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酷吏

2024-10-11 16:08:30 作者: 宋可書

  武則天終於登上了她的帝王寶座,但是她卻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坐到了最高處,反倒不如原來有安全感。她的帝位是用無數人的鮮血換來的,她逆著時代的潮流,做了讓世人難以接受的女皇,她是誠惶誠恐的,她怕摔下來粉身碎骨。武則天想,必須保全自己穩定帝位,於是她開始了恐怖政治。

  武則天命令手下人鑄銅匭,銅匭類似一個盒子,是銅製品。四個側面有不同的顏色,分別為青、紅、白、黑。北面是黑色,西面是白色,東面是青色,南面是紅色。顏色不同也代表了不同的含義。青色的一面可以放入求職、自薦信件,紅色的一面可以放入對朝廷有意見的信件,白色的一面可以放入申冤的信件,黑色的一面可以放入告密的信件。就這樣,武則天建立了匭檢制度,鼓勵人們告密。武則天希望通過匭檢制度,將反對她的一批人揪出來,通過對他們的嚴厲懲罰,來打擊反對她的政治勢力,也起到對朝廷官員的震懾作用。

  武則天曾在《建言十二條》中提到「廣言路」這個方法,她決定將這個方法發揚光大,武則天規定,凡是告密者,誰都不可以過問,朝廷官員必須給驛馬和食品,讓告密者來見她。「有告密者,臣下不得問,皆給驛馬,供五品食,使詣行在。」——《資治通鑑》。武則天給告密者提供了極好的物質保證,告密的人不會受到任何懲罰,如果告密者的告密不符合事實,武則天也不會降罪於任何人,還會把告密者平安送回。如果告密者告密符合事實,武則天便給告密者封官加爵。武則天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造成大規模的轟動效應,讓群眾給朝廷官員施加壓力。武則天第二個意圖,是希望通過匭檢制度篩選出一部分人才,這些人可以幫助她除掉對自己有威脅的人,成為她的政治爪牙,這些人被稱為「酷吏」。

  

  酷吏是武則天的一個新發明,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個特殊職位,酷吏的出現將大周帶入了恐怖政治的黑暗陰影里。武則天需要大批的酷吏對朝廷進行洗刷,以保證自己的絕對權威。武則天對酷吏進行了精挑細選,各方面都符合她才放心任用。武則天任用的酷吏身份懸殊,沒有高門大族的家庭背景,什麼人都可能被選中成為酷吏。武則天為了給更多人機會,放低門檻,只要有能力,就能被選中。武則天選拔了一個人,名叫候思止。據《朝野僉載》記載:「周侍御史侯思止,醴泉賣餅食人也。」候思止曾經是一個賣燒餅的人,燒餅生意做得並不好,不但沒有賺錢還賠了一大筆錢。於是候思止決定換個謀生的方法,他便去投奔依附恆州參軍高元禮,給高元禮當食客。但是候思止是個小人,品行非常不好,高元禮府上的人也都不喜歡他。「唐侯思止貧窮,不能理生業,乃依事恆州參軍高元禮。而無賴詭譎,無以逾也。」——《譚賓錄》。此時武則天開始鼓勵告密,恆州刺史裴貞仗罰了一名司判,而這個司判對裴貞是恨之入骨,希望可以找機會報復裴貞。於是司判找到了候思止,慫恿候思止告密,並將告密的好處給候思止羅列了出來。候思止聽後大為心動,於是主動要求告密,親自見到了武則天,誣告裴貞謀反。武則天下令追查此事,不久便將裴貞全家處死。武則天授予了候思止游擊將軍的職位。「思止因請狀,遂告舒王及裴貞謀反。詔按問,並族誅,授思止游擊將軍。」——《譚賓錄》。候思止卻並不滿意。他想了想,跟武則天提出了條件,他希望自己可以勝任御史的位置。可是武則天卻認為候思止不識字,無法擔任御史的職位。候思止對武則天說:「獬豸不識字也不會講話,但是它有分辨善惡的本能。我也有這種本事,儘管不識字,可是我能憑本能辨別對陛下有利和沒利的人,能很好地保護陛下。」「元禮懼而思媚之,引與同坐,呼為『侯大』曰:『國家用人不次,若言侯大不識字,可奏云:「獬豸亦不識字,而能觸邪。」則天果曰:『欲與汝御史,人云汝不能識字。』思止以獬豸對,則天大悅,即授焉。」——《譚賓錄》。武則天聽了候思止的獬豸理論,對候思止大加讚賞,同意將御史的職位授予他。

