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上磨鍊」說
2024-10-11 15:22:44
作者: 岡田武彥
當時,陽明還提出了「去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傳習錄》上)的唯心的格物說。而陽明的格物說與上述知行合一說一樣,對於當時習慣於傳統朱子學的思考方法的學者來說,似乎有一種奇異之感,於是便產生了種種議論。當時的學者似乎都表現出對陽明之主旨難以理解,而苦於不知從何入手的茫然心態(參見《陽明年譜》;《傳習錄》徐愛序;《傳習錄》上)。
當時,陽明使用了由靜坐悟心體的教法(參見《陽明年譜》)。陽明為什麼要提倡靜坐呢?
據陽明所說,這當然不是以坐禪入定為目的,而是因為當時的學者不知學諸己,於是便要用靜坐而收心的小學工夫來加以彌補(參見《王文成公全書》卷22,《與辰中諸生》)。
這種教法,不用說近於陸子,甚至近於以靜澄為宗的楊慈湖和陳白沙心學。然而,陽明並未以此為定說(7),或許不如稱其為「方便」更好。但即使叫作「方便」,大概也不能斷言「方便」以上的動機就不存在了。陽明提倡靜坐悟人,懲末俗之卑污而以高明一路開導接引人,無非是想藉此救正時弊。然而,此教法幾乎以「逐光景」為悟,這就流入了空虛之弊,又因求新奇而產生弊害,所以後來陽明又專提廓清心體和存理去欲的實踐工夫。陽明認為,若循此而行,不僅性體的識悟涵養能從上述弊端中擺脫出來,而且也能以記誦、詞章、講說為事,而排除以私慾為目的的功利之弊。他揭示明鏡說,闡述省察克治之要,提倡事上磨鍊的理由,即在於此。
明鏡之說,禪家早有所論,但其要無非是心體廓清之功。陽明說過,對於一念私慾之萌動,必須斬釘截鐵地不給它伏藏的方便(參見《傳習錄》上)。而這也無非是省察克治之功。陽明還以這種廓清克治之功作為大丈夫的不世之偉績。據載,正德十三年,陽明前去平定三浰之賊時,曾在陣中寄書楊仕德等人,指出: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王文成公全書》卷4,《與楊仕德薛尚謙》)
但是,陽明並不把這樣的工夫當作存養工夫或其他的工夫。所以他又說:「省察是有事時之存養,存養是無事時之省察。」(《傳習錄》上)然而,如果以為知道靜養便可放棄克治,那麼即使靜時有所得,也會在動時傾倒。故而陽明認為,唯有在動時用工夫,才能做到程明道所謂的「動亦定,靜亦定」(同上)。這是陽明提倡事上磨鍊的緣由。毫無疑問,這一教法的結果說明了,在靜悟存養的過程中,陽明已痛感到偏靜陷空的弊害。總之,這樣的陽明心學,大概可以說已拂拭掉楊、陳的靜澄之影響,而成了直接與陸子心學血脈相通的學說了。
如上所述,陽明已意識到動處的實地之功的重要性,儘管如此,他並不全盤否定靜處的工夫。心猿意馬,即是心不定。在他看來,對于思慮人慾的眾多初學者來說,靜處用功尤為必要。陽明懼怕的是,當這樣的靜之工夫成了定法後,可能會出現如同槁木死灰般一樣的懸空守靜、終致無用之弊(同上)。所以,對於絕世故、屏思慮而專守靜養靈明(良知)、偏於靜虛的做法,陽明批評說:那是「專欲絕世故,屏思慮,偏於虛靜,則恐既已養成空寂之性,雖欲勿流於空寂,不可得矣」,並將其喻之為「但知隨病用藥而不知因藥發病,其失一而已矣」(《王文成公全書》卷5,《與劉元道》)。
如前所述,陽明心學在陽明早年業已發端,但到陽明晚年,由於力求超克朱子學,而變得越發真切。與此相應,陽明心學也就變得越發精明,進而得致良知之宗旨,並臻於極致。其間,也或明或暗地超克了佛老。
禪與儒一樣,也提倡心學,而以盡心為宗。然而,儒、佛二者的心學又有哪些差異呢?據陽明說,儒學因為以萬物為一體,順應天則之自然,以所謂裁成輔相、成己成物為盡心,所以若盡吾心,便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成就經世之業。這是聖人之學不以人我、內外、動靜為別,而以天地萬物為心的緣由。然而,佛氏的心學,因為僅僅求吾心之不昧而不拘於外界,所以即使有不當之理也不以為心之累。其所謂以盡心為宗,不過是陷於自私之偏而追求獨善,絕棄人倫事物而流於虛寂,因而不能成就經世之業,而不免分離人我、內外和動靜(參見同上書卷7,《重修山陰縣學記》;《傳習錄》下)。
請記住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陽明還評論了佛氏的「無相無心」之說,認為佛氏以人倫物理為累,似乎是在逃避,反倒可以說是「著相有心」。而儒學因為以人倫物理為性之自然,並主張順應自然,反而可以說是真正的「無相無心」(參見《傳習錄》上、下)。即便就佛氏的「無」或者是仙家的「虛」而言,它們或是以出離苦海為目的,或是以養生為目的,都是在本體上加了些意思,所以陽明認為它們是失去了虛無本色而成了本體之障礙(參見《傳習錄》下)。
總之,陽明與宋儒一樣,認為佛老因為只提聖人的上半截而遺棄下半截,因此都不如儒學之徹上徹下、大中至正,惟儒學才強調真虛無。若能遵從儒學之道,那麼佛氏的出離、老氏的養生即在其中了(同上書上、下)。故在陽明思想中,有以儒學範圍三教的考慮。這大概不能不認為是其末流中出現三教歸儒、三教合一之說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