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4-10-14 04:51:14 作者: (日)岡田武彥

  王陽明與「萬物一體」論

  (一)「萬物一體」論的本源

  如前所述,仁是儒學道德的最高標準,被認為是全德。用一句話來說,仁就是對人的關愛之德。因此,儒學思想本來就站在以萬物為一體的立場上。

  「仁」這一漢字的字形表示兩人相親相愛。僅從字形上看,就明白仁是自他一體的德行,因此仁中包含以萬物為一體的思想。但是這一點直到宋代才被人發現。

  然而,追根溯源,孔、孟的教誨中就已經包含了這一點。因為孔、孟最重視愛人之德。

  春秋時期道義廢弛,孔子為拯救天下蒼生周遊列國,當時的隱者看到此情此景,認為最好隱於世外,以求保全自身,有人甚至嘲笑說孔子的作為是徒勞無益的。

  對此,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論語·微子篇》)天下之間只要有一人不能得其所而辛苦勞累,那麼孔子必定感同身受。

  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進一步明確了孔子的思想。這句話是說,任何人都有感受他人的心。孟子又說「與人為善」「與人為樂」,這就繼承了孔子的精神。「與」這個字體現了自他一體、萬物一體的思想。

  孔子又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篇》)這句話也論述了萬物一體之仁。

  

  王陽明在晚年給聶豹的信中寫道:「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於道路,而不暇於暖席者,寧以蘄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嗚呼!此非誠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

  儒學家就是這樣闡述萬物一體之仁的。在古代,這種覺悟還不夠成熟。如果僅就「萬物一體」這一點而言,也許老子、莊子等道家更有覺悟。不過,雖然二者都以萬物為一體,但是其本源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儒學家提倡的萬物一體是以人倫道德即仁為本,而道家主張的「齊同」否定一切,以超越一切的無為本。

  到了秦漢時期,儒學家吸收了道家的萬物齊同思想,也開始提倡這一觀點。《禮記·禮運》中講述的大同思想便是一個例子。但是,這個很難說是純粹的儒家的萬物一體思想。該篇的後半部分講述了聖人的禮治,其中「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講述的便是儒家的萬物一體思想。

  到了唐代,佛教興盛,禪宗日益壯大。佛教以空為道之根本,自然主張萬物齊同。

  (二)宋明時代的「萬物一體」論

  【周濂溪】

  到了宋代,新儒學興起,儒學家覺悟出了萬物一體的思想,開始思考「萬物一體之仁」。這也許是因為受到道家與佛教萬物齊同思想的強烈刺激吧。周濂溪便是這一思想的先驅,他被稱為宋學之祖。他任由庭前的小草生長而不將它們割除,有人詢問原因,他回答說:「小草與自家意思一般。」這句話是說小草與周濂溪同心一體。如果琢磨一下周濂溪的心思,可以解釋為,他認為自己具有生萬物的天地之心,庭前小草也是如此,因此小草與自己有相同的生命,所以不將它們割除。

  【程明道】

  程明道與程伊川兄弟二人是周濂溪的門人。兄長程明道解釋仁是「天地萬物一體之仁」。醫學上稱手足麻痹為不仁,程明道以此為例,稱仁是貫穿物我的血脈,因此他提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二程全書》卷二),「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二程全書·識仁篇》)。

  如此說來,如果不與物同體,不與物一體,就不能稱之為仁。如果誤解這一點,就有可能外媚流俗、內遂私利。因此程明道在講完仁之同體後,又說「義、禮、智、信,皆仁也」,指出了義、禮、智、信的重要性。另外,他遵循孟子的教誨,提倡誠信的重要性。他還論述了仁與萬物一體、人與萬物一體、識仁與誠敬的關係等。

  【程伊川】

  程明道的弟弟程伊川,根據《周易》「履卦」的解釋,指出:「夫上下之分明,然後民志有定,民志定,然後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而治也。」(《伊川易傳》)又說:「古之時,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稱其徳,終身居之,得其分也。後世自庶士至於公卿,日誌於尊榮,農工商賈,日誌於富侈,億兆之心,交騖於利,天下紛然,如之何其可一也?」(《伊川易傳》)

  【陸象山】

  南宋陸象山是朱子的講友,他也說過類似的話。孔子曾論述學的重要性,以日常行為為主論道。而孟子則主張以行之本,即心為主論道。陸象山提倡心學,他說是讀了《孟子》後領悟到的。他說:「人之才智各有分限,當官守職,惟力是視。……至於此心此德,則不容有不同耳。」(《陸象山全集》卷十一《與王順伯》)總之,程伊川、陸象山的「萬物一體」論就是把「安德知分」作為成就萬物一體之心的準則。