  來俊臣是酷吏的一個典型代表,他年少時出生兇險,險因早產而喪命。來俊臣的省府也無從知曉,據說他有兩個父親。他的父親是一個賭棍,因為賭錢輸了便把妻子賣給對方,但是來俊臣的母親不多久就懷孕了,生下了來俊臣。所以,來俊臣的生父是誰,一直存有疑問。據《舊唐書·列傳》記載:「來俊臣,京兆萬年人。父操,博徒也,與里人蔡本善。本負博數十萬不能償,操因納其妻,先已娠而生俊臣,冒其姓。」來俊臣長大後經常偷雞摸狗,因此進了大牢。據《舊唐書·列傳》記載:「天資殘忍,喜反覆,不事產。」來俊臣生性殘忍,喜怒無常。在大牢里的來俊臣並不安分,總想著如何出去。這時,聽到了武則天頒布的告密令,來俊臣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於是向牢頭提出要面見武則天告密。牢頭有些猶豫,他不知道犯人有沒有告密的權力,於是牢頭請示了本州的刺史,而這個刺史正好是李唐的宗室,他很反感這種小人,於是不允許來俊臣告密,並且將來俊臣打了一百大板扔回了牢里。「客和州為奸盜,捕送獄,獄中上變,刺史東平王續按訊無狀,杖之百。」——《舊唐書·列傳》。武則天在當了皇帝之後,血洗了李唐宗室,那個刺史也就不存在了,此時來俊臣再次申請告密,他終於見到了武則天。來俊臣一見武則天就急忙告狀,說當時就想告李唐宗室謀反,可是被李唐宗室的人鎮壓,導致沒有告密成功,現在終於沐浴皇恩了。來俊臣說話非常好聽,讓武則天非常喜歡,武則天此時多看了兩眼來俊臣,發現來俊臣長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武則天更加高興,馬上讓來俊臣當了御史。「天授中,續以罪誅,俊臣上書得召見,自陳前上琅邪王沖反狀,為續所抑。武后以為諒,擢累侍御史,按詔獄,數稱旨。」——《舊唐書·列傳》

  來俊臣果然不負武則天的期望,他發明了很多刑具,並且創造了很多逼供的方法。他的殺人經驗富足,因為當過犯人,他非常了解犯人的心理,最後他編了一部書,名叫《羅織經》。《羅織經》裡面羅列了非常多的審案細節,如何製造罪狀,如何安排情節,如何描繪細節陷害無辜的人,都有非常詳細的記載。來俊臣有個辦案原則,就是將小事羅織起來變成一個大網,一網打盡所有的人。「事不至大,無以驚人,案不及眾,功之匪顯。上以求安,下以邀寵,其冤固有,未可免也。」——《羅織經》。來俊臣為了突顯自己在辦案上面的能力,發明了十大刑具,並且還給刑具起了名字,讓人光是聽到名字就膽戰心驚。第一個枷鎖叫「定百脈」,第二個枷鎖叫「喘不得」,第三個枷鎖叫「突地吼」,第四個枷鎖叫「著即承」,第五個枷鎖叫「失魂膽」,第六個枷鎖叫「實同反」,第七個枷鎖叫「反是實」,第八個枷鎖叫「死豬愁」,第九個枷鎖叫「求即死」,第十個枷鎖叫「求破家」。從名字上可以看出這些刑具的威力,來俊臣走的是打破心理防線的路線,起了這些名字就可以震懾到一部分人。來俊臣的辦案手段有幾步,先是確立目標,他要很快地判斷哪些人需要被謀害。接著他開始培養一部分告密者,為的是幫助他告密,他使用群起攻之的方法,讓他培養的告密者一同去揭發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使得告密有可信度。有了確切的告密信件後,來俊臣就有理由將犯人進行抓捕,投入監獄之後就開始進行逼供,使用他的理論和刑具,沒有一個人能逃脫來俊臣的折磨。

