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會來臨,我們要有足夠的信心
2024-10-11 15:45:47
作者: 金文
一個人不可能事事順利,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不管歷經多少失敗,都要努力去戰勝困難,努力克服當下的不足,要像那無所畏懼的蒼松一樣,即使面臨強大颶風,也傲然挺立,也只有擁有如此堅定的信心,成功才會光顧你的窗子。
對於未來,我們應該抱有足夠的信心,不能因為困難就改變自己的想法,那樣只會讓你流於大眾,使自己的想法埋於萬千塵土之中。歐巴馬在競選總統時,美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災難,一場金融海嘯即將刮來,而他作為全美國人的希望,肩負著萬千使命,可以說他必須有足夠的信心才能勝任這份工作。
歐巴馬喜歡自比甘迺迪,他與甘迺迪在幾個方面具有相似之處。在國內經濟形勢方面,甘迺迪參選的1960年,美國正面臨生產過剩的困境和嚴重的金融危機。在國際上,又正處於冷戰最嚴峻的時刻,美國的實力和地位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人們對共和黨執政的政府怨言很多。歐巴馬參選時,美國的經濟狀況也很糟,而且伊拉克戰爭對國力和國際形象的損傷也很大。雖然冷戰早已結束,但俄羅斯和中國、印度等國家在經濟上的持續快速成長也在動搖著美國的霸主地位。
就個人背景而言,兩個人都很年輕,都被政敵指責缺少經驗。甘迺迪家族在財力上異常強大,但他的愛爾蘭血統和天主教信仰備受責難。歐巴馬的黑人身份,受到黑人的全力支持,他小時的伊斯蘭背景,亦受到了類似的責難。在甘迺迪競選總統時,他強調的是: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應當問問你又能為國家做點什麼呢?那是在1960年,國家正面臨危機,人們希望國家強大。
而這次,擺在歐巴馬面前的是,一系列問題讓民眾生活品質受到影響,人們希望過得更好些,而國力和國家的聲望似乎還沒有遇到什麼明顯的威脅。於是,歐巴馬提出了正好相反的口號:我們得問問國家到底為你做了什麼和應該做什麼,我們的政府並沒有做好服務於民的工作,我們需要一種「變革」。
當時與甘迺迪所處的時代完全不同,和蘇聯的冷戰早已經過去了,以對抗為主旋律的政治形勢,已經被在競爭中合作和在合作中競爭的新經濟與政治形勢所取代。美國正面臨著次貸、伊戰、油價過高和製造業大量外移等許多經濟與社會問題,人們急需政府做更多的事情來服務民眾。這時提出國家應該為民眾做些什麼,則是一個更能鼓舞人心的口號。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我們應當注意,美國政治家普遍有個特點,就是強調問題的可怕之處,強調問題的嚴重性,讓民眾感到一種恐懼,然後,再告訴他們:我是你們的救世主,只有我才能將你們從苦海中救出來。而這一招在許多情形下還真的很有效,歐巴馬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事實上他也是這樣做的。
歐巴馬的主要政論基本上都集中在他於2006年出版的那本《無畏的希望》裡面。在該書出版之時,美國《時代》周刊同時發表了一篇《下一個總統?》的專題文章,而且周刊選定了歐巴馬作為該期的封面人物,這標誌著美國主流媒體已經認可了歐巴馬作為一位很有前途的政治明星的地位。對於那些以自由派為主的各大媒體,他們對歐巴馬更是青睞有加。他們發現了歐巴馬與甘迺迪的相似之處,給歐巴馬「又一個甘迺迪」的稱號,並稱他是民主黨近幾十年來少有的有思想兼有能力的政治家。
歐巴馬之所以能壓倒希拉蕊,與他所強調的「服務於民」的平民主義有著直接的關係。首先,他發家於平民階層,來自芝加哥南邊區那個相對貧困的社區;其次,在他競選伊州參議員時,又深入基層,驅車跑遍了伊州的所有州縣,了解民情,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儘量聽取他人的意見,而不是去發言,他說:「我儘量不說話,而只是用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儘管有時候能抽空來見我的,只有令人尷尬的一兩個人。」
為了貫徹他的平民主義,歐巴馬幾乎跑遍了所有他能去的地方,與人們拉家常,內容大部分只涉及一般的電視娛樂節目,有時也涉及比較嚴肅的政治話題。在政治話題方面,不管來的人所說的是對布希政府的痛恨,還是對民主黨本身的憤怒,他都會認真地去聽取他們的意見。通過深入基層的廣泛調研,歐巴馬的心裡產生了一股強而有力的信念,那就是:對於一般的美國民眾,有一種深深根植於他們內心深處的美國精神,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理想與信念,而這些精神與信念和理想,並不會因為經濟的繁榮或蕭條而變化,也不會因為國家政策的變化而變化,在每一個美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美國特有的信念。
在歐巴馬的競選演講中,他宣稱:目前,美國正在走向信念和觀念上的兩極分化,不同黨派之間的長時期的文化對抗,讓民眾無所適從,他們已經很難再信任任何一方了,我們的政治家和廣大人民之間已經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了。
歐巴馬深入到美國人民當中,最切實地了解了當下美國人民的期望,他從他們的期望里懂得了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該如何去經營這個國家,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扭轉自己的劣勢,成功當選為總統的原因。因為這個國家太需要實幹的領導者,需要能給美國帶來正確發展方向的領導者,而歐巴馬正好符合了大眾的期望,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對美國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對自己的理想更是信心滿滿。
信心對年輕人來說是奮鬥的潤滑劑,如果沒有信心,所有的奮鬥都將成為空談,更不用談成功。信心是一種自我的肯定,還是一種自我的認可,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培養或是擁有這樣的一種能力,讓自己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讓自己的腳步變得更有力、更堅實。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要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沒有信心或是信心不足,就會優柔寡斷,最終只會讓機會白白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