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功並不只屬於天才: 所以你需要擺正心態 生活不會完全公平,你必須學會適應
2024-10-11 15:45:50
作者: 金文
生活不會完全公平,每個人的出生也不會完全相同,如果一味地糾結於此,那麼很難想像成功會光顧你。只有學會適應生活的不公,才有可能從內心深處爆發出無限的潛力,讓自己更有勇氣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成功。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在抱怨世界不公平,羨慕別人的生活。世上沒有完全公平的事,有的人是因為出身低微,有的人則是明明很有能力卻得不到賞識,這類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幾乎每一個人都遇到過,可是仍然有很多人獲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則恰恰相反,他們落於俗事之中,最終一事無成。可是當我們遇到生活中的不公平該怎麼辦呢?難道只能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事實上,有這樣的想法的人,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沒有完全正視自己所處的位置,不明白上帝給予每一個人的都不相同,不可能完全公平。
歐巴馬出生於一個黑人家庭,他兼具黑白兩種膚色,雖然美國宣揚自由平等,可是種族歧視還是存在的,特別是在學校里,黑人相對白人來說,完全得不到同等的教育,他們仍然過著非常艱難的生活。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歐巴馬在小時候所面臨的不僅是貧窮的生活,還有來自同伴們的歧視,以及小朋友們異樣的目光,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所以,他只好從小就生活在外公家裡。
外公一家竭盡全力保護歐巴馬不受種族歧視的傷害。他們努力把歐巴馬的父親塑造成高大光輝的形象,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名門之後,出身不凡。每個故事的細節都仔細設計,小心翼翼地迴避小孩子滿是問題的腦袋。儘管父親沒能陪伴左右,照片和數不勝數的故事卻總是讓歐巴馬覺得他就在自己身邊。歐巴馬從來不缺乏父親般的關愛,在保護他不受種族歧視傷害的同時,外公扮演起了代理父親的角色,可是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歐巴馬的問題一天比一天多,而對於歐巴馬一家人來說,最棘手的問題莫過於:既然爸爸這麼偉大,為什麼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呢?
在我們小時候,最喜歡模仿的就是父親,也只有父親才能讓小歐巴馬感受到精神偶像的力量,可是他卻是在對父親的幻想里長大的。這讓歐巴馬受到了同伴們的嘲笑,即使是在黑人同伴中,也是如此。如果歐巴馬糾結於此,並在別人的取笑中喪失對理想的鬥志,那麼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因為他面臨的不僅僅是不公平的出身,還有來自社會的巨大壓力,那種種族不被認同的壓力,對很多小孩子來說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小歐巴馬非常堅強,他從小就擁有了非凡的夢想,並因此有了與眾不同的力量。
在歐巴馬4歲那年,母親安與一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男子羅羅再婚。他們二人大學時便認識,交往兩年之後決定結婚。婚後不久羅羅回國,歐巴馬和母親隨後遷往印度尼西亞。對於母子二人來說,這個國家是嶄新的,安藉此機會「擺脫」了謹小慎微的父母,打算調整好心情做點能體現自己價值的事情,歐巴馬則對印尼數不清的島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除此之外,巨大的石佛和稀奇古怪的神靈以及兒時玩伴小猴塔塔,這些異域文化深深地印在了歐巴馬的記憶中。
歐巴馬和母親安、繼父羅羅、同母異父妹妹瑪雅在一起,由於家境不是很好,歐巴馬沒法就讀國際學校,只能被安排到本地的普通學校,在那裡人們都叫他巴里,但這沒能影響歐巴馬的遠大志向,他在一年級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我想當總統》。這樣一個夢想在其他小朋友眼裡看來可能是天大的笑話,可是歐巴馬卻不這麼認為,他甚至相信自己可以實現這一點,並把這當作自己的奮鬥目標。因為在三年級寫的作文《我的夢:長大了想做什麼》中,歐巴馬再次寫到自己的理想是當美國總統。這充分說明了在歐巴馬幼小的心靈里,美國總統的夢想深深地紮根,小歐巴馬要做的是,讓它生根發芽,並長成一株參天的大樹。
歐巴馬的夢想就是當上美國的總統,這與其他的小朋友幾乎是相同的,可是唯獨歐巴馬成功了,難道說這是上天的眷顧,讓他有了一個不錯的繼父,讓他有了實現夢想所需獲得的良好教育?事實上,確實如此,他的繼父對他就像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並為他制訂了全新的教育計劃,這是因為歐巴馬有強烈的求知慾,已經展示出了超乎常人的能力,也正是在這種能力的驅使下,他的繼父讓他受到了良好教育,特意為他報了一個美國的函授課程,讓他像父親當年那樣通過間接的方式獲取知識。
誠然,歐巴馬因為出身的不同,受到了同伴的歧視,可是他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反而把這樣一種歧視化為了奮鬥的動力,因為他要改變的就是美國人現有的癥結,讓每一個美國人都能得到相同的待遇,不管你是白人,還是黑人。也許正是因為早年上帝對他的不公平,才造就了他非同一般的夢想,也造就了他獨特的魅力。
這種不公平的轉化讓歐巴馬變得更有動力,使他的心態變得更加成熟,使他的心智變得更加堅韌。在無數的不公平中,歐巴馬把自己的潛力慢慢地釋放出來,把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那種憤怒完全地轉化出來,讓他的力量無限壯大,讓他擁有了非凡的智慧和力量。
請記住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年輕人不應該過多地去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得不到未嘗不是一種缺憾美,它會使人永遠擁有希望和信心,從而努力不懈地去追求。而終日停留在抱怨哀嘆中,只能是浪費生命,虛度光陰,毫無意義。年輕人很容易去抱怨上天的不公平,而這些抱怨讓他們為自己的無所作為找到了藉口,所以這些人最終並沒有做出什麼成績來。我們要改變這種心態,理性地對待生活中不公平的事,將這種不公平轉化為前進的動力,使其成為鍛鍊自己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