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的家庭缺少溫情
2024-10-11 16:22:29
作者: 王寧
在阿蘭·摩爾的《守望者》中,守望者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神秘氣質,隱身現實之中,卻不被重視。對於成年的守望者,守望可以當作是一種享受孤獨和自由的過程,但是當這個詞用在孩子的身上時,卻註定會成為一個悲劇。守望的孩子們,眼中經常閃爍的是一種可憐的、渴望父愛和母愛的孤獨感。
留守兒童都是家的守望者,守望著爸爸媽媽,守望著一年中難得團聚的那幾天。而今天的留守兒童早已不再局限於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很多大城市中也湧現出了大批「城市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由於工作在外地或者出國深造,將孩子留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或者丟給爺爺奶奶看管。孩子們只能早早地習慣孤獨,習慣沒有父母陪伴的守望生活。
有這麼一個孩子,他從6歲起便進了當地頂尖的貴族寄宿學校,一周5天,在學校里吃穿住用。這所學校師資力量不算頂級肯定也是非常棒了,但孩子每次見了父母都不是很親近,總覺得有些隔閡。孩子的性格很剛毅,自己的事情從來都是自己解決,不和父母商量,好像父母只是一個名義上的親人,並不會給自己以生活上的幫助。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樣的孩子也不錯,性格獨立,能早早在現代社會上立足。但長期的寄宿生活使得孩子無法及時感受到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親情的溫暖,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父母只是自己的『周末親人』」這樣的認知,進而養成一種面對親情冷漠的習慣。
從心理學上分析,這是孩子長期的寄宿生活造就的親情疏離,孩子在學校里從來只需要考慮自己,而周末回家的時候父母真正陪孩子的時間又很少,如此導致父母與孩子情感交流時間越發減少。長此以往,處於性格塑型期的孩子,就會將家人看作是每到周末才出現一次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對「家」或者是「家人」的意義,孩子一無所知。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把孩子送進全寄宿制學校,有同學、老師的陪伴,他們應該不會孤獨了吧,還能培養社交能力。然而學校師生的交流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缺少了一個由家庭走向學校再由學校走向社會的過程,其後果是讓孩子缺少自我認知能力。同時,缺少父母鼓勵和批評的他們,很可能會導致自卑或自負的心理。
徐果的父母長年在外工作,有一次獨自過完兒童節後,他在日記本中寫道:「我多希望有媽媽天天噓寒問暖,委屈時可以撲向父母的懷抱大哭一場,生病時有父母陪我一起渡過難關。很多人抱怨自己的爸爸媽媽嘮叨個沒完,而我卻覺得,如果能有父母的隨時陪伴即使挨打受罵也甘之如飴。」
短短的幾句話讓人看了扎心,在其他孩子看來極其正常的要求,對他而言卻是奢望。在這個需要父母呵護的年紀里,因為他們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從而產生了一種父愛、母愛的缺失,是導致留守兒童產生自卑心理的第一大原因。要知道,父母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如果孩子缺乏這一關鍵性角色的關愛,將對他的成長非常不利。
但是,基於現實狀況,有的父母可能必須離開家庭。假如你不得不讓你的孩子做一名留守兒童,那請做好你與孩子的溝通工作,就算不能陪伴在孩子的身邊,至少利用其他途徑給予孩子最基本的照顧和心理滿足。而溝通是「重質不重量」的,你可以在出差時,不時發個簡訊或者打個電話給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
敬業的父母形象在孩子眼中亦是非常正面的,當你在工作中有所成就時,將你的成就與孩子分享,讓他知道這是父母辛苦的結果。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心更是透亮的,他們明白父母的辛苦,你以身作則,他們也會在今後人生里以你為榜樣。
除了父母的關愛和溝通之外,學校的教育環境對留守兒童的成長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畢竟對孩子來說,學校是日常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培養孩子有一個健全人格的重要場所,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二家庭」。因此,學校也要肩負更多的教育責任,儘可能滿足孩子對家庭溫暖的心理需求。教育孩子的同時為孩子營造家的氛圍,讓他們感受到關愛,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