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動

2024-10-11 15:32:12 作者: 岡田武彥

  關於楚望以實踐為學之綱領的原因,看他的自然觀就會更加清楚了。他是建立了動的自然觀的思想家。他把自然界看作是變化不已、生生不息的存在。楚望認為,正如《周易》所載「天地之大德曰生」,在生生不息處有自然之大德,此德歸於氣之活力即生氣。他還說,因為宇宙人物之化成、心身內外之作用,以及經綸時務、道德功業等一切全都是由生氣化成的(參見《小山草堂集》卷1;《時習新知》卷4),所以道之實體即道體,便存在於此生氣的靈機中。孔子的川上之嘆,其實就是由於觀察到此靈機而發出的感嘆(參見《時習新知》卷8)。在他看來,如果以道為生氣以上之存在,就必然會沉淪於以空無寂滅為道的佛、老之死法。因此故,他以二氏之學為殺機之學(參見同上書卷3)。

  楚望的基本立場,是強調氣有陰陽、動靜、虛實之分,並認為在兩者的本根相承、含藏相即之中存在著生生不息之道。他說過:「虛孕實,實包虛,無藏有。有含無者,即一陰一陽之道。貴無而賤有,執實而遺虛者,皆一隅之見也。」(同上書卷2)他重視生氣,反對在陰靜虛無之中探求道之主體,主張在陽動實有中求道。(5)在他看來,前者包藏在後者之中,存在著一源無間之玄機,而並不存在彼此之對立。(6)所以他說:「著實之處有玄虛。」他用《中庸》所謂「隱而不見,微而不顯」來解釋《易》之太極,認為《中庸》講的是太極的全體無遺。

  基於上述主旨,楚望還強調要以三極之道為動(參見同上書卷4)。他認為,周子的「無極太極」說,在「太極」之上加「無極」,來源於絕棄天地萬物,以無名之始為本體,從而流於空虛荒盪的老子之說。在楚望看來,朱子把周子的「無極」解作「無形」,亦是分離顯微而失道體無間之本旨的。總之,他批評宋儒崇奉周子《太極圖說》是沿襲了道家之說(參見同上書卷4)。

  楚望主張不如把「靜」看成是動中消息,「動中無靜」。他說:「面壁死滅,終無發生之益;造化之孤,陰則無生也。」(同上書卷3)所以,他不僅理所當然地會對佛、老的厭動求靜持批判立場,而且還會對宋儒的主靜說和靜坐說提出批評。他看到這些理學家在以經世為宗方面雖與佛、老不同,但因為他們都以主靜為宗,所以終至於與世疏離相隔(參見同上書卷7)。而且他還認為,作為宋儒之宗旨的靜坐,因為不是參三才而立人道,所以即便修習此道,也不能承擔起位育裁成的人生使命(參見同上書卷3)。(7)

  楚望雖可以說是反對主靜之說的,但他並不完全否定靜的工夫。他認為,對於初學者來說,必須以主靜為要,認為「觀心乃閒中一樂」,又說「情識者皆從靜中生,於此明矣」(同上書卷1)。而在究極方面,他認為必須以動為主,只不過他所說的「動」是虛靈之竅、神化玄妙之樞,亦即《中庸》所謂的「大本達道」,以致可通過「動」而致中和。這樣的「大本達道」又是貫穿動靜即一動一靜之間的存在,也就是有意無意之間、昏明之界、寂感剝復之際的生生不息之「幾」。故而楚望將此等同於《中庸》之「未發」和「獨」以及《易》之「幾」。而他時時宣揚的「亥子中間」一語,便簡明確切地表達這一主旨。他認為,只有這才確實是天地自然之心、人類性命之源泉(參見同上書卷3)。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