  如此一來,自然有人提出,君臣父子各守己分,即正名分、守禮便是以萬物為一體。

  陸象山又從心學的立場闡述了萬物一體。他提出心即理,說:「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又說:「此心之靈苟無壅蔽昧沒,則痛癢無不知者。國之治忽,民之休戚,彝倫之敘,士大夫學問之是非,心術之邪正,接於耳目而冥於其心,則此心之靈,必有壅蔽昧沒者矣。在物者亦在己之驗也。」(《陸象山全集》卷十三《與鄭溥之》)他把仁作為貫穿骨肉親情的東西,認為正因為有了親情,人們才可以辨別是非善惡、好善憎惡。人人都想成為仁者,對於不仁之人,應當予以教化。因此,「棄人絕物之心便是不仁」,這便是孔子說的「與世人」之心。(《陸象山全集》卷十五《與侄孫浚四》)因此,他說,在是非善惡、好惡方面不可有區分彼我之心,即私利之意,因為人皆秉天地之氣而生,懲惡揚善是理所當然的。(《陸象山文集》卷十三《與羅春伯》、卷三十四《語錄》)他認為,在是非為公、好惡相同之中,含有萬物一體之仁。

  【張橫渠(張載)】

  張橫渠是與程子同一時代的儒學家。他著有《西銘》,該文從同胞之情的角度論述了萬物一體。張載認為,人與天地萬物一氣同體。國家社會的道德與家族道德相同,貫穿著骨肉般的溫情,而且人們對於國家社會的道德應該如同對上天那樣持有宗教般的虔敬態度。如此一來,他將家族道德中的骨肉親情擴大到了社會國家層面,同時也給家族道德賦予了對上天那樣宗教般的虔敬之念。可以說這一萬物一體思想,是建立在儒學傳統的敬天思想的基礎之上的,富有宗教性,它立足於傳統的重孝思想,以骨肉親情為根基。概括來說,張橫渠用萬物一體說論述了以仁者為本的天人合一思想,高唱同胞之情。

  【王陽明】

  以上大致解說了王陽明之前的儒學萬物一體思想的歷史,可以說王陽明的萬物一體思想為先學之集大成。

  在《傳習錄》中卷的開頭,錄有王陽明寫給顧東橋的信,其中包含了「拔本塞源」論。中卷的末尾錄有王陽明寫給聶豹的信,信中袒露了王陽明的心境。信中講述的萬物一體之仁,可以說揭示了儒學精神的極致。吉村秋陽是德川幕府末期的陽明學學者,他編纂了王陽明教學的書籍《王學提綱》。他在書的開頭部分抄錄了「拔本塞源」論,這顯示了他的遠見卓識。

  王陽明繼承了陸象山的心學,並明確了其本體,他將《禮記·禮運》、程明道的《識仁》、張橫渠的《西銘》,以及程伊川、陸象山等人的「萬物一體」論集大成,並以良知為本,提出了自己的「萬物一體」論。

  王陽明這樣寫道:「《大學》者,昔儒以為大人之學矣。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

  那麼,為什麼人們無法成就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呢?王陽明如下論述道:「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體之仁猶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動於欲,而未蔽於私之時也。及其動於欲,蔽於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則將戕物圮類,無所不為,其甚至有骨肉相殘者,而一體之仁亡矣。」

  王陽明在「拔本塞源」論中這樣寫道:「聖人有憂之,是以推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復其心體之同然。其教之大端,則堯、舜、禹之相授受,所謂『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而其節目,則舜之命契,所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唐、虞、三代之世,教者惟以此為教,而學者惟以此為學……當是之時,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視如一家之親……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術焻;孔、孟既沒,聖學晦而邪說橫。教者不復以此為教,而學者不復以此為學。霸者之徒,竊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於外,以內濟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聖人之道遂以蕪塞……」(《傳習錄》中卷《答顧東橋書》)

  和其他儒學家一樣,王陽明認為古代社會是理想社會,而後世逐漸改變,因而提倡復古主義。相比西方,這種尚古思想是東方思想的特色之一。王陽明描繪的理想社會是成就萬物一體之仁的社會。

