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三變」與「教三變」
2024-10-11 15:22:38
作者: 岡田武彥
據《年譜》記載,陽明論朱陸同歸是在正德六年四十歲時,他與持道問學和尊德性而論朱陸是非者相反,認為朱子以道問學為主是為了救正學者的躐等妄行之弊,而陸子以尊德性為主則是為了救正學者的陷空支離之弊,況且,朱子也是以尊德性為要,而陸子也是以道問學為要的。所以,他斥責了那種所謂朱陸是非之論。正德十三年,四十九歲的陽明寫下《朱子晚年定論》,這也正好說明了他所謂「朱陸同歸」的微旨。(2)
正德十五年,四十九歲的陽明寫了《象山文集序》(《王文成公全書》卷7),其中也闡述了自己的朱陸同歸論。他認為,陸子之學即孟子之學,因而明言其所述的聖學道統之意,進而辯駁了世人以為陸學陷於禪的誹謗。在我看來,陽明此論倒可以說是揚陸的,只不過為了婉轉地敘述而取同歸論的形式而已。陽明晚年由於提倡致良知說而不言朱陸同歸。因為他很早就以心學為宗,所以本來就應該從此開始而倡導揚陸貶朱,但當初卻壓抑住這種傾向而特意提出朱陸同歸論,這也許是因為其心中有鄉愿媚世之念吧(參見《傳習錄》下)!
陽明之心學有三變,與此相應,其教學也有變化。開始是在弘治二年十七歲時。這一年,陽明領悟到了古帖的摹寫與法書並非依靠技術,而是取決於心的精明,爾後其格物論亦多以此為據。此事後來被記載在《年譜》里,這正好說明陽明唯心的格物論在這時業已萌芽。
弘治五年,二十歲的陽明遵循「眾物之中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的朱子格物窮理說,因見家中庭前之竹,為窮其理而沉思數日,結果因此致病,終於不得已而棄此念頭(同上)。如此格物窮理,就像陸桴亭所說的,類似於禪的竹篾話頭,自然是不符合朱子本旨的。(3)
陽明當時正出入於佛老二氏之學,當他悟其非而開始轉向儒學時,已是弘治十五年三十一歲時。那時,他在越(今浙江紹興)之陽明洞養病,雖然總想要儘量遠離俗世,但是終究未能斷絕親情之念。這時,他忽然領悟到,如果能像佛老那樣斷絕塵念,就會斷滅種性,於是他便轉向了儒教(參見《陽明年譜》)。陽明向儒教的轉變,據說是以孝之念為動機的,這也許是形成其心學面向的一個契機吧!
陽明最初倡明聖學而給弟子講學,是在弘治十八年三十四歲時,那時,他正滯留京師。由於當時學者都致力於詞章記誦之學,不知有「求諸己」的真切體認之學,所以陽明首先以必須確立成聖之志作為教學的準則,並對詞章記誦之學做了批判(同上)。然而在格物致知方面,陽明似乎仍未超脫外求之域。
陽明體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是在正德三年三十七歲時的事,因為當時他在貴州龍場,故而史稱「龍場悟道」(同上)。佐藤一齋說,陽明由此始悟聖人之道(參見《傳習錄欄外書》上)。簡言之,「龍場悟道」無非是對「心即理」說的體悟。體悟後,陽明又求證於己所默記的《五經》,結果莫不相吻合,因而著《五經臆說》(參見《陽明年譜》)。在《五經臆說》的序文(《王文成公全書》卷22)中,陽明強調聖人之道是各人的心得,並說:「《五經》者聖人之學具焉。然自其已聞者而言之,其於道也,亦筌與糟粕耳。」又說:「嗚呼!觀吾之說而不得其心,以為是亦筌與糟粕也,從而求魚與醪焉,則失之矣夫!」
由此可見,《五經》皆吾心中之物,所以它只是根據心悟而得到的。否則,《五經》就是陽明所說的魚之筌、醪之糟粕矣。這樣一來,《五經》反而只成了論證自己主張和學說的資料或手段。此事若看一下殘存的《五經臆說》十三條(同上書卷26),就容易明白了。
張橫浦說:「經為紙上之法,無非人心之理。」(《心傳》中)陸子在說明不著述的理由時說:「「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陸象山全集》卷34,《語錄》)又說:「「六經」乃吾之註腳。」(同上書卷35,《語錄》)陽明也說:「「六經」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王文成公全書》卷7,《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又說:「「六經」者,吾心之記籍也。」(4)(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