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
2024-10-11 16:24:12
作者: 王寧
「哭什麼哭,不就是只鸚鵡嗎?爸爸再給你買一隻。」女兒養了半年的小鸚鵡死了,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爸爸很不耐煩,告訴她不要再哭了。
在大人眼中,不過是死了一隻鸚鵡,沒什麼大不了的。卻不知在孩子眼中,鸚鵡是她的朋友,失去好朋友的心情是極為難過的。所以,父母在這種情況下不耐煩地告訴孩子別哭,無疑是對孩子情緒的不理解和不接納,只會讓孩子哭得更加傷心。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孩子的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尤其是當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時,只能把情緒都包含在一些舉動里。比如無休止地哭鬧,遇到陌生人往身後躲,和小朋友鬧矛盾,愛生氣、情緒化、固執極端、粗魯無禮等都是一種情緒的表達。
法國心理學家費利奧沙認為:「我們雖然無法猜出孩子的腦子究竟在想些什麼,但可以做到不忽視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有機會通過哭泣、喊叫、顫抖的方式來發泄內心的情感,而不是想著讓他(她)安靜下來。哭泣、喊叫、顫抖是孩子表達痛苦、緩解壓力和重新獲得內在力量的方式。」
孩子的情緒無論是好是壞,都是一種正常的情感表達,父母不應「控制」孩子的情緒。比如孩子說:「恐龍好可怕,我害怕。」媽媽卻說:「沒什麼好怕的,已經滅絕了。」這種回答其實是對孩子情緒的一種忽視,孩子說害怕恐龍可能是他在表示「我想媽媽抱一下」。所以,當孩子有情緒表達時,父母應該先表示接受,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再去引導孩子正確面對,一味否定孩子的情緒並不是好的解決辦法。
另外,孩子有時候為了「取悅」父母,可能會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比如在感到害怕、難過時憋在心裡,犯了錯會撒謊,或者受欺負會隱瞞不報等。相信沒有哪位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這樣成長,而當孩子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時,要注意反思,是不是因為你經常對孩子的情緒表達視而不見或表現得不耐煩甚至大聲呵斥。
趙女士的兒子到了上學前班的年紀,但當她把孩子送到學校準備離開時,兒子就開始哭了。老師把門關上,抱起他去玩玩具。可是兒子一直哭得呼天搶地,不停地叫著「開門!開門!我要找媽媽!」
趙女士覺得老師哄哄就好了,她中午還特意到學校去偷偷看了下,發現兒子已經不哭了。下午接兒子放學時,趙女士發現兒子的眼睛紅紅的,看到媽媽眼睛放了光,喊著:「我要找媽媽!」趙女士笑著說「媽媽就在這兒呀」,兒子還是不停地說要找媽媽。
接下來幾天都是如此,每天把兒子送到學校離開時,他都哭得撕心裂肺。趙女士以為孩子還沒適應學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兒子死活都不出門,怎麼哄都沒用,就是不去學校。她這才意識到,兒子對上學這件事有很深的牴觸。趙女士很無奈,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從趙女士的案例來看,兒子之所以哭鬧著找媽媽並且不去學校,很可能是他覺得父母不再關心他,才會把他送到學校去。孩子幼小的心靈甚至可能會想:「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
如果趙女士很關注孩子情緒背後的問題,應該早就能察覺到孩子這種「被遺棄」的感受,從而做足準備,比如每天都跟孩子說去學校有多麼好玩,告訴孩子在學校時媽媽會很想他,會第一時間接他放學回家。通過這樣的語言、行動,讓孩子慢慢明白是爸爸媽媽太忙沒時間照顧自己,並不是不想要他才送他去學校的。
然而現實中,多數父母對孩子的陪伴一直不夠,到了年齡就送到學校,期盼他能夠一下子獨立自主、主動交朋友,這是不可能的。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進而發展為不斷地想要找媽媽。
孩子的每一次情緒表達都是一次成長,孩子哭泣、傷心、煩躁的背後都有原因,父母應該去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明白他們真正的需求,才能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另外,教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就能緩解孩子因為受到冷落就大哭不止、受了委屈就悶悶不樂的不良情緒,使孩子逐漸變得成熟懂事。
讀懂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是做父母的一項重要功課。聽出孩子情緒背後的弦外之音,將使我們更加了解孩子的內心,從而讓家庭變得更加和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