  他又這樣說道:「世之儒者,慨然悲傷,搜獵先聖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補於煨燼之餘,蓋其為心,良亦欲以挽回先王之道。聖學既遠,霸術之傳積漬已深,雖在賢知,皆不免於習染,其所以講明修飾,以求宣暢光復於世者,僅足以增霸者之藩籬,而聖學之門牆遂不復可睹。……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終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萬古一日……」王陽明高呼通過致良知可以成就萬物一體之仁。

  王陽明所講的良知是一種敏銳的道德感知,具有好善憎惡的篤實情意。因此他認為,發揮良知的話,人們都可以恢復萬物一體之心。

  謝上蔡是程子的門人,他以仁為覺,認為仁是擁有直覺的理。王陽明的良知也可以說是擁有敏銳知覺的理。正因為如此,王陽明才說良知即天理。

  進一步說,良知便是仁。這樣一想,就會明白王陽明通過「致良知」論述萬物一體之仁的理由,王陽明的「萬物一體」論的特色也在於此。

  以上大致介紹了儒學的「萬物一體」論,詳情請參照拙著《儒教精神與現代》(明德出版社)中的第六、第七章。

  《傳習錄》與「拔本塞源」論

  要想了解陽明學的要旨,必須先讀《傳習錄》。自從三輪執齋的《標註〈傳習錄〉》在日本出版後,《傳習錄》便開始為人們所熟知。德川幕府末期的大儒佐藤一齋編著了《〈傳習錄〉欄外書》,對陽明學的研究更加細緻。到了明治時期,陽明學學者東澤瀉的長子東正堂編著了《〈傳習錄〉講義》,其學說越發明了。

  如今的《傳習錄》由上、中、下三卷組成。其中,上卷與下卷記錄了王陽明與學生之間關於學問的問答,中卷從王陽明寫給友人及門人的信中摘錄編輯而成,記述了對求學之人來說最重要的學術思想。

  上卷與中卷是王陽明在世時經他披閱後編著的,而下卷是王陽明故去後編纂成的,未經王陽明審定。另外出版的《傳習遺錄》,記述了王陽明的語錄。

  上卷所錄內容是王陽明向世人提倡「致良知」說,並把它作為學問的根本之前的語錄,中、下卷主要是提倡「致良知」說之後的內容。特別是中卷收錄了王陽明的親筆書信,這些書信是了解王陽明晚年成熟的學術思想最為重要的資料。但是王陽明故去以後,有的王門學派反而重視上卷的內容。而下卷則記述了《王文成公全書》中沒有收錄的王陽明的重要教言,不可忽視。

  「拔本塞源」論是王陽明寫給故鄉前輩顧東橋的書信中的內容,收錄在《傳習錄》中卷的開頭。嘉靖四年(1525),王陽明五十四歲時,顧東橋寫信來質疑王陽明的學術思想,王陽明回信一一詳細作答。《傳習錄》中卷出版之時,顧東橋尚且健在,因此王陽明命人將題目定為《答人論學書》,後來的版本中則以《答顧東橋書》為名。

  「拔本塞源」論記述在這封長信的末尾部分。佐藤一齋這樣說道:「此書拔本塞源,辯論痛快,使人慚伏無辭也。此書傳觸,恐或辱東橋,故為匿其姓號耳。」

  給顧東橋的信分為十二段,每段開頭記錄了顧東橋的疑問,後面是王陽明的回答。王陽明學術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幾乎毫無遺漏地記錄在其中。第十二段的後半部分寫有「夫『拔本塞源』之論不明於天下」,因而世人稱之為「拔本塞源」論。因此,《答顧東橋書》並不是一篇論文,我們不應將它看作論文,而應看作書信中的名篇。

  我將「拔本塞源」論劃分為前後兩篇,是因為覺得這樣更容易讀懂。前篇可以說是後篇的序章,「拔本塞源」論的主旨記錄在後篇中。

  前篇講述的是夏、殷、周三代以前的情況,記述了當時的教學內容和世相。此時,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聖人教學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後篇主要講三代以後,聖人之學衰落,邪說橫行,人們為功利之念驅使,招致天下禍亂。為了拯救世人,很多學術思想應運而生,但都未奏效。文中詳論了這一情況,指出為了實現救世,只有復興聖學。幸而人們生來具備永遠不滅的良知,只要致良知就能成就萬物一體之心,就能夠救世濟人。

  三輪執齋評論說:是至論中之至論,明文中之明文。自秦漢以來,數千年之間,唯有此一文而已。佐藤一齋則評論說是「古今獨步」,可以說是明文中的明文。孟子的雄辯讓人興奮激昂,而王陽明的「拔本塞源」論中的雄辯雖在孟子之後,實不在孟子之下。


關閉