般,讓萬物按照自然的規律生長,即使是對待萬物中的靈長——人,也沒有特別的好。
派小時候,當他想要親近籠子裡的老虎時,他的父親曾經教導過他:「你在它眼中看到的,不過都是自己的幻影。」當理察·帕克轉身離去之時,派似乎明白了父親當年的話。一隻老虎是完全按照自然的規律生長的,它殺死鬣狗,不是為了幫助派逃離危險,而是因為本身的飢餓;它在漂流中聽從了派的指令,乖乖被其馴服,並不是因為他真的和派產生了感情,僅僅是因為對食物的需要。同樣,當它返回陸地,重見森林之時,它只是按照本性的召喚,按照它的生命軌跡,回到屬於它的地方。派對它的離去感到傷感,用一生的時間回憶,然而,一切又是那麼一廂情願。它終究是一頭天地滋養下的孟加拉虎,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和使命。
舉一個最直白的例子:一個心懷慈悲的人,看見狼在追逐兔子,於是將狼趕走了;兔子得救了,可是狼卻挨餓了;而後,狼去攻擊羊群,慈悲的人不僅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要忍受更殘忍的殺戮。
在自然之間,萬物已經形成一種平衡。天地不會出手相助,任其自生自滅,看似殘酷,卻是最好的態度。作為個體的人本身也是如此。正是因為每個人對生活的追尋都帶著過於強烈的目的性,包括對金錢的追尋,不間斷地與他人比較和害怕被外界拋棄,因此才會產生更多的痛苦。
在廣西支教十餘年的德國人盧安克曾經在採訪中說過:「我一無所有,但是我獲得了自由。」這種自由不是身體上的自由,而是精神上的,是靈魂上的。在《少年派奇幻漂流》的最後,年長的派對著一個來自法國的作家講述自己的故事,他說:「人生到頭來就是不停地放下,可最痛心的是,我都沒能跟他好好道別……」
如果人生註定是一段遵循著「天地不仁」的規律,不停放下的過程,你還有誰沒有認真對待,還有哪個人需要好好地跟他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