  武則天在整頓李唐宗室的時候,殺了一大批人,這一大批人與酷吏的陷害不無關係。可就在這時,宮裡又傳出了「代武者劉」的話。武則天一直在琢磨,這個劉的含義,這時一個叫萬國俊的酷吏給武則天出了主意,他說,這個劉既可以指代劉姓,也可能是流人的意思。武則天被萬國俊這麼提點了一下,頓時覺得這句話非常有道理。雖然武則天知道箴言多數迷信,但是她也利用箴言製造了聲勢,此時箴言的威力不僅僅是一種天意的象徵,更是輿論導向的一個開端,武則天認為,必須除去禍端,打破箴言的威力,才能穩固皇位。武則天就派萬國俊下去查那些流人,有沒有人謀反。萬國俊想,這是個極好的機會,可以對自己不滿意的人進行打擊報復,並且藉此邀功。萬國俊來到流人之地,他對流人說,武則天要賜死他們,讓他們自己做個了斷。流人聽到之後,都惶恐不安,接著號啕大哭,連連磕頭請求免死。萬國俊卻冷酷得不近人情,最後下命令,將流人驅趕到河邊,命令劊子手將流人全部殺死。一時間,流人悲哀嚎叫之聲響徹天地,河水被鮮血侵染,一顆顆頭顱撲通撲通掉入河裡,場面非常慘烈。據《資治通鑑·卷第二百〇五·長壽二年》記載:「或告嶺南流人謀反,太后遣司刑評事萬國俊攝監察御史就按之。國俊至廣州,悉召流人,矯制賜自盡。流人號呼不服,國俊驅就水曲,盡斬之,一朝殺三百餘人。」萬國俊將三百多流人斬首後,回去報告武則天說,流人不滿意陛下的處罰,心有怨言,有謀反的圖謀,所以我將他們都斬首了,以除後患。「然後詐為反狀,還奏,因言諸道流人,亦必有怨望謀反者,不可不早誅。」——《資治通鑑·卷第二百〇五·長壽二年》。武則天聽了非常高興,她很滿意萬國俊的做法,省的自己再下令去處死流人了,於是武則天對萬國俊封官加爵。「太后喜,擢國俊為朝散大夫、行侍御史。」——《資治通鑑·卷第二百〇五·長壽二年》。武則天緊接著又派了右翊衛兵曹參軍劉光業、司刑評事王德壽、苑南面監丞鮑思恭、尚輦直長王大貞、右武威衛兵曹參軍屈貞筠皆攝監察御史,詣諸道按流人。因為有前例在先,萬國俊的做法受到了武則天的讚賞,於是,大家紛紛效仿其做法,也希望得到獎賞。各地的流人霎時都被清理乾淨,全國範圍出現了集體的大屠殺,場面異常慘烈。「光業等以國俊多殺蒙賞,爭效之,光業殺七百人,德壽殺五百人,自余少者不減百人,其遠年雜犯流人亦與之俱斃。」——《資治通鑑·卷第二百〇五·長壽二年》

  這次大屠殺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老百姓也有了不滿的情緒,在這段漫長的屠殺當中,武則天也開始自我反思,最後,她決定停止這種無休止的濫殺。據《資治通鑑·卷第二百〇五·長壽二年》記載:「太后頗知其濫,制:『六道流人未死者並家屬皆聽還鄉里。' 」

  武則天啟用酷吏之後,形成了一個不可逆轉的黑色旋渦,酷吏之間的個人恩怨,黨派之間的爾虞我詐全部與酷吏的特權聯繫起來,導致酷吏濫用職權來解決個人恩怨,打擊不利己的黨